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都喜欢说,意大利人把足球场上的防守转变成了一门艺术。
足球场上进攻球员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球员个人实力的临场发挥,或者是团队的传接球配合传递渗透来实现,这种艺术一目了然,但防守跟进攻是完全不同的,意大利人是如何把防守转化为艺术的,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出所以然来。
正如维亚利曾经说过,拉丁人跟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性格和思维都是不同的,前者比较理智,凡事喜欢追根究底,后者比较盲目,喜欢随着自己的感情来做事。
意大利人的这种理智很明显也就延续到了足球场上,所以他们所推崇的就是一种理智化的足球战术,例如他们会把足球场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进行切割,然后好像在实验室里,放到显微镜下面去进行分析。
叶秋甚至可以这么说,现代的防守战术几乎都是在意式防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当年的链式防守到后来萨基的高压迫混合式防守,至于什么平行站位、浅碟形站位,或者是比较少见的那种一人提前三人平行拖后的正三角站位等等,都只是对其的不同运用罢了。
意大利人的理智,使得他们会将足球场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所有变化都考虑在内,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进行防守,对方再进行什么变化,我方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这些都被他们包括在里面。
所以,讨论意式防守,实际上就好象是在讨论一个庞大而又无比复杂,同时又充满着变化的架构,你如果没有多年浸淫其中,根本很难去完全掌握其中的奥妙。
意大利防守的艺术,就跟达芬奇的画,或者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一样,一笔一笔,一刀一刀的描述出来,没有丝毫的花哨,容不得你有半点的偷工减料
所以有人说,荷兰出来的主教练,战术方面都一定不会差,最起码也能够独当一面,而意大利出来的主教练,在防守方面的造诣你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当叶秋遇到毛罗o塔索蒂之后,两人立即在战术思想上擦出了火花,他们曾经对防守队形进行过一次很深入的讨论,他们对所有常见的不常见的防守队形都进行了分析。
平行站位优点是容易造越位,防线各个位置之间联系紧密,适合那种活动能力比较差,但预判能力比较出色,位置感比较强的球队,缺点是没有防守纵深,容易出现漏人被传身后,而且遇到现在的内切型边锋非常吃亏,几乎一个切一个准。
浅碟形站位的好处是边路防守比较好,尤其是遇到内切型边锋,对肋部的防守比较有利,但问题也不小,浅碟形站位对边路球员要求比较高,边后卫和中场拖后防守覆盖区域比较大,球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强的战术执行力。
这两种最典型的防守站位,实际上就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一个是意式的战术,讲究严谨的位置感和战术秩序;另外一种就代表着荷兰足球,大范围的区域覆盖,模糊化位置。
所以意大利足球培养出来的后卫往往都是那种位置感比较强,战术意识比较出色,但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后卫,哪怕是卡纳瓦罗这样的球员,都很难让他像现在托特纳姆热刺的蒂亚戈o席尔瓦那样,大范围的活动和压上。
荷兰足球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上抢型后卫,位置感比较弱,但活动能力很强,区域覆盖大。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法,具体来看,意大利也出过很多活动能力出色,但位置感较差的后卫,而荷兰一系也同样出过位置感出色的后卫,没有绝对性的。
现在有很多球队都在采取的中卫组合无疑就是上抢加补位,例如曼联的维迪奇和费迪南德,切尔西曾经的特里加卡纳瓦罗或者是卡瓦略,托特纳姆热刺的蒂亚戈o席尔瓦加孔帕尼,都是两种类型的组合。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取长补短,兼顾两种不同特色的防守理念,也就是融合。
叶秋一直都在强调融合,把不同的战术思路,不同的战术理念融合在一起
很多人乍一听觉得,哇,好牛逼哄哄,但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非常难。
就好象很多人都说攻守要平衡,怎么平衡?靠嘴巴说吗?
