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山河孤注(庞策) - 分卷阅读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贾宗良听出他语气中的嘲讽,喘了几口气,忍了忍道:“公孙大人也算是富贵人家出生,不理解也正常。”

    “承蒙抬爱,我的确理解不了。”公孙策忍过去那阵痛,觉得身上好受很多,于是用被缚的双手一撑地面,艰难地靠着墙坐起来一点,“可是……又关吴霖什么事?”

    “什么意思?”

    “多年并肩的同袍之情,也是假的吗?”

    贾宗良沉默半晌,垂下眼,脸上倒是显出一点真真切切的难受。他皱眉道:“我本也没想着对他怎么样,只不过正巧碰上京城来信……”

    后半截话卡在嘴里,可是公孙策听懂了。

    只不过是正巧。

    正巧他该死。

    贾宗良心怀振兴寒门的“大志”,想推倒前头那个看起来世故圆滑的庞统。而吴霖本能借着点交情保下一命,谁知道中途又被公孙策的来信横插一脚,反而成了必死的跳板。

    公孙策总算在多年之后,心惊胆战地掀开时间的帘幕,窥探了一点被深埋的惨烈前事。

    只是他没想到,这不是掩在土下的沉默长眠,而是填满一整个棺椁的睁着眼睛、死不瞑目的淋淋鲜血。

    “那肖闵呢?”

    “呵!”贾宗良不屑地笑了一声,“肖闵这个人倒是很吃得苦,我叫他办的事也都做的不错,就是本性有些优柔寡断。在杀了吴霖之后,我看出他有些反悔……”

    公孙策惊道:“谁杀了吴霖?”

    “自然是我,谁还指望这个犹豫不决、畏畏缩缩的人能动手?我就让他伪造了吴霖的遗物,可没想到之后他竟然想对庞统告密。”贾宗良叹了口气,语气竟有些委屈道,“唉,父母在,不远游——都是些命苦的人,何至于此呢?”

    原来是拿肖母的安危威胁了肖闵。

    公孙策想起了那个肖吴二人合力用土砖垒起来的小院子,应该是肖闵当了百夫长之后才攒钱买下的地方。

    院子里头发花白的大娘为生活耗光了前半生的气力,颤颤巍巍地劈着柴,盼着远游的孝子能平安归来……

    可肉身都被自己狠心抛弃了,魂魄还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肖闵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把捅破一切黑暗的竹筒放到那个他唯一信任的地方的呢?

    “哎,真是天不助我啊!”贾宗良见他半天没接话,自顾自地感慨道,“我没想到李元昊那边漏洞百出。和那昆和洪扎勒内斗,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还有庞统,他本该死在那场夜探里,也不知哪来这么好命——”

    西部数镇一役里阵亡的成百上千的将士、百姓,重伤未醒的庞统……

    “贾宗良!”公孙策出声打断他,双手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残害同胞、通敌卖国……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大人怎么好这么说呢?我心里清明得很,只是用个趁手的工具来清理一些应该退场的人——借力打力,这难道不是聪明人该做的事吗?”

    公孙策感觉胸口酸胀,难过得眼眶通红。行走世间这几年,尤其是之前和包拯同行的时候,什么样的罪人、恶人他没见过?

    可贾宗良之偏执、之罪恶、之轻视生死,简直到了让他闻所未闻的地步。

    肖闵生来受了亏欠,也许将有福报在后,可他没等到就已经误入歧途做了错事,至死也逃不出“错”的桎梏;吴霖风光霁月一生,本无错处,大概最大的错就是不该轻信于人。

    百种理由,也换不回半条人命。

    公孙策本想用言语巧辨诈一诈贾宗良的话,没想到自己先在百般恶意前溃不成军了。反倒是贾宗良见他如此,缓缓笑起来,颇有些不紧不慢的意味。

    他走上前给公孙策松了绑,和颜悦色地说道:“公孙大人本来身体就不好,想必最近更加吧?哎,我手下人可真是没眼力,还让大人伤成这样……”

    贾宗良用拇指轻轻地擦过公孙策手腕上的红痕,道:“真是不懂规矩。”

    “放开!”公孙策嫌恶地甩开他,手臂上接连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赶紧活动了一下手脚向后退了半步,却感觉浑身没多少力气。

    他忽而想到了什么似的,睁大双眼道:“什么叫做‘最近更加’?你给我下毒?”

    “小小薄礼而已!”贾宗良拍拍手,解释道,“名字叫‘沉眠’——这是手下人得意的成品,短时间噩梦缠身,长时间伤心损脾、耗尽心力,也让大人也试试新奇物件。”

    公孙策回想起近来无端的恐怖梦魇、还有仿佛伤寒一般怎么也治不好的病……原来是中毒了!

