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英杰传 - 14.这就是洛阳 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这,这就是洛阳么……”“好大的压迫感啊,这就是国都么。”“……好厉害!”

    看着洛阳高大且几乎望不到头的城墙,刘备、孙坚和李卓一脸震惊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其实莫说是他们了,就连一向自诩曾居住在钢铁森林之中的李书实此刻面对高大的洛阳城墙也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就如同每一个亲眼看到那蜿蜒巍峨的长城都会被其由巨大的砖石所构成的墙体和浩瀚且复杂的走势所震撼,现在的人类完成这项工程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那样一个缺乏现代机器和运输条件的年代。更别说人类如今都没有研究明白金字塔的建筑方法。

    眼前的城门是洛阳南部的开阳门,其宽度大约15米,是专门供朱儁这样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进出洛阳的专用通道。高耸的青灰色城墙中间的城门洞就仿佛一张血盆大口一般不断吞噬着来往进出洛阳城的百姓。

    当然,这还不是整个洛阳城最为宽阔的城门。在开阳门西侧的专供皇帝进行祭祀出行用的平城门的宽度更是达到了20米。这个距离即使是放到现代那也是几乎可以摆开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的,至于李书实将要通过的开阳门的宽度那也是双向四车道的程度。

    不过想要踏足这张“血盆大口”却先要通过城门前面的一道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宽目测大约50余米,而想要跨过这一几近天堑的距离却只有城门前放下的吊桥这一个途径。

    战争时期只要将城门前的吊桥一收,恐怕光是填出一条可以让攻城器械和足够的护卫士兵通过护城河的土石路就需要超过一千方的土石数量。更不要说填土的时候士兵通常无法做出有效地规避动作和使用防护器具对自身进行有效地保护,护城河绝对是守城时的重要一环。

    而且眼前的这一切还仅仅是整个洛阳城防御体系的冰山一角而已,不说其他的如角楼、闸楼、箭楼、正楼、女墙、垛口、瓮城等一系列防御设施可谓是应有尽有,光说这洛阳城墙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令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却原来这洛阳城的城墙与李书实看到的长社城、陈留城等的城墙并不太一样。不但高度是那些规模已经不小的城池城墙高度的一倍半以上,城墙本身的建筑过程更是颇为复杂。

    首先,工人们用黄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形成异常坚硬的城墙主体。而这种混合实际上便是一种最原始的混凝土,糯米汁因为其的黏姓有效的将石灰与黄土之间混合时产生的空隙完全填充且有效地将二者粘合在一起,所以即使是表面上仿佛是黄土夯成的城墙硬度也是有着足够的保证,一般的攻城器械如果不花费很大的力气是绝对无法撼动这种城墙的。

    有了坚固的城墙核心还不够,工匠们又在整个城墙内外壁及是位于洛阳南宫和北宫之间的中轴线上靠近西门的位置。

    原本在城西的郊外还有一个名为西园的贸易区,相信很多人如何注意前文的话应该会记得这个地方。这里不卖别的货物,只卖一样,那就是乌纱帽。不过因为非法经营而被汉帝刘宏给端了个底朝天,不过据说当年繁荣的时候那也堪称是车水马龙啊。

    三大贸易区里的金市是汉朝官府指定的城内交易区域。金市并不是卖金子的市场,但是其曰进斗金的超强吸金能力也足够对得起这个市场的名号了。这里可以称作是丝绸之路真正意义上的,不少跟随外国使节前来大汉的商人再次兜售自己的商品,同时也在这里获得大汉的商品并贩卖到欧亚大陆各地。各种珍贵的珠宝、工艺品和奇珍都能在这里看到。

    马市顾名思义,是贩卖马匹、牲畜的地方。某些跟随异族前来进贡的使节的商人因为超过了大汉允许的使节团商人名额而没有资格在城内的金市交易的也会在这里处理自己所携带的货物。当然,因为不是在富人区销售,所以价格上会有一定的下降。

    至于南市,则完全是国内商人的天下。来自东南西北的商人带着各地的特色物产在这里出售,这使得南市成为了大汉商品的集散地,其规模之庞大,品种之繁多,各色商人数量之庞大都不是两外两个市场所能比的。只不过这里的治安环境是比不上城内的金市的,所以能够在这里扎根的商人每一个都是堪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辈。

    不过嘛,就凭典韦许褚这样的身形往哪里一站,恐怕就很少有人敢捋李书实的虎须了。更别说某只小萝莉的智商绝对比李书实这样的凡人高多了,所以逛街的时候倒是可以把这个当做是一种另类的消遣好了。

    “好了小伙子们,努力加油吧,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在这座城市里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位置的。”

    这是朱儁对于年轻人的寄希,同时他也希望这些虽然出身一般但是有活力的年轻人能够为大汉官僚体系这潭死水诸如一丝活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