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香港战役之装甲突击
日军第三十七师团大尉中队长浩野健雄,侧着耳朵仔细倾听,勤务兵睡眼惺惺的进来,打断了他的举动,“中队长阁下,您找我?”
浩野大尉从嗓子眼儿里,挤出一句话,“八嘎!睡得跟死猪一样,还没有帝国士兵的精神?小林,你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了吗?”
勤务兵小林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中队长,回答道:“中队长阁下,我只感觉到地面在抖动,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浩野大尉气得,狠狠的给了猪一样笨的勤务兵一记耳光,然后,抓起电话,直接要到了前沿观察哨所,“我是中队长浩野大尉,你们有什么发现?”
观察哨的回答,和勤务兵小林的一样,对面广州方向,在漆黑的夜里,什么都看不到,就是感觉到地面在抖动,而且,还夹杂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询问了几个哨所,都是相同的回答,放下电话,浩野大尉脑袋里,直犯嘀咕,“根据哨所的报告,正面宽达二十余公里的区域,都发现类似的情况,支那人要干什么?”
面对香港新界,广州方向,巴特尔带着耳机,端坐在装甲指挥车里,不停的询问各旅推进的情况,这也是他采取的战术之一,所有突击的装甲部队,坦克都不开车灯,匀速缓慢推进,以日军对装甲部队的研究和重视程度,绝不会想到,会是一千多辆坦克,组成的装甲突击集群。
而且,日本人在反装甲突击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这很好理解,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作战区域,主要在东南亚和东亚,面对的对手,别说是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了,普通的士兵,就连看见坦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日军陆军的建制中,很少包括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只是组建了几个战车旅团和联队,更没有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的先例!
随之而来的,是日军的反装甲经验和装备,严重的不足,甚至是没有,兵法有云,“什么样的对手,就采取什么样的战斗方式,”亚洲各队,没有坦克,大日本帝国的军队,也就没必要像欧洲军队那样,将装甲部队的组建,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这是日军的盲区,巴特尔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果然,四个坦克旅,推进了十几公里,对面的日军防御部队,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巴特尔推开装甲指挥车的道:“真他娘的,这仗打得,不过瘾呢,坦克都把小鬼子压成肉泥了,咱们这一万六千多号人,不是干闲着!”
然后,命令道:“参谋长,命令部队,跟紧坦克,有了这些大家伙做掩护,咱们的伤亡能减轻不少,告诉四个团长,那个团长逞英雄,不和坦克配合,伤亡过大,战役结束之后,老子敲掉他的脑壳,第一道阵地,咱们占了出其不意便宜,接下来,就要手底下见真章了!”
两个坦克旅、五个步兵旅的部队,洪流一般,瞒过日军的第一道阵地,第二突击波的两个坦克旅,广州警备区五个旅的部队,也已经跟上来,此时的战场上,已经不复刚才的沉寂,到处都是激烈的枪声,不时冒起的一团团火焰,伴随着沉闷的爆炸声。
那是后续部队,在按照预定计划,肃清第一道阵地上,残存的日军部队,从最初的恐慌和忙乱之中,清醒过来的日军士兵,开始了拼命的反击,因为独立师第一攻击波的部队,没有进行展开攻击,第一道阵地上的日军部队,损失不大。
日军士兵从暗道里,掩蔽部里钻出来,向第一、第三坦克旅,以及广州警备区两个旅的步兵部队,发起了反击,正如唐秋离所担心的那样,日军士兵发现,无论是轻重机枪还是掷弹筒,打在轰鸣着、不断喷吐火舌的坦克身上,丝毫不能给敌人造成任何伤害。
相反,暴露了火力点位置的日军,却被一发发低弹道的坦克炮弹,炸成了碎片,日军开始玩命儿了,在军官们的命令下,不断犹豫浑身缠满手雷的日军士兵,从隐蔽处,嚎叫着跳出来,往坦克扑去,这时候,巴特尔的战术,发挥了奇效。
伴随坦克的广州警备区步兵,虽然没有经历过大阵仗,可一个排四十多人,配合一辆坦克,准备于独立师坦克,同归于尽的日军士兵,还没有冲到坦克跟前,就被一阵密集的弹雨,打成了筛子眼儿,身上的手雷殉爆,将一名名悍不畏死的日军士兵,炸成漫天飘飞的血雨!
巴特尔将装甲指挥车,停在一处略高的小山坡上,在这里,可以观察到第一道阵地,全部的战斗过程,他的指挥车左右,是一个连的坦克在护卫着。
巴特尔探出身,观察战场情况,流弹不时掠过头顶,发出“啾啾”的尖啸声,对于这一切,他早就司空见惯,在欧洲战场上,火力的密集程度,要超出现在的几倍以上,“咣当”一声,一发流弹,打在他面前的装甲挡板上,变形的弹头,翻滚几下,掉在他眼前。
巴特尔眼角都没动一下,可把他的警卫参谋,吓出一身冷汗,不顾一切的挡在他的面前,巴特尔皱皱眉头,偏着脑袋,继续观察战场情况,看着看着,他发现问题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