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 - 第15章治罢家事烹小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刘氏此时象只发怒的母兽,那目光看得人心寒。

    但她提出来的计策,却让叶楝无法答应。因为叶楝实在没有把握,能够说动宗长。

    “这个,倒是有一个办法,用不着求宗长。”叶楝看了刘氏一眼,小心翼翼地说道:“你兄长不就是折冲府里任职么,我今日在县城里倒是听说,折冲府又要选人番上宿卫。二支乃是府兵,让你兄长征调其入京就是。”

    “你这老货,倒还有几分心机,这样好,这样最好。”刘氏发出鸡鸣一般的狞笑声。

    此际府兵制已经近于崩溃,番上宿卫制度也近于瘫痪,所以县里虽然有这样的传闻,但实际上各折冲府几乎都无兵可派。这其中便有可以操作的余地,有门路的,能够免了番役,上头也不会追究,没有门路的,使钱打点,也可以不必跑到长安去宿卫。至于既没钱又没门路,那么少不得要吃上些亏了。

    刘氏的兄长在吴泽折冲府里的职位,要摆弄叶曙是毫无问题。

    “还有刘锟,将他和他婆娘都打发到覆釜山里看窑场去,让他们十天半月也回不来。”叶楝又道。

    “老货,你站起来。”听得甚为满意,刘氏让叶楝起来,然后转向刘贵,眼中凶芒毕露:“你在三支那边,瞅准机会下手,不是有响儿那傻丫头么,让她给你是要炒菜……”

    叶畅确实在炒菜。

    唐时烹饪技艺已经极高超,但是炒菜这一种后世最常用的形式却尚未盛行。叶畅这几日吃响儿做的饭菜,已经从最初的香甜到现在倒胃,终于在叶曙要离开之际,以为叶曙送行为借口,自己开始动手了。

    材料有些不足,酸甜苦味倒是不缺,缺的是辣味。唐时以茱萸、花椒等来作为辣味的调味料,但它们与真正的辣椒相比,味道总让叶畅觉得有些怪异。好在叶畅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后世的湘菜或者川菜,对辣味没有那么讲究。

    第一盘是著名的宋嫂鱼羹,吴泽的坡地缺水,但吴泽本身不缺水,它以“泽”为名,在几百年前附近还有一座大湖,现在湖水虽干,却还保留有一些小水塘,叶畅便买到了两条鱼。其中一条鲈鱼,配上香菇、干笋丝、肉丝、小葱,再加上黄酒、醋和酱油,便调制出了这一大盆如琥珀凝脂般的美味。

    “十一叔,十一叔,这是什么菜?”

    每人都用小碗勺了一碗,大伙尝完之后,赐奴顿时跳出来问道。

    “这是宋嫂鱼羹,味道如何?”

    “好吃,我还要!”赐奴一边说一边摆碗。

    “赐奴!”方氏嗔怪地拍了一下他的小手,赐奴瞪圆了眼睛,有些不解地看着母亲,方氏便又道:“你十一叔还没有吃呢!”

    “我在灶台上就已经吃了。”叶畅笑道:“赐奴爱吃,就多吃些,不过过会儿更好的上来了,你可别馋!”

    小赐奴顿时犯难了,这“宋嫂鱼羹”实在是好吃,可是听十一叔的口气,还有更好吃的,若把肚子吃撑着了,呆会怎么办?

    他正琢磨这个重大问题的时候,旁边的小妹将自己面前的碗一推:“七,七!”

    众人都笑了起来,小女孩儿说话还不准确,将“吃”说成了“七”,叶畅看到他们一个个吃得香甜,心中满是喜悦。

    他的第二道菜端了出来,方氏见了“咦”了一声:“葵花肉丸?”

    “嫂嫂识得这道菜?”叶畅也有些愣,他还以为自己做的菜,都是这个时代没有出现的呢。

    “前朝炀帝巡幸江南至扬州时,以扬州四大名景为菜,其中指葵花岗者,便是这葵花肉丸……”方氏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本朝最精擅这道菜的,是郇国公韦公家厨,十一郎几时学得这道菜做法的?”

