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访谈
一群北洋旧人在一块感慨唏嘘之际,方剑雄在舱内面对的是一个女人,或者说是一个美女。至少在现在人的眼光里,吕碧城是美女+才女的组合。
在方剑雄的眼里,眼前的这个比大多数女人看上去要时尚一些的成熟女姓,定位应该为御姐。七岁能作巨幅山水,十三岁丧父,十四岁北上天津投亲舅父处,二十二(1904年)岁扬名于《大公报》端,同年结识秋瑾,一见如故,情同姐妹。还是这一年,成为了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兼国文教习。次年《吕氏三姊妹集》印成,收吕碧城诗八首,词四首,文两篇。1907年,秋瑾遇难,吕碧城受牵连,得袁世凯庇佑安然无事。三十岁(1912),女子公学停办,入大总统府任秘书。时下奉母命居上海,受《大公报》英敛之相托,做方大帅的专访。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吕碧城的人生轨迹在这一年在上海参与股票交易,获利巨大。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很牛的女人。倒退一百年,吕碧城这样的人生轨迹,也是很牛的一个人物。更不要说现在是民国初年。
方剑雄对吕碧城的认知基本为零,这个大概跟风流人物总是要被雨打风吹去有关,尤其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走向,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左右一切的时间段内,吕碧城更是要被遗忘的。没有被人拿出来当反面典型批斗,那就是祖上积德了。
吕碧城的专访过程颇为曲折,方大帅不是想采访就能采访的,管是你什么人。吕碧城几次提出专访要求,如同石沉大海。吕碧城关系多在北洋,得知段祺瑞南下,便去电相求代为引荐。段祺瑞倒是很愿意帮忙,随口就答应了下来。于是在浦口之时,段祺瑞向方剑雄推荐了吕碧城,这位御姐也不客气,提出专访。
段祺瑞虽然不在位置上,但是资格太老,面子太大,方剑雄不能拒绝。实际上方剑雄并不喜欢所谓的专访,而且方剑雄也不缺少吹鼓手,有的是媒体为方大帅吹法螺。
专访安排在“海筹号”的指挥舱内,除了门口的警卫,再无旁人。两个当事人,并没有客套的前奏,也没有立刻就开始访谈。
吕碧城似乎不着急,一双大眼睛上下久久打量对面这个坐着不语的青年。方剑雄似乎也不着急,也没有被美女御姐注视的眼神影响,显得很淡然,选择了一个让自己坐着舒服的姿势,手里夹着一支烟,视线转移到窗外的江面。
吕碧城看到的是一个侧脸,年轻的脸如同刀削,线条刚毅。如果换成另外一个年轻人这样,吕碧城会一笑而去。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这样的资格享受这样的姿态。