明显不可能
攻守平衡就是在你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当中,合理的分配你的人员配置。
所以叶秋常说,最优秀的主教练实际上就是一名人力资源配置的大师,他现在自己也在整天观看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书籍,就是这个原因。
例如在一次进攻当中,你要实现攻守平衡,那么你就得布置好,几名球员全力进攻,几名球员协调前后场,几名球员全力防守,全力进攻的球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跑动路线,什么样的配合套路去进攻,防守球员又要采取什么样的站位来确保对方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发起快速反击我们都能够及时应付。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但同时又非常精细的布局。
同样的道理,你要融合不同的战术思想和理念,那就抛开那些大局观上的东西,什么个人发挥,什么团队协作,什么位置感之类的,统统抛开,直接深入最低层,把里面最原始最基础性的东西挖出来。
可以说,叶秋和毛罗o塔索蒂就是采用一种,类似于意大利人把防守提升为一门艺术的方法,用一种庖丁解牛的方式将球队的攻防体系剖析为一套套的攻防配合套路。
很多人都说,托特纳姆热刺的进攻代表着自由发挥,代表着艺术和华丽,代表着想象力,但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托特纳姆热刺一次最简单的边路进攻,最简单的左边锋拿球,可以通过不同的球员去进行配合,在大禁区左侧一带打出至少十二种不同的配合套路。
如果再算上把球转移到中路,那配合路线的变化又要多上两倍,如果再算上右路球员加进去,最后完成得分等方面,那算起来总共有几十种各不相同的配合套路。
那么,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套路很没用,很死板?
错了,因为这些套路的设计并不是说按照左边锋传中,中锋前点道,后者点头后,立即走到场边转达温格的意思。
查马克在一次回撤防守的时候,动作太大,绊倒了亚亚o图雷,被主裁判出示了一张黄牌,另外托特纳姆热刺所带来的进攻压力太大了,再加上主场先丢球,使得现在阿森纳球员都明显有点不够冷静。
温格自己心知肚明,以目前的这一套阿森纳的阵容,想要去挑战状态如日中天的托特纳姆热刺,难度非常大,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球队会在主场打得这么糟糕,前面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几乎就是一面倒的局势。
“我们应该做出点调整,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挡不住”帕特o莱斯有点忧心忡忡的走回来。
温格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得力助手,再扫了一眼不远处的替补席,他这一场比赛的替补席上坐着沃尔科特、兰斯布里等替补球员,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他们都不会于得比球场上的首发阵容更加出色,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
可以说,温格现在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很有限,阿森纳的板凳厚度在英超几支强队当中,甚至可以说是最弱的,这也导致了阿森纳最缺乏战斗力。
过去几个赛季,所有人都说阿森纳联赛上半程的表现不算数,冬歇期后才是联赛的真正开始,这说的就是阿森纳的板凳厚度,因为到了冬歇期前后一段时间,球员的体能和伤病正好处在最危险的时候,而阿森纳每每都是从这一段时间开始衰落。
例如过去就有典型的二月恐惧症,就是说阿森纳的二月份总是表现得很糟糕。
“让他们回缩到半场,先稳住局势再说”温格做出了自己所能够做的调整。
在现有的球员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他所能够做出的改变实际上是很少的,因为现在阿森纳的问题是中场和防守,而不是进攻。
随着阿森纳的回缩,托特纳姆热刺开始积极的压上来,但他们打得更有耐性,而阿森纳的士气则是受到了影响,毕竟从一开始就被死敌压着一顿胖揍,可结果你还不敢揍回来,还得看到他就躲,这种窝囊气确实是够打击士气的。
可温格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实力上处于绝对劣势,再加上球员状态和士气的差距,使得他必须要确保稳住局势,否则的话,被托特纳姆热刺一鼓作气打出一个大比分,那他就真的完蛋了。
温格这么想,是对自己的球队的实力,以及对手的实力有足够的了解和熟悉,但叶秋也同样很熟悉,很了解敌我双方的实力,甚至可以这么说,在阿森纳的队里,他只看重三名球员,防守的亚历山大o宋,但他一个人挡不住托特纳姆热刺的千军万马。
阿尔特塔是组织型球员,难以支撑大局,纳斯里个人能力不错,但也同样不是能够制造威胁的尖刀,至于前场那位本赛季初被夸得很神的免费加盟的摩洛哥前锋查马克,叶秋觉得,他打打弱队或许还可以,可遇到了托特纳姆热刺、曼联这样的强队……
于是,当叶秋看到阿森纳回缩,立即示意球队压上去,继续加强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