    叶畅心中不禁生出些好奇,他不记得前事,因此不知道方氏娘家来历,可是竟然能随口便说出这道菜的来历,那么想必方氏娘家曾经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她却下嫁到了叶家……这背后,只怕也有故事啊。

    “我学得的时候,人家却说这道菜的名字叫狮子头呢。”叶畅没有去深究此事,每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虽然他真正与方氏接触也就是这些天,但他感觉到嫂子对于兄长和两个孩子,甚至他这个小叔,都是有浓浓的亲情。

    第三道菜是问政山笋,只不过此时于德晦尚未出世,其“问政山房”就更没有影,因此叶畅就很自然地给这道由冬笋、香菇、猪腿肉等七种食材炖成的菜肴取名为“竹林七贤”——恰好覆釜山正是竹林七贤隐居之所。因此,虽然小赐奴兄妹二人不明所以然,叶曙也是迷迷糊糊,可是嫂子方氏却露出会心微笑。

    第四道菜则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事实上众人进院子时嗅到的四溢肉香,绝大多数都是这道名菜的功劳。不过叶曙所做,非后世浙菜中的东坡肉,乃是赣北永修所做冬坡肉,以稻草(用干麦草代之)捻成绳,串着大块猪肉,用砂锅细火慢炖。在比较缺乏肉食的时代,这样肥而不腻、香味扑鼻的肉菜,最最受人欢迎,不过小赐奴与妹妹这个时候,已经只能抚腹叹息,因为此前几道菜已经让他们吃饱了。

    最后是一盆香菇炖鸡汤,叶畅才端上来,听得院子外传来声音道:“叶家十一郎可在?”

    这声音有些耳熟,刘贵去打开门——叶畅倒没有虐待他,他与响儿是不能上桌的,但在他们二人手中,也同样有单独盛出的菜肴和汤。

    进来的是覃勤寿与林希柽。

    “咦,覃掌柜是稀客,有失远迎啊。”见到他,叶畅也很惊讶:“来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不嫌弃的话,请入席吧。”

    方氏忙起身,将小女儿交给响儿,自己进屋取碗筷来放后。若只是一家人,她自然可以上桌入席没有什么讲究,可若是来了外客,她就不能不避让了。

    覃勤寿也不客气,当真入席,尝了尝几道菜之后,顿时惊讶地道:“十一郎家中有个好厨子!”

    “便是鄙人了。”叶畅丝毫不以自己下厨为羞,颇为得意地道。

    “竟然是十一郎的手艺?啧啧,当真了不起,不曾料到,十一郎竟然有这般本领!这手段,到长安城中开座酒楼,便是宰相将军,只怕也要被香气引来!”

    覃勤寿听得叶畅这般说,更是吃惊。

    “咕噜!”

    叶畅还没有回应,他身边传来异样的声响,原来是林希柽在旁边用力咽了唾沫。覃勤寿为主人,可以入席,他却只有在一旁站着。

    “嫂子,给这位壮士也来一碗吧。”叶畅笑道。

    他不习惯唐人饮食的习惯,因此特意弄了一个圆桌面,如今众人便围着圆桌面前吃饭。不过他暂时改变不了大伙在蒲团上盘膝而坐的习惯,这种坐姿让他很有些不适。听得他的话,方氏又给林希柽也盛了饭,林希柽接过之后,狼吞虎咽,那模样让抚着撑圆了的小肚子的赐奴看得忍不住笑了起来。

    覃勤寿倒是自制,虽然叶畅烧的菜好吃,他也只是每样都尝尝,然后就放下筹筷:“叶郎君当真是奇人,让人吃惊不断啊。”

    “呵呵,覃掌柜何出此语?”

    “仆今日来,是听闻叶郎君建成虹渠之事。”覃勤寿毫不隐瞒:“叶郎君虹渠之举,已经轰动修武,仆听得消息便赶来观看,一见方知叶郎君心思之巧,直追鲁班。想着那制成虹管的竹子乃是仆售与叶郎君的,仆心中便幸有荣焉,特来拜访叶郎君,不曾想,在此又得郎君款待,再见识到叶郎君不逊于易牙的烹饪神技,如何不既惊且敬?”

    叶畅笑道谦逊了几句。

    他不完全相信覃勤寿所言,虹渠引水之事哪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遍传全县,这个覃勤寿想必是专门打听过。那么他此次寻上门来,应该还有别的打算。

    “开元二十四年时,修武至沁阳尽皆大旱,那时若是有郎君虹渠引水之术,灾情便不会如此重了。这虹渠引水,乃是仙人赐与叶郎君的仙术……我想请教叶郎君,可否将之广而推之,造福天下百姓?”

    覃勤寿说到这里时目光炯炯,露出了极大的野心!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