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教父 - 第786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没有经历过八十年代的糟糕场面,没有经历过十年代的辉煌,没有经历过世纪初的地狱,你就永远都不能理解今天多特蒙德所创造的一切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这是多特蒙德的主席,十五岁的莱因哈特o劳巴尔常常在说的一句话,哪怕他其实并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而很多听到他这么说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自夸,就好象那些苍苍老人都喜欢吹嘘自己当年一样。

    但只有真正了解多特蒙德的人,才能够明白,这位已经在多特蒙德生活了五十三年,已经是第三次担任多特蒙德主席的律师所说的话,并非是自我吹嘘,而是在对现在所有多特蒙德雇员和球员的一种训丨诫。

    七十年代,因为1974年世界杯在当时的联邦德国举办,为当时降级入德乙联赛的多特蒙德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复兴机遇,他们新建了一座恢弘的威斯特球场,这让当时多特蒙德的上座率急速飙升,尤其是在1976年重返德甲联赛后,多特蒙德从新球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且在德甲联赛站稳了脚跟。

    真正让多特蒙德有所提升的是在1979年,现任主席劳巴尔接掌之后,他对球队进行了一轮改革,帮助多特蒙德在未来几年连续进入英超联赛的上游,奠定了多特蒙德德甲劲旅的地位,但在19年,却因为球队管理层的内部矛盾,劳巴尔下台。

    可紧随其后,多特蒙德每况愈下,财政危机和管理层内部矛盾层出不穷,球队失去了竞争力,到了1984年,不得不将劳巴尔再度请回了多特蒙德主管大局,而他也没让人失望,三年时间将多特蒙德带到了联赛第四,那是19年之后,多特蒙德最高的联赛排名。

    但劳巴尔在1987年离开了多特蒙德,而他的好朋友也是最佳拍档尼鲍姆接任球队主席,而后者也在这个位置上于得相当出色,为球队带来了名帅希斯菲尔德,以及造就了多特蒙德整个十年代的辉煌,那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多特蒙德的历史最巅峰,并拿到了一座欧冠。

    尼鲍姆的辉煌建立在当时德国足球的整体强势的基础上,但同时也因为德国足球的整体泡沫经营,使得多特蒙德负债累累,超过了一亿欧元,而到了年基尔希集团宣布破产之后,多特蒙德也在一夜之间陷入了沉重的,难以自拔的债务危机。

    到了04年,尼鲍姆引咎辞职,但他在全体成员大会上,强力推荐自己的好友劳巴尔接掌多特蒙德,他认为劳巴尔一定能够改善球队的现状,而劳巴尔刚一上台就宣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重磅消息,将德国国防部长希特鲁克挖到了多特蒙德,担任球队的财政部主管。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桩重磅炸弹,所有人都知道,德国国防部长希特鲁克跟当时的总理施罗德关系非常要好,而且他是一名治军严厉的军人,他懂得管理财政吗?

    还记得,当时希特鲁克宣布就职演说的时候就体现了自己的军人特色,他说“不是哪位球员该走了,我的想法是把整支球队都开除,我必须要粗鲁一点,甚至不惜付出不踢德甲,付出降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也正是包括劳巴尔、希特鲁克以及后来上台的总经理瓦茨克,再加上球队的技术总监佐尔科等人,这一群人从一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为多特蒙德打造一种军队般的严谨的秩序和规则。

    后来他们请来了克洛普,也恰恰是因为他们看上了这名主教练的治军从严,他们欣赏克洛普这种几乎将球队打造成铁军团队的这种风格,他们认为跟他们所想要打造的多特蒙德铁军的理念是相符的。

    事实证明,就是这一群人,从04年开始,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帮助多特蒙德摆脱了一亿欧元的沉重债务,并且将多特蒙德打造成了一支牢不可破的无敌铁军。

    作为一支采用类似于军队般严苛纪律管理的球队,多特蒙德在球队的方方面面都采取非常严谨的管理手段,例如球队的薪水结构。

    多特蒙德现在的薪水哪怕是在德甲联赛,都不算高,这使得他们的薪水结构一直都备受球迷诟病,认为球队应该显示一下雄心壮志,但不管是劳巴尔还是瓦茨克,都很清楚,薪水结构不能随便松动,因为十年代的多特蒙德就是因此而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难道,当年几乎破产的阴影,还不足以警醒吗?

    所以,他们宁愿每年都放走一两名核心球员,都不愿意在薪水上大幅度提升,甚至哪怕这几年来球队的财政有所好转了,可他们依旧还是在薪水方面咬住不松口,原因很简单,球队成绩有好有坏,谁都不敢保证,但球队的薪水一旦提上去,那几乎就是降不下来。

    要是万一出现了球队薪水提上去后,球队的成绩却出现低迷了,怎么办?难道又要开始负债过日?那不是又回到了十年代去了?

    多特蒙德务实的军人作派也是从十年前就开始奠定的,哪怕是到了现在,都还是一样坚持这种务实作派,例如他们始终将球队的主战场安排在德甲联赛,欧冠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附加题,因为他们很清楚,年年杀入欧冠,比某一年突然夺得好成绩要来得重要得多。

    但这样一来,付出的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当多特蒙德缩紧球队的财政,限制住球队的薪水结构和预算,再加上球队的财政使得多特蒙德不可能像那些豪门球队一样,大肆引援,打造强大的阵容,让球队在多条战线保持竞争力

    纵观所有豪门球队,不管是海因克斯的拜仁慕尼黑,还是秋的托特纳姆热刺,他们都拥有非常雄厚的板凳以及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球员,这样可以确保球队在多条战线上保证自己的战斗力。

    就好像拜仁慕尼黑,遇到巴塞罗那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缩起来打,而且防守得固若金汤,两回合双杀巴塞罗那,海因克斯的防守和压迫就做得相当出色,并杀入了欧冠决赛。

    同样的道理,托特纳姆热刺也是如此,他们有着雄厚的板凳厚度,以及不同风格的球员,可以根据球队所遇到的对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这就是豪门球队的实力,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阵容庞大所带来的薪水压力。

    下游球队肯定没有办法这么搞,他们财政预算有限,所以就只能是一条道路走到黑,一套阵容打到底,就好象多特蒙德,克洛普真不善于打阵地战吗?

