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二十六章 总导演 中
称病在家的总导演方大帅,在正在导演一场很大的戏。或者说,下一盘很大的棋!
有资格在这个时候探望方大帅的人不多,率先与方大帅合作的吴兴周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年前吴兴周就多次找到方大帅,提出在青弋江拦河建水电厂。芜湖的工业发展迅猛,明远电灯公司跟着发展壮大,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公司了。几年的时间,五次扩容,似乎每一次扩容不久,电力供应又称问题了。现在走的是火电,这玩意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安徽不缺煤,搞火电厂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之所以想到搞水电,那都是乔治这个美国佬撺掇的结果。水电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成本低了,维护费用也低。乔治号称美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眼下又是广泛合作的时期,这个水电厂的事情,被乔治一番远景描绘,吴兴周动了心。不过这个前期投入可不小,所以要经过第二大股东的同意。
这个东西方剑雄完全是外行,不过听说是乔治提议的,心里就觉得尼玛不太靠谱。洋鬼子哪来的好东西?
“这个先放一放,等等看再说。”方剑雄拿出当年在单位里领导的语气和神态,面无表情的打发走吴兴周。倒不是说什么小心无大错,对于水电,方剑雄还是比较赞成的。问题是,这玩意目前自己没有技术,万一美国人拿不成熟的技术来中国做实验呢?出了事情算谁的?
吴兴周只好起身告辞,心里揣摩着大帅这个意思?是觉得前提投入太大呢?还是不同意这个事情本身?出门之后,吴老板想明白了,方大帅就不是小气的人,做的大手笔多了。结论自然是后者,不看好这个事情。既然大帅不看好,那就回了乔治,他来了也得出院子门相迎。
看见方剑雄好好的,李光炯的脸色就好了一些,不过上前来也没什么好话,开口便道:“扶国,出兵渝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三方会谈,啥时候才能有个结果?”
这个老先生还是一个比较讲理的人,方剑雄请入内落座后,笑着解释道:“三方会谈的根子,在于袁世凯开出的优待条件太混蛋。一年四百万元的开销,以外国元首的待遇存在,还继续住在紫禁城内。这不是开玩笑么?难不成这民国是清室的恩赐?袁世凯一直怕人说他欺负孤儿寡母,谋夺大清江山,所以才出此下策。至于渝城嘛,我无非是想让人知道,自治区政斧对治下的每一个公民的利益,都会给以保障。”
这个解释算是说的过去,方剑雄说的都是大面子上的东西。事情的本质其实很简单,方剑雄就是在拖时间。如果清室真的满足了方剑雄的要求退位,还有定都南京一事可以做文章。反正就是一个字“拖”。
拖下去,对方剑雄是最有利的。怎么说呢,眼下的三方各有算盘。历史上的临时政斧,无法解决财政上的死穴,因此不得不向袁世凯妥协。现在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不过暂时缓解而已。临时政斧迟早还要来求方剑雄。
反观袁世凯,他的问题也不小,首先怎么让清室退位,就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其次,袁世凯的财政也不宽裕,要不也不会有历史上善后大借款一说了。纵观三方,没有财政羁绊的,也就是方剑雄了。
事实上方剑雄的财政压力也不小,运气的是他得到了德国和美国的青睐。两家一争,动作更快的美国人先走了一步,接下来德国人会怎么走,方剑雄很期待。
李光炯其实最关心的还是他的教育问题,三两句话一说,就转到了教育上。“听说湖北搞了个武汉大学,安徽什么时候也搞一个安徽大学?”
“呵呵呵!”方剑雄乐了,这老先生果然不适合搞政治,几句话又回到他的教育领域。
“这个事情,正好孙省长来了,我这就让人去请他进来,我们一起谈。”
孙毓筠很快进来,李光炯还算客气的拱手,方剑雄只是微微的欠身。坦白说,对这个家伙,方剑雄不是很满意,一直想换掉他。不过客观的来说,从能力上看,他比其他人要强。不满意,是因为他始终表现出对南京政斧的亲近。就是所谓的不识趣!
见李光炯也在,孙毓筠心里暗暗庆幸。不然单独面对方剑雄,还不是一般的难堪。真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有个缓冲自然是最好不过。
方剑雄很干脆道:“李老先生要办一所安徽大学,所以请孙省长一起来商量。”
孙毓筠可是一点都不笨,不过话说回来,他这种出身的人,往往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软弱。很容易在强势面前妥协,这也就是平行历史上韩衍被柏文蔚做掉之后,孙毓筠很快就自己下台的缘故。
说的难听一点,这种人首鼠两端,有能力,但是缺少担当。方剑雄并不太了解这个人,所以趁这个机会,看看孙毓筠的反应,然后在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办。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