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弘晖重生皇长孙 - 分卷阅读33
弘昼笑道:“这三万两银票里,有一张一万两的,五张一千两的,二十张五百两的和五十张一百两的银票。天申说的可对?”
“不错。”弘昆笑着点了点头。
“大哥哥,只说这三万两银子的数量就不正常,这么多的银子,雍亲王是不会给我的。至于福晋,福晋的嫁妆不过七八万两银子,而每月的俸禄也不过那么一点,哪里拿的出这么多银子呢?”弘昼说到这儿顿了顿又继续道:“而且,这一万两面额的银票上可是不小心沾上了龙涎香的味道呢。这龙涎香,宫中可只有乾清宫、寿安宫和大哥哥的承绍宫有资格用。”
无语的弘昆:“……”
怪他喽?龙涎香的味道一旦沾上经久不散,他也管不了啊~
第50章
弘昼忽然仰头看向弘昆笑问道:“大哥哥不亲自给我,是因为怕我不收吗?”
弘昆闻言挑了挑眉看向弘昼笑道:“难不成孤怕错了?”
弘昼闻言笑了笑道:“那倒没有。”说罢又连忙追问道:“可是大哥哥就不怕我在路上将银子还回去?”
“孤若坚持不收,你能怎样?”弘昆笑容灿烂的反问道。
弘昼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随后幽幽的看了一眼弘昆道:“大哥哥不做那大街上的市井无赖真是屈才了……”
“说什么呢你?讨打是不是?!”弘昆说罢,便抬手作势要打。如果忽略弘昆脸上的笑意,这一举动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弘昼看的出来弘昆没有生气,只不过是在和他闹着玩。弘昼也乐的配合,连忙笑嘻嘻的讨了饶。
弘昆原也只是吓唬吓唬他,顺带也逗他乐一下,免得他心情不好闷出了病来。见他讨饶,便也笑着放下了手,顺手将他揽入了臂弯:“孝陵清苦,你要记得好生照顾自己,孤希望三年后再到见你时,你不要瘦成皮包骨头就好。”
弘昼闻言,半靠在弘昆的肩膀上轻轻点了点头答道:“天申知道了。”
“今儿中午,皇阿玛给你外甥赐下了名儿。叫永珏。”
弘昼登时一惊,愣了愣后方才幽幽的说道:“二玉相合为一珏,这名儿倒不错。”
只是珏又乃玉中之王,赐个这意头的名字真的不会招祸吗?
弘昆看见弘昼的反应,明白他在担心什么,抬手摸了摸他的后脑勺笑道:“皇额娘今个儿才下了懿旨,抱永珏到坤宁宫抚养。虽说皇额娘这两年来因为身子不好没亲自掌管宫务,但皇阿玛在坤宁宫的暗卫可不少,那些人的手是伸不进去的。放心吧。”
“嗯。”弘昼心里这才安定了些,微微的点了点头,片刻后忽然仰起了头鼓足勇气道:“大哥哥为什么会对天申这么好?”
弘昼问出了长久以来的疑惑,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他一直想不明白,他和大哥哥非亲非故,大哥哥为什么会一直对他这么好?
就算是要利用,他弘昼身上也没什么值得当朝太子利用的啊。
弘昆听到弘昼的问话愣了愣,随后笑了笑道:“因为孤把你当做弟弟啊……”
只是当做弟弟吗……
弘昼听到这个答案后虽然很清楚或许
这样的回答才是对弘昆最好的,但心里还是狠狠的揪痛了一下,胸口顿时被压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怕弘昆看出不对,弘昼连忙强打起精神和弘昆谈笑,片刻后,弘昼胸口的压抑感虽然渐渐褪去,但心里却像丢了些什么,有些空落落的……
送灵的队伍继续前行,片刻后,好几天不曾好好休息的弘昼倚在弘昆怀里睡着了,马车里再一次恢复了之前的寂静……
又过了一天,众人终于到达孝陵,次日,在祭典之后,弘昆率随行的诸位大臣将太皇太后葬在了孝陵之东。
随后,弘昆又率众大臣在孝陵斋戒三日,方才率众大臣回京。只留下弘昼和被派去守陵的宫女太监守在孝陵。
而弘昆刚刚回京,便得到消息,他的三叔诚亲王胤祉,因为在太皇太后国丧期间饮酒奏乐,被人揭发了出来。康熙听说这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了旨将诚亲王降为了贝勒。
弘昆听到这事都愣住了,康熙三十八年诚亲王就因为在敏妃百日丧期未满时剃头而被降了爵,怎么还是不长记性呢?而且,这诚亲王为啥专爱和死人过不去啊?