    他咬牙切齿地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这可早了。大人不是怕冷么,暖炉都好用的很吧?”贾宗良讨好似的凑近他。

    公孙策倒吸一口冷气。

    贾宗良转身向屋外走去,唤来两个随从把公孙策架出去,随口道:“我同大人一样,也是个喜欢玩心眼的人……看来这一局,我略胜一筹啊。”

    公孙策甩不开两个力气甚大的随从,只能强行被人架出了门,愤怒地喊道:“贾宗良!站住!”

    贾宗良回头看了他一眼,挑起一个胜券在握的笑容。

    “另外……我知道大人和庞统关系不一般,不这样,怎么能让你成为我手中值钱的筹码呢?”

    作者有话要说:

    元旦假期快乐!

    第29章 长夜其三

    公孙策踉踉跄跄地被架出屋子。

    只见屋外是一片干枯交错的阴沉密林,其间有一条往下走的小路——看样子这小屋是造在山林深处的,之前应该是附近哪个的猎户的所有物,现在却被贾宗良占了去。

    贾宗良率先走下小路,他的手下三三两两地也围上来。

    “快走!”其中一个催促着公孙策。

    公孙策在这一片荒芜中转了向,虽然有心想逃,可是周围高壮汉子身上沉默的杀气十分迫人,再看看他们腰间开刃锋利的长刀……他叹了口气,只好从善如流地跟上去。

    几人顺着小路转了几转,林中光线稍亮,渐行渐响的嘈杂声由四面八方传至耳畔。

    公孙策:“什么声音?”

    贾宗良回头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别着急。”

    顺着一路下坡,仿佛被天孙一把掀开了所有障碍似的,小路的尽头突然豁然大亮,密林止步于此,众人走到一处开阔的山崖之上。

    方才短暂的暖日已经退避无踪,眼下天色复暗。

    可惜“豁然大亮”之后显然不是陶公笔下怡然自得的避世桃源,正好相反,可谓是鼎沸的炼狱之境——他们举高俯瞰,眼前尽是冬日里布满干草脆冰的开阔草场,草场上有数不清的人们分距两头,随着声声咆哮向中间冲去。

    原来刚才听到的嘈杂之声是由此而来。

    最先冲上去的人们已经厮杀在一处,两种颜色的甲衣顷刻间都染作暗色,钢铁利刃交错,血肉之躯横陈,马蹄声和脚步声轰轰撼地,冷风裹着碎冰见缝插针而过,挤出刺耳的尖啸……

    它们冲天而去,却都被阻隔在阴云之下,汇聚成一首苍凉、沉郁、经久不散的镇魂之曲。

    两面硕大的军旗遥相对立,在风中猎猎地搅动着——一面是“李”,一面是“宋”。

    广袤大地、连绵山脉之上,雪已经无声地落了下来。

    ……欲将敌骑逐,大雪满弓刀。

    公孙策感觉贾宗良似乎回过头来跟他说了话,可是那声音仿佛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什么也听不清。

    他只觉得脸上有凉凉的湿意,凝成了两把细长的冰刀,割得人心里生疼。

    这是什么鬼地方,能让人抛下身后的白发老父和牙牙幼子,告别生养故地,到这儿喝风吃沙来?

    可总有一些人能顶住毒日风霜,像根顶天立地的梁柱一样杵在这片土地上,任凭浑身撕裂流血,纹丝不动。

    他们身后隔山拒海的地方,就是大宋的万里江山。

    公孙策用力地抹了把脸,吞下去带着颤的一口凉气。

    “大人可是有何感触?”

    “什么意思?”公孙策偏过头,在一片连天呐喊声中反问他。

    贾宗良:“自古兵列阵前,冲锋陷阵的都是那些无位无权的普通人,其中很多人甚至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来军中混口饭吃。他们被敌人的兵刃绞成碎末,还不如一粒的砂砾更重。除了亲朋旧友,还有谁记得?”

    公孙策默不作声地看着他。

    “他们可真是……再不值也没有了。”贾宗良苦笑一声,说道,“凭什么世族天生权贵,寒门注定卑微?凭什么出身能决定一个人呢?我知道公孙大人聪慧如此,凭的都是真本事,你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他的几个手下也都露出不忿的神色。

    公孙策看了看他们,再回头看了看惨烈的战场,轻声道:“那陈大状辖地之内、轰天雷下的无数孤魂,你又凭什么决定他们的生死?”

    “成大事者自然不拘小节!没有必要的牺牲,怎么能成大事?”贾宗良摇摇头无所谓道,似乎对公孙策无谓的“优柔寡断”十分不满。

    大抵自古以来,在面对“注定要死”的千万众冤魂之时,无数“成大事者”的倚仗都是这句话了。

    公孙策眼观鼻鼻观心,觉得此人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再和他说这些简直白费口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