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一个很明显已经被传媒用滥了的形容词。
在足球里,伟大似乎更多的都是落在了进攻球员的身上,防守球员却很少得到这样的殊荣,但马克莱莱却很荣幸的得到了球迷这样的认可和肯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把他当作是防守后腰的代名词,但那一定不是从法甲,因为那时候他并不是一名单纯的后腰,那时候他就跟埃辛、穆罕默德·迪亚拉等非洲裔球员一样,攻守兼备,以大范围的奔跑覆盖著称。
转投塞尔塔之后,他靠着自己扎实的技术在西甲站稳了脚跟,那时候的他开始学着成为一名风格比较古典的后腰,因为西甲喜欢这样的后腰,例如巴塞罗那的瓜迪奥拉,皇家马德里的雷东多,还有巴拉哈、阿尔贝尔达等后腰球员,都不是纯防守型。
哪怕后来塞尔塔从巴塞罗那引进了塞拉德斯,两人组成了西甲最耀眼的双后腰组合,马克莱莱也并不是最抢眼的,uu年的夏季,皇马打包引进塞尔塔双后腰,最重要的目标还是塞拉德斯,马克莱莱更多的是为了发挥出塞拉德斯实力而引进的球员。
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好玩。
通常人们都会觉得,伟大的人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显露出伟大的一面,可实际上,伟大,往往只是后来者对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的一种评价,而对于当事人而言,他一点都不会觉得自己正在于着一件伟大的事情,相反的,他一开始的目的往往很卑微。
很多人问马克莱莱,为什么会转型当一名纯粹的防守球员,原因很简单,为了上场比赛
那一年的皇马刚刚拿到了欧冠,后腰位置上人才济济,既有埃尔格拉、塞拉德斯、弗拉维奥等实力派球星,也有坎比亚索这名出色的新秀小将,马克莱莱在皇马的位置并不突出。
博斯克不停的在调整球队,球员为了竞争,也在不停的去迎合博斯克的战术,马克莱莱没有丝毫的资本和本钱去像巨星们一样,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所以他就得去争。
太多人去进攻了,防守就成为了稀缺品,而在皇马的后腰里面,马克莱莱和埃尔格拉无疑是最肯投入防守的球员,顺理成章的,他们逐渐得到了博斯克的重用,逐渐得到了上场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在后腰位置上扎根了。
一直以来,马克莱莱都很懂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你最重要的不是想着如何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尤其是对于的,当叶秋铁了心要防守,除非用炸弹,不然是很难攻破切尔西的防线,而且贝尼特斯也很清楚,现在的切尔西就等着他攻上去,他才没那么笨。
于是,上半场的最后半个多小时,就在两队这种近乎无聊的消耗时间中度过。
可就是在球迷们都感到无聊的这一段时间里,两队球员和主教练却在进行着耐姓和意志的较量,只要是任何一方稍微流露出一点不耐烦的情绪,出现一丁点的失误,都会被对方吞得连骨头都不吐。
中场休息的时候,叶秋一方面高度评价球员上半场的表现,但另外一方面却不停的呼吁自己的球员,下半场开局很关键,球队依旧还是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不能够给利物浦宽松的空间,尤其是对哈维·阿隆索的压制,必须要继续。
下半场局势依旧还是保持上半场的沉闷,彼此消耗着对方的体能和耐姓,贝尼特斯也不敢轻易压出来打,因为现在还没到破釜沉舟的时候,他只能在确保自己不出现失误的情况下,等待切尔西犯错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在进入70分钟之后,利物浦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贝尼特斯第一次换人用莫伦特斯换下了庞格勒,西班牙前锋在切尔西的严密阵势里更能够发挥出效果,但叶秋却是保持球队阵型不变,只是让特里和加拉斯多注意一下莫伦特斯,因为他很清楚,现在的利物浦还是不敢大举压上。
一直到第75分钟,贝尼特斯终于也坐不住了,这一次直接用比斯米切尔换下了表现糟糕,并且有一张黄牌在身的特劳雷,改打36l战术,但同时用科威尔换下了哈曼,进一步加强球队的前场进攻能力。
叶秋也很快进行了调整,兰帕德的位置回撤,支援后腰,用古德约翰森换下德罗巴,位置更靠近中场,积极参与防守,让罗纳尔迪尼奥和里贝里犹如两把尖刀,直切利物浦的两肋,反击态度非常明显,而且很坚决。
利物浦现在已经没得选了,时间就剩下那么一点,如果再没有进球,他们就玩完了,所以贝尼特斯也只能选择放手一搏,希望能够在最后时刻攻陷切尔西的球门。
而叶秋明显就等着利物浦压上来,甚至还朝着他们挥手,发出了迫不及待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