不过,这事弘昆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听过便放在了一边。转而一头扎进了接下来的兴办义务学堂计划上。
没有人才国家怎么能进步呢?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弘昆表示,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这次弘昆将计划提前告诉了胤礽,商量许久后。弘昆才在泰昌三年元月的第一场大朝,再一次携众大臣一起上书奏请此事。
这一次因为提前和胤礽通了气儿,胤礽的旨意下的很痛快,因各州县地方都不小,可若是按里为单位的话又显得太小,于是最后胤礽拍板以乡为单位,每个乡里建一个学堂。所有六岁到十五岁的男童都必须上学堂,而里面的年级划分和现代的学校差不多。
至于教书先生去哪找,天底下的秀才那么多,只要朝廷发放俸禄,并且给个九品顶戴,少有不乐意去的。
除了家中有先生或在私塾学习者经官府证实后可免去学堂外,其余不去者一经发现其父需担责。
胤礽把这件事交给了弘晳和弘旻共同去办,并让弘晖也从旁协助。
义务学堂初有起色已经是三年后了,而此时南边的军队也渐渐的练出来了,与西洋的贸易所得的暴利除去用来兴办学堂和发放军饷外,还剩下了很大一笔银子很好的填充了国库,彻底改变了往年国库入不敷出的情形。
胤礽见到与西洋贸易所得的利润巨大,方才下令再开放五个关口,加大贸易力度。
同时,因为国库不再缺银子了,胤礽便下了令将各地赋税在原先的基础上减少五成,此诏一下,万民感恩,朝廷顿时得到了民间的一致好评……
而过去的这三年里,泰昌三年年初,弘晳的福晋率先诞下一子,弘晳为其起名为永琛。随后,弘晋的福晋也诞下一子,弘晋则为这个儿子起名为永璥。
而这年七月,胤礽终于再得一子,乃恭妃唐佳氏所出,胤礽为六阿哥赐名:弘昕。
泰昌五年四月,满人应守的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已满,本来弘昼已经可以回京了,但弘昼却自请为太皇太后守满三年,帝感念其孝心,下旨特批允准。
孝期已满,选秀以及科举也就可以进行了。九月,选秀结束。
十月上旬的下旨赐婚。而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被指婚给安贝勒弘晏为嫡福晋这一赐婚,在朝堂之上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第二日,大臣们请求收回赐婚圣旨的折子几乎把胤礽埋了,特别是满军旗大臣的反应尤为激烈。胤礽以康熙第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下嫁汉人孙承运为由,将所有折子都驳了回去。
而康熙在此事上,出人意料的表示了支持,帮胤礽压下此事,还以自己的名义下诏,从此满汉解除不通婚的禁令。
泰昌五年十二月初,弘昼自请守陵的期限终于满了,开始从孝东陵启程返京……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胤礽第六子本应叫弘曣,但因为曣与晏字同音,蠢作者就改成弘昕了。
第51章
十二月十四日傍晚,承绍宫书房:
弘昆正站在书案后草拟明日一早朝会的折子时,小灵子忽然从书房外走了进来,径直到了弘昆身旁方才打了个千儿道:“启禀主子,奴才打探到,和贝子明日一早就到京城了。”
“孤知道了。”弘昆闻言淡淡的点了点头,笔下一点不停,然后头也不抬的开口问小灵子道:“内务府上个月拨下的贝子府可曾修缮好了?”
小灵子闻言连忙回答道:“回主子话,前几天就已经修缮好了。里面的钉子按照主子的吩咐,除了太上皇和皇上的人外,全部都被原封不动的派回他们主子那儿去了,剩下的人都是绝对干净的,请主子放心。”
弘昆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淡淡的叫了小灵子起来:“嗯,起来吧。”
“谢主子。”
第二天早上刚刚散朝,胤礽就叫了弘昆、诸皇子和几个大臣到乾清宫议事,快到晌午方毕。弘昆这才和弘晳他们一起从乾清宫走了出来。
弘昆刚刚从殿内走出来,便看到一个穿着宝蓝色常服面如冠玉的少年站在乾清宫外。
三年时光,已经十四岁的弘昼模样变化很大。身子已经开始抽条,身高飞窜,看上去竟只比已经二十岁的弘昆低了不到一头。面容也变化很大,原先带着的婴儿肥也彻底褪去了。
见到弘昆他们出来,弘昼立刻规规矩矩的跪下请安:“弘昼请太子殿下安,请哲亲王安,请襄郡王安,请宁贝勒安,请安贝勒安。”
“起来吧。”弘昆微笑着扶起了弘昼,随即笑问道:“什么时候到的?”
“回太子殿下话,刚到,不到两刻。”弘昼虽然是低着头回答的,但眼睛却偷偷看向弘昆,努力压抑住心中的激动。
弘昆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就转身和弘晳几人一起离开了。
几人出了乾清宫便一起向寿安宫而去,给康熙请过安后,几人又带着五岁的固伦玥颖公主去了坤宁宫,一起陪着卧病在床已有半年之久的皇后用了午膳,侍候了汤药,又说了会话方才离去。
出了坤宁宫后,弘晳、弘晋便向弘昆告辞出宫去了,弘晏则抢着要送玥颖回寿安宫,弘昆欣然应允。弘旻则在向弘昆告辞后再一次进了坤宁宫,去看永珏去了。
弘昆也径自回了承绍宫,一踏进宫门便看到了站在正殿门前,正望着宫门口的弘昼。
弘昆快步走了过去,还没走到弘昼跟前,便被突然跑过来给了他一个熊抱的弘昼吓了一跳。弘昼抱着弘昆的力道有些太大,成功的让弘昆不舒服的皱了皱眉,但还是努力克制住了将身上的八爪章鱼拽开的。
弘昼抱着弘昆激动不已,声音中都带着一丝狂喜:“大哥哥,天申好想你!”
弘昆闻言笑着伸出双臂也给了弘昼一个拥抱,温声道:“好了好了,这不是见到了吗?走,咱们进去说话。”
“嗯。”弘昼听到弘昆的话重重的点了点头,松开弘昆就拉着人往里头走。
弘昆任由弘昼拉着,想到这都晌午了,弘昼又是赶回来的,必然还没用午膳,便笑着开口提议道:“天申,三年不见,孤也怪想你的,今天中午就留下用了膳再走吧。”
弘昼闻言笑嘻嘻的回了头,一口答应道:“好啊,路上听大哥说大哥哥这里的饭菜可好吃了,我今个儿定要好好尝尝才是,到时候大哥哥可千万别嫌弃我吃的多。”
弘昆闻言勾了勾唇角笑道:“不嫌弃,随便吃就是。放心,一个你孤还是养得起的。小灵子,传膳。”
“嗻。”小灵子连忙打了个千儿应了,出去传话去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