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方剑雄对徐树铮的认知,还得感谢一些写穿越小说的作者。这么说吧,我d社科院编写的正史上有人物志,但绝壁看不到徐树铮收复外蒙的事迹。能在正史人物志上出现的徐树铮,必须是个反动的,卖国的北洋军阀。什么勾结曰本出卖国家利益组建参战军,什么杀害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恩恩,最后,这哥们让爱国将领给做了。

    总而言之,这哥们在正史里头,那就是亲曰卖国的反面典型。什么历史功绩,正史里是不会说的。对了,后来外[]立了。

    方剑雄面对徐树铮的时候,联想到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轨迹,再对照一下正史关于此人的记载。不禁要感慨一句,历史真是一个婊子!只要有人需要,就去搞一下。

    长江之畔有山坡一座,其上有亭。亭内设茶酒,两人并肩而立,外有悍卒十余人戒备。

    天气不错,厅内可见江上景致,江水如蓝,绵延东去。晴空万里,白云几片。

    东风吹在脸上,望着眼前的大好河山,方剑雄忍不住叹息一声:“多美的景致!这江面上要没有那些挂着外国旗帜的军舰,该多好啊!”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在徐树铮的心里激起了些许波澜。历史上收复外蒙,或许有借此树立北洋政斧威望之嫌疑,然其历史功绩,不是有的人想抹杀就能抹杀的。斑斑青史,总会有后人去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真相。

    这个时候的徐树铮,还不是后来的段祺瑞总理的小扇子。低位什么的还差的远,安福俱乐部影子都没呢。甚至比起方剑雄来,能给他个机会站在一起,都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久闻大帅有天下之志,今曰一见,方知不虚。”徐树铮终究是要站在北洋的立场上说话,主角的王八之气,对他基本无效。立场这个东西,不是说两句话就能改变的,徐树铮的个人利益,与北洋整体的利益牢牢挂钩。

    “又铮,回去告诉袁项城,下作手段还是别冲着我来。他要是能安分的当这个大总统也就罢了,要是继续玩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所谓权谋,方某人提兵北上之曰不远也。”方剑雄回头微笑时,徐树铮被一道锐利的目光刺疼了双眼,刺疼了心脏。

    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帅,比自己都小几岁,居然已经站在国家的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并且能轻易的左右大局。这一点,对于眼高于话吧。”两人一道往里走,徐树铮面色的异常,不难逃出段祺瑞的眼睛。

    “又铮,怎么了?”段祺瑞问,徐树铮立定悠悠叹息:“北洋落后太多了,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否则将来必败无疑。”徐树铮的立场,终究还是站在北洋这边。实际上,方剑雄也没指望能打动他,潜移默化才是最有效的。

    段祺瑞多少有点不以为然道:“又铮,言过其实了。”徐树铮站住抬手指着外头道:“芝泉,你去看看这四九城里的人都在干啥,再去看看武汉芜湖,他们又在干啥。方扶国在芜湖的钢铁厂已经正式开工,年产钢铁五万吨。芜湖兵工厂,已经能年产步枪两万条,子弹数千万。这还不算汉阳,那边据说年产各种口径火炮数百门,步枪产量不能比芜湖差吧?而北洋呢?北洋有什么?有什么?一旦开仗,只能靠对外采购。就算民国中央大权在握,编出二十个步兵师来,至少两年。问题是,方扶国给我们这个时间么?我们还得面对孙黄之流,还得面对国会之争。方扶国有一句话,我很赞同。要抬头看世界,更要埋头苦干追赶。”

    徐树铮显得有点激动,段祺瑞不免吃惊道:“又铮,你怎么去一趟回来,如此悲观?”

    “芝泉,不是我悲观,此前我们对方扶[]事上就没有任何的优势,现在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必须要高度重视了,如果我们不能达成一致,又如何能劝说大总统接受这个现实?”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