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知县 - 第340章 恐怖的权力
赵光义道:“昨曰,朕已经跟枢密院的卿家商议了北伐具体事宜,朕明曰就要御驾亲征,今曰早朝,只确定相关事宜。有奏本明曰再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太子中允张洎,著作郎句中正。”
“微臣在!”二人出列躬身施礼。
“你们即曰出使高丽,告诉他们朕将御驾亲征北汉之事,让他们识相的就联合出兵,会同朕夹击北汉。否则,朕收拾了北汉,回头找他兴师问罪!”
“微臣领旨!”
赵光义又道:“潘美爱卿!”
潘美抢步上前出列,躬身道:“微臣在!”
“朕命你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统帅北伐北汉各路兵马!”
“微臣领旨!”
冷羿不由又望了潘美一眼,心想这潘美果然深得官家重视,委任为总司令啊。
赵光义又道:“高怀德、崔彦进、尹勋、李汉琼、牛思进、曹翰、杜彦圭、刘遇、史珪,几位爱卿随朕出征,讨伐北汉!”
高怀德等人迈步出列,躬身领旨。
赵光义又道:“皇弟赵廷美何在!”
赵廷美跨步出列:“微臣在!”
“朕将御驾亲征北汉,皇弟你就留守京师吧。”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接着道:“从今以后,朝野上下的事情,就委托给出你了,你是朕的亲弟弟,朕对你非常的放心,一定能把朝廷百姓管理好,你意下如何啊”
说罢,赵光义目光炯炯望着赵廷美,嘴角挂着一丝明显的冷笑。
赵廷美站在最前面,不仅因为他是亲王,还因为他是杜太后遗诏内定的将来的皇位继承人,他的儿女都是按照皇子皇女对待的。也正是因为这个,赵廷美一直非常的低调,深居简出,生怕给官家赵光义留下拉拢百官伺机的印象。最先听官家让他留守京师,还不觉得什么,正要答应,又听得赵光义后面一番话,顿时心头一凛,抬眼看了看赵光义,便瞧见他嘴角的冷笑,顿时心中明白了赵光义的真正意图是以此试探自己。
而且,这一次的试探,直接用到了江山社稷这个高度敏感的词汇,简直让赵廷美从头到底,那刀枪不长眼,要是把命丢在了沙场,那才是惨了。现在听官家这么说了不让文臣去,这才把心搁在了肚子里。
赵光义等笑声停下,这才接着道:“沈卿跟随朕出征,留守京师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没等他表态,赵光义又把王仁赡和枢密承旨陈从信叫了出来,道:“王卿,你就担任大内都部署好了,陈卿,你为副官。”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这才明白官家是真正让他们担任这些职务的,而不是刚才那样的试探。便躬身施礼道:“微臣领旨谢恩。”
赵光义又瞧着大理寺卿黄恭和刑部尚书宋琪二人道:“朕听说,大理寺、刑部有些官吏,巧文弄墨,肆意曲解刑律,严峻刻薄,甚至草菅人命,可有此事啊”
两人额头冒汗,躬身道:“微臣御下不严,请官家降罪!”
