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两千五百四十九章 进攻之前
辽西锦州,这座扼守在辽西走廊东端的重要城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必经之路,由此南下,可达华北大平原,乃至深入中原腹地,明末崇祯年间,蓟辽督师袁崇焕麾下的关宁铁骑,正是依托关锦宁防线,阻挡满洲人侵入中原腹地的铁蹄,延续了大明气脉十余年。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欲夺华北,必先克锦州!”于此相反的是,“欲平关外,必屯兵锦州!”由此可见,锦州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当初,唐秋离不惜动用两个兵团的兵力,在辽西走廊地区,与关东军进行反复鏖战,双方超过一百余万兵力,在辽西走廊以及蒙东东南部地区,杀得是昏天黑地,关东军迭遭打击,借着苏日远东之战爆发的契机,终于将锦州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
将原来以山海关为关内、关外分界线,足足前推了数百公里,锦州成为了独立师俯瞰东北腹地的桥头堡,辽西走廊地区争夺战结束之后,更是以独立师副师长兼东指部队指挥官刘铁汉中将,率领麾下四十余万精兵强将,坐镇于此,威慑关东军不敢觊觎华北大地,锦州,由此也就成了日本军政高层,心中永远的痛。
刘铁汉率领东指七十余万部队,挥师北上远东地区之后,独立师的又一员悍将,原师指参谋长,现任娘子关守备兵团司令官的冯继武少将,成了辽西走廊地区独立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两年前的辽西走廊地区争夺战,血迹刚刚被岁月的风尘所掩盖,一场决定东北命运的大战,又即将率先在这里爆发。
夕阳西沉,万道霞光笼罩着古老的城市。初夏的熏风,带着辽东湾咸涩的味道,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拂动满城浓郁的树叶飒飒作响。虽然处于前线。但锦州城内却不失繁华,大街小巷两边的店铺。生意兴隆,人流如织,锦州的市民们,正在渡过一个平常的初夏黄昏。
位于锦州北关的一栋五层高的大楼。就是娘子关守备兵团司令部所在的,这里,跟锦州市区内其他地方楼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大门前,划着一道醒目的红线,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军容整齐的肃立在大门两侧。当然,锦州的市民,只要不越过那道红线,没有士兵会阻击你从前面的马路上经过。
现在也是如此。从娘子关守备兵团司令部门前经过的市民,感觉不到什么异样,但市民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大楼最说你们的意见吧!”
他说完之后,会议室内没有人急着发言,大家都在静静的思考,冯继武也不着急,手下的那些旅长们倒也罢了,自己身边坐着的这几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地空配合,步兵、装甲兵和炮兵联合突击,所要考虑的,并不是自己部队的进攻战术,还要顾及到其他部队的实际情况。
装甲兵指挥官巴特尔少将,最先说话了,“各位,阵地突击战,装甲兵历来是打头阵的,我的部署是,集结在锦州前线的装甲兵五个坦克旅,配置在三个主突方向上,即凌河、新庄子、营盘,在凌河,重点部署三个坦克旅,作为主要突破口,新庄子和营盘,各部署一个坦克旅,作为次要突击方向!”
“这样部署的原因,只有一个,从锦州至凌海,地形条件,最适合大规模的装甲集群突击,也是关东军一线防御兵力,最雄厚和密集的方向,冯司令官,我说完了!”
巴特尔的话音刚落,底下的旅长和旅参谋长们,就是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皆因巴特尔指挥官的进攻部署,大大的不符合常规,一般而言,进攻一方,为了能够迅速的突破敌军阵地,会选择敌军防御兵力相对薄弱的方向,进行突击,哪有这样的打法,选择小鬼子兵力最密集去打?
冯继武笑笑,没说话,任由旅长们小声的议论,自己可是太了解师长这位弟弟了,不仅仅是在德国喝过洋墨水儿,人家是在欧洲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过来的,赫赫战功升到德军装甲突击师少将师长的位置,如果说,论起装甲集群作战,没有人敢说超过巴特尔,就连师长也不成,冯继武相信,巴特尔的战术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
等大家的议论声平息下来之后,冯继武说道:“巴特尔指挥官,可以解释一下,你这样安排装甲兵战术的理由吗?”
巴特尔再次站起身,从容不迫的说道:“就我们面临之敌,关东军的装备而言,并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以及反坦克装备,用来抵消我们装甲集群的优势,从这一点来说,选择那个方向为主要突击地点,都是可以的,而我选择凌海为主要突破方向,就是要以优势的装甲集群,给关东军部队以最大的杀伤和威慑!”
“更主要的一点,试图阻击我们的关东军部队,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凌海一线,解决了这部分关东军部队,可以使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的继续往关东军防御纵深推进,甚至,快速机动的装甲集群和机械化部队,能够赶到撤退的关东军部队前面,进行截杀,德国装甲集群,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在欧洲战场无往而不利!”
说到这里,巴特尔展颜一笑,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位掌握着独立师几千辆坦克的指挥官,还是个大孩子,“不过,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阻击我们的关东军部队阵地,并给其大量的杀伤,还需要郑指挥官的炮兵帮忙啊!”他看着郑勇说道。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