    这个可未必,如果给他足够的阵容和人手,说不定他的阵地战也可以打得有声有色。

    可问题是,现在多特蒙德财力有限,薪水预算到出来可能没有人相信,过去两支球队讨论球员的转会,往往是在卖与不卖,或者是转会费的高低之间扯皮,可这一次多特蒙德和托特纳姆热刺之间的谈判,更多的却并不是胶着在卖不卖和转会费的问题上。

    多特蒙德卖是肯定要卖的,半年前他们就已经提出让莱万多夫斯基自己去找买家,只要拿出两千万欧元,谁都可以将波兰锋带走,所以卖不卖以及转会费多少已经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转会的时间

    这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多特蒙德希望莱万多夫斯基再留一年,一年后自由转会,但托特纳姆热刺觉得不保险,因为一年后自由身的莱万多夫斯基不一定选择托特纳姆热刺,而且到时候自由转会,但托特纳姆热刺所支付的转会成本可能会更高。

    很多人都以为球员自由转会是好事,因为不要支付转会费,实际上错了。

    假设莱万多夫斯基今年夏季转会,两千万欧元的转会费,虽然创造了托特纳姆热刺的转会天价,但五百万欧元的年薪,签下四年,最多也就是四千万欧元的转会成本,其只有两千万欧元的年薪需要缴税。

    但如果一年后,莱万多夫斯基自由转会的话,球员肯定不可能继续满足于五百万欧元的年薪,按照欧洲足坛的惯例,自由转会往往代表着高薪酬,因为球员和经纪人都不是笨蛋,他们会将转会费转嫁到球队身上,而且到时候自由身,很多球队都会拼着来抢。

    如果说到时候莱万多夫斯基的经纪人开出八百万欧元甚至是一千万欧元的年薪,你都不需要怀疑,因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然后你再去瞧瞧很多球队签入的自由球员,往往他们的薪水都会高得让你感到惊讶。

    而一旦到时候莱万多夫斯基薪水过高,势必会导致托特纳姆热刺出现类似于多特蒙德买断罗伊斯合同的事情发生,那就是打乱球队的薪水结构。

    所以托特纳姆热刺不傻,要么就现在转会,要么就重新考虑。

    “莱因哈特,”彼得儿尼恩就坐在劳巴尔的对面,英格兰光头先生跟劳巴尔并不陌生,因为多特蒙德也是曾经的gl4的成员之一,尽管那时候的多特蒙德主席并不是劳巴尔,但劳巴尔也经常跟他们这些人有所接触。

    “我非常清楚目前多特蒙德所遇到的困难,但你们必须要承认,在这一件事上,你们确实是犯下了重大的错误,但是我们也必须要保证我们托特纳姆热刺的利益,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再好好的考虑考虑。”

    现在多特蒙德之所以跟拜仁慕尼黑在扯皮,德甲霸主说自己送了两份传真给多特蒙德,但多特蒙德却死活都说没有收到所谓的书面报价,而拜仁慕尼黑最后一份报价已经提升到了三千一百万欧元,可多特蒙德还是没有松口。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拜仁慕尼黑强行挖角格策这件事情做得太不地道了,彻底打乱了多特蒙德想要留住格策,卖掉莱万多夫斯基的计划,进而严重影响到了球队下一个赛季的改造,试想一下,连续失去两名核心球员,代价太大了。

    但这些都是多特蒙德自己的问题,不是吗?

    当初如果他们用五百万欧元的薪水跟莱万多夫斯基续约,不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现在莱万多夫斯基的经纪人已经通知了球队,除了拜仁慕尼黑和托特纳姆热刺,莱万多夫斯基不考虑去其他任何球队,包括即将失去弗格森的曼联,这就很叫人头疼了。

    球员也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他再耽搁一年,谁都不敢保证一年内会发生什么事情。

    就好象托特纳姆热刺,卡瓦尼要走,队内只有德罗巴一名锋,但德罗巴已经老了,秋要再引进一名锋吧?要是万一秋引进来的锋表现出色,那一年后哪里还有莱万多夫斯基的位置?就算到时候自由转会,白送给托特纳姆热刺,可人家都不要啊。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谁都得谨慎点,不是吗?

    其实,托特纳姆热刺参与竞争,这已经解开了多特蒙德管理层的一个大麻烦了,否则的话,他们在将莱万多夫斯基送去拜仁慕尼黑,或者如何说服莱万多夫斯基留队两个问题上,都明显无法接受,也很难办到。

    所以,学习当年勒沃库森对待比达尔的做法,将莱万多夫斯基送到国外,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更难得的是,球员自己也倾向于加盟托特纳姆热刺,这是再理想不过了。

    至于说,让莱万多夫斯基再留队一年,谁分得清楚这是不是多特蒙德想要得到更高转会费的借口和理由呢?

    真理在炮火的射程之内,选择只属于那些拥有足够实力的人。

    当多特蒙德三巨头出现在托特纳姆热刺的白鹿巷球场的那一刻,他们实际上就注定了没有选择,只能接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