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国舅 - 三百一十一回 欲要围歼曹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徐州战事主要由诸葛瑾和戴纲两人负责,按理说诸葛瑾身为督军大将军官职还在戴纲之上,但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打仗虽然不差,但也不是专业人士远不如戴纲这样威震帝国的宿将,故而诸葛瑾虽然有一路统帅之权却把东线战事的指挥权交给了戴纲,如此整个东线两路大军实际上还是戴纲在指挥。

    戴纲令费牧与马玄坐镇淮阴,令诸葛瑾、太史慈等将分兵出曲阳、东海沿海边在东吴水军的协助下进军攻取东海、琅琊两郡,并派使者前往青州、徐州准备招降还留在山中的黄巾余孽或许说是山贼更为恰当。

    而戴纲自己则自领三万精兵携马忠、韩当诸将,曰夜兼程赶往下相增援作为先锋的留赞部。

    此时,身在中原的曹休,方才刚刚集结好大军,兵马正从洛阳赶赴豫州,欲要兵入扬州拦截出兵寿春的孙韶部。。

    而另一边徐州刺史臧霸所部三万余众携粮不多,围攻占据下相的留赞十余曰,损伤颇多,今见戴纲自率大军前来,料知无可抵挡,便只好退往下邳国的治所下邳城,等候与曹休的援军会合。

    下相城外,戴纲中军大营

    留赞刚刚纵马奔入营门,戴纲便率一干文武亲自来迎,二人见状,匆忙翻身下马,方绍上前拱手一礼,“末将见过大都督。”

    戴纲带着一脸的笑意,紧走几步将留赞扶起,抚其肩道:“正明啊正明,阻拦臧霸,你是功不可没啊。太尉昔年说你有先锋之才果然没错,太尉果然没有看错人。”

    留赞忙道:“大都督谬赞了,此战皆乃将士们用命,某家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正明谦虚了。”戴纲拉着留赞的手到大帐之内入座,戴纲一人居于主位环视四周。昔年的小书童如今已经成长为威震一方的大将,戴纲一缕鄂下的短须对着副军校尉吕据笑道:“世议以为臧霸可敢再来攻打下相。”

    “末将以为不会,臧霸的徐州军只有三万人不到,坐守下邳坚城还能与我军一战,若是来攻下相则力所未逮。”吕据指着地图说道。

    “嗯!”戴纲点点头算是认可吕据的说辞,又扭头对着韩当问道:“韩老将军,诸葛督军和太史将军只带九千兵马攻东海兵力可会少了一些。”

    韩当早就不是当年被吴郡世家(主要是朱治)当做枪使的壮年大将了,如今只是一个渴望发挥余热的倔老头而已。须发皆白的韩义公扭了扭脖子,不假思索的答道:“不会!!孙观的青州军人数不过两万,在东?ahref=kfdu/target=_bnkwkfdu/杉下邳2皇且桓鍪屎霞崾氐牡胤剑相反下邳以北的彭城更加适合坚守2还臧霸毕竟是徐州刺史守土有责,不战而退有蔱霸穑可是要守的话兵力不謕凰担如今开春冰雪融化泗水水量大增,臧霸又怕我军掘泗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br/

    “那,咱们是等一等大王(指孙韶)的部队呢还是直接逼迫臧霸放弃下邳。”戴纲显然是有了定计,正好考校一下吕据。

    吕据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听到戴纲的问话,还想了一阵,最后底气不足的说道:“等这次三路大军北进,疑点颇多。建业的意思似乎并不是要真的北伐而是要给魏国以压力,末将以为当以歼敌为主,占城为其次。莫不如等大王的军队到达,一举歼灭下邳的臧霸军。”

    戴纲摇了摇头,指着地图上的下邳以西的谯郡说道:“早年太尉曾多次教导本督,若想以歼其敌为目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围点打援,据说曹休的援军已经到达豫州,如今正好试试打一打这只援军!”

    “围点打援”不止是吕据就是韩当这样的宿将也没有听过有这样的战法,不过这也难怪这本就是后世的军事思想。

    围住一个据点的敌人并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而真正目的却是袭击增援的敌人并达到歼灭援敌的战役目的。围点打援的重心在打援,所以兵力部署的重点是打敌人援军的力量,而围城的部队更多的只是辅助力量或者是疑兵。这就是围点打援,当然戴纲不可能这么跟帐内的将士解释,即使是他自己也不懂这些。

    “围魏救赵的改良而已。”戴纲摇了摇手指,用食指蘸水在案几上画了一个简略的作战示意图,开始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围点打援。也就是围魏救赵的思想和用法,只不过战略目的不同而已。

    “大都督的意思是咱们配合大王的部队,夹击曹休的援军”吕据不愧为良才,一点就通。“可是下邳城中的臧霸如何会让我军移师。”

    “这就需要疑兵之计了。”戴纲语气一顿,猛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潘平、韩综听命,令尔等各带本部巩固下相城。”

    “喏!!”

    “留赞听命,令尔率先锋部加固西山之营。”

    “喏!!”

    “世议就有劳你写一封书信给大王了。“

    “喏!!”

    于是戴纲军在在原有的下相城的基础上,迅的筑起一座更大的关城,使之与西山之营形成真正的犄角之势,控制住相水和泗水相交的总口。静静等待曹休的援军到来。(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