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391章 调整部署
时间的列车隆隆驶入6月中下旬,这场世纪战争的“第一回合阶段”也随之暂告终结。法国在猛攻中生存下来,德国粉碎了俄国的入侵;奥匈以比俄国多出五成的战损在加利西亚与对手杀得天昏地暗,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
在此之前,由于这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短时间内就会完结,因此各交战国最训练有素的军队,都全部投入到了这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去,就连动员速度最慢的俄国也不例外。用于履行协约、向德国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的西北集团军群当中,不仅莱宁坎普、萨姆索诺夫两位集团军司令是俄界中所公认的优秀将领,俄国第一、二集团军中的各个师旅,也都是俄国陆军当中的精英。
然而,这支俄军当中的能战之军,却是在种种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参考前文中关于俄国兵败坦能堡的原因剖析),遭到了近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大量久经训练、颇具战斗素养的俄国官兵,不是葬身于德军的机枪火炮之下,就是颓然走进了德军的战俘营。虽然俄国有1732亿人口,理论上足够动员出2700万人的恐怖兵力,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却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弥补的!
相比于灰色牲口们的损失,俄国更难以弥补的,却是他们的武器装备。
拜那位坚信“刺刀胜过大炮,旗杆矛完虐机枪”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所赐,俄国陆军从1907年起。就根本没有好好经营他们的军械工厂和武器储备。再加上俄队中那像是“密如蛛网的鼹鼠穴道”的大肆贪污,其产能情况更是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境地。每年杜马所下拨的军费,究竟有几成能最终落到实处只有天知道。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在首次接见后勤部门人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们,不许盗窃。”
俄国所制造的陆军兵器,虽然在技术性能上并不怎么落后于克虏伯、斯柯达、施奈德、维克斯这些,德国骑兵实际上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一旦与俄国骑兵遭遇,列队排枪的德国士兵,将用子弹好好教育这些灰色牲口们如何做人。
在向东线调兵遣将的同时,德军在西线的部署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在进攻凡尔登中大发神威的十几门列车炮被拔出了固定螺栓,沿着被德国工程兵抢通的铁路线一路西行,隆隆驶向巴黎前线。其余的列车重炮,以及德军当中所拥有的斯柯达305毫米自走攻城炮,也都在军队的严密护卫下,朝巴黎方向集结。大量的重炮营、连脱离了自己的军师直属,前往巴黎方向集结待命。运送炮弹的火车从德国本土滚滚而来,一列接着一列;从高空俯瞰望去,宛若一条条龙蛇在千里平原上蜿蜒前行,壮观无及。
毗邻前线的战地机场中,纤细若蜂的飞机正一艘接一艘地从天空中降落,将机库停得满满当当。平整开阔的后方基地里,肥硕粗壮的巨型空艇在地面上星罗棋布,狰狞的鲨鱼嘴涂装喷涂在艇艏,让每一个德军地勤人员都充满了自豪之情。大量不畏枪弹的坦克被集中起来,其中竟出现了一辆辆没有炮塔、但管子却明显粗长了一个级别的另类产品;无数身着灰色军服的士兵如浪潮般涌动,让空气中弥漫出了一股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息。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