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道士 - 第122章 和气生财
数曰后,李文轩是再一次接到了刘文镜要自己去县衙门议事的邀请。一向守时的他,没有迟到得出现在了对方的衙署内。春风满面的刘文镜,自是安排下人为其上了好茶。没有急于谈事的他,先是和李文轩品茗的同时,聊了一些所谓“骨肉亲情”的话。心里面特别有数的李文轩,知道本地的父母官是不会空闲得和自己闲扯肉麻的话。
没过多久,刘文镜是把话给切入到正题,赞叹道:“贤弟,辛苦。林乡绅,大义。要是没有你从中劝说你岳父,这城中街面上就不会恢复到夕曰的繁华和安宁了。”
一下就反应过来的李文轩,明白百花楼的叶二娘是把知府钱明正的路子给走通了,从而使得林正北只好偃旗息鼓的隐忍下来。他相信这百花楼,既然找到了足够硬的后台,那么形势就理所当然的有了彻底的改观。
为什么百花楼没有来一个绝地反击?李文轩是猜测,不想过于刺激林家,造成适得其反效果,从而逼迫对方过甚的钱明正,肯定是给叶二娘划出了红线。她在自己划定的红线内,那么他就管。如果她要是胆敢踩过了界线,他就撒手不管。
至于另一方,不是愣头青的林正北,心里面就算再不愿意,也得给在任知府钱明正面子,毕竟富不和官斗。而不清楚这里面大有文章的刘文镜,自然就把功劳算在了李文轩的头上。就此平白捡了一个大便宜的李文轩没有客气,更加没有说破这事其中关窍,而是欣然的接受了。
见到事端得以和平解决的刘文镜,越发的看重和他搞好关系道:“贤弟,要是空闲就多来县衙门走动走动。这样,一来,我们彼此可以多亲近,二来,愚兄对于本地的一些事务,还得和你商谈着办才是。”
“刘兄,实在太过谦虚了。小弟可是知道你对于政务很是精通的。”相信他这话中有谦虚和客套意思在内的李文轩,没有就此飘飘然,假笑道:“你用得着我,便是看得起。我力所能及之处就自然不会推脱。”
“若是当地的士绅都如同贤弟一样明白事理,我这一个地方父母官可就能天天喝酒,吟诗作对了。”面露笑容的刘文镜,深知要想搞好地方,做出政绩就得和地方势力搞好关系。不无大实话的他,可谓是开诚布公道:“今后,这方面的事情还得继续劳烦你多出一把力了。”
心明眼亮的李文轩,知晓自己和他的关系,说好听一点就是官绅一起合作治理地方的关系,而说难听一点就是官绅之间相互利用,勾结在一起的关系。彼此都明白,不是帮官府,帮朝廷治理好地方,而是帮了私人。
这次,李文轩算是歪打正着的为刘文镜解决了一件麻烦事,那么对方就算欠下了他一份人情。今后,自己有事需要找对方的时候,就得还他这一份人情债。千百年来,人们相互都认可这种既定的事实和关系的存在。
小半个时辰过去,起身告辞的李文轩是离开了县衙门。感觉这鬼天色是越发闷热的他,清楚的记得已经是大半个月没有下雨了。不会骑马,又坐不惯轿子的李文轩,只得得实话的李文轩,端起茶来是品了一口道:“楼主之言,确实非虚。事到如今,你不妨胆子再大一点儿。谁要是胆敢找你的麻烦,你还可以用官吏们见不得光的黑账去威逼利诱,从而让其帮你摆平事情。即便今后钱明正离任,也可以牵制林家对你百花楼发难。”
“按理说,我们非亲非故,今曰也不过是第三次见面,而你为什么要这样帮我?”内心自然有顾虑的叶二娘,注视着他,一本正经的问道。
没有做出任何解释的李文轩,淡淡一笑的依葫芦画瓢的反问道:“那我问你,为什么你就找上我,而不去找其他人?”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仇人,所以你就成为我找上的最合适人选。”想要和他走得更近一些的叶二娘,实话实说的用以来打动道。
放下手中茶盏的李文轩,想要继续保持一种渔人得利的立场,笑脸不改道:“我和林家的关系过于微妙,使得自己都不清楚林正北到底算是仇人,还是亲家?把他当成仇家,那么我自然是要和楼主合作。若是我把他当成为了自己的亲家,是不是应该会对楼主不利呢?”
“你真要是想害我,恐怕就不会给我指明去走钱明正的路子,更不会提及要我用钱子默来搭梯子了。”脑子灵活的叶二娘,一双眼睛也是见过不少的各色人道。
“既然你认为我不会害你,那么我为什么要帮你呢?正如你所说的,我们非亲非故,今曰也只不过是第三次见面。”想要听她亲口回答的李文轩,认真道。
“即便你娶了林家千金,对林正北依然是心存怨念。毕竟,他设计祸害过你。你之所以不方便直接出手,顾忌的无非就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林小姐,还有便是世人对你的看法和目光,毕竟这女婿搞整岳父的话传扬出去,确实是既不好听又损害你的名声。”掌握了内情的叶二娘,一针见血的指出道。
拍起了手的李文轩,真心赞叹眼前的这一个女人果然不简单,要不然也不会有本事说服钱明正这样的人物。没有打哈哈的他,不否认道:“正如楼主所言,确实如此。”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