赵光义道:“其实,这种人不仅是你们大理寺,刑部,别的官府衙门也多得很!有些露出了马脚,有没还深藏着不露罢了。朕之所以今天特意点了你们两个衙门的名,不是因为你们那里这样的人更多,而是因为你们两个衙门都是负责刑狱的重要部门,人命关天啊,一旦这些贪官酷吏亵玩律法,草菅人命,百姓可就遭殃了。”
宋琪二人忙躬身说了声“是”!却不知道官家在即将出征的前一天,突然提这种事情做什么。不过管家肯定是有用意的,只能竖着耳朵听着。
果然,赵光义慢慢说到了正题:“朕登基以来,一直审慎对待刑狱律法,所有死刑案件都要报请朕反复斟酌。但是,朕事务繁忙,实在力不从心。”赵光义目光慢慢落在了冷羿的脸上,“自从冷爱卿替朕复查死刑案件以来,朕顿感轻松,冷爱卿精通刑律,尤其擅长刑案侦缉,是朕的得力助手。朕此次出征北伐,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这段时间死刑核准事宜,本来想让冷爱卿一肩担当的。只是,他已经替朕负责修建金明池,那里有百十万人需要他负责,实在也是抽身乏力?ahref=qgkan5target=_bnkqgkan5墒牵朕复核死刑之权又不能置而不用a轿话卿,可有什么好主意?ahref=qgkan5target=_bnkqgkan5”
陡然听到官家这么问,宋琪两人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到底是宋琪明白,官家这是要自问自答,其实早已经想好办法,忙躬身道:“官家高屋建瓴,明察秋毫,臣等愚笨,不敢妄断官家圣意,还请官家示下。臣等一体遵从。”
“嗯,朕这几天翻来覆去想这事,倒是想了个主意,也不知道成不成,你们听听看。”说到这里,赵光义咳嗽了两声,道:“朕准备在禁中设立一个新衙门,名叫‘审刑院’,专门负责死刑和朝廷百官犯罪刑狱案件的复核审查。各州县案件上报大理寺之后,无需再报刑部,直报审刑院核处。审刑院的意见,中书刑房、宰相就不再过问,直接执行,诸位以为如何”
北宋初年,死刑案件要先报刑部、大理寺,再报宰相,最后报皇帝。宰相权力包括了对刑狱的决断权。在上报给皇帝核准之前,要先经过宰相审阅,宰相不同意判处刑罚的,直接可以驳回改判。这项权力是非常大的。而现在,赵光义要设立一个新的机构审刑院,并把刑部和宰相这两关删除了,由大理寺复核之后直接报审刑院。这样,就剥夺了宰相在刑狱方面的权力,同时撤销了刑部的死刑复核权。刑部也就简化成了刑狱行政管理机构了。
赵光义把审刑院设定在禁中,也就是皇宫之内,也就意味着这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是帮助皇帝复核刑狱的私人组织。这样,就加强了皇帝对刑狱的管控。削弱了相权,增强了皇权。
不过,赵光义的审刑院,已经不满足于死刑复核功能,他将之扩大成了宋朝的锦衣卫。担负起暗中监视侦缉百官的职能了。
赵光义说罢,扫了一眼群臣:“诸位爱卿,以为朕此举如何啊”
宋琪等人都是老于世故的老臣,如何不知道官家的用意,包括薛居正、沈伦,也都明白官家这是做什么。虽说赵光义说了这是征求群臣意见,但是这件事只关系宰相和刑部,别的官员不涉及,当然乐得逍遥,不声不语。而薛居正等人是不能不开口的。
当下,宰相薛居正、沈伦和刑部尚书宋琪都说这主意好,精简程序,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官家圣裁的作用。
赵光义频频点头,道:“既然都说好,那就这么定了。这审刑院院判嘛,就有殿前副都指挥使、三司副使冷羿冷爱卿兼任好了。”
冷羿忙上前躬身领旨谢恩。
赵光义又道:“冷爱卿忙于金明池,还需要一个副手辅助才行,疏密直学士李昌龄何在”
李昌龄出列躬身施礼。
赵光义道:“你为冷爱卿副手,你们下面设审刑官若干。具体机构和人员,你们两酌定。”
冷羿和李昌龄忙躬身领旨。
赵光义又道:“以往朝廷百官犯法,往往层层上报,各种裙带关系便纷纷出手,重金贿买,使得那些贪官污吏,结党营私败坏朝纲者逍遥法外。甚至,犯下了谋反、谋逆的十恶重罪者,也有贿买官员脱罪的!如此下去,国将不国!朕若知道,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只是现在朕要北伐,无暇顾及,便由冷爱卿替朕行使此项权力吧。——王继恩!”
近侍太监王继恩忙过来躬身道:“老奴在。”
“取朕宝剑!”
“是!”王继恩从身边取了一柄宝剑,走下台,来到冷羿面前。
赵光义道:“此剑是朕南征北战随身携带,饮血无数,便赐予冷爱卿你,凭此剑,朝野百官、内外命妇,只要是贪官污吏、结党营私,败坏朝纲,依律论处,论罪当诛者,冷爱卿可凭此剑径直诛杀,无须报朕!另外,卿查处案件时,有官吏、刁民不协作配合,甚至抗命拒捕者,格杀勿论!”
此言一出,场中百官是面面相觑,这个权力也太大太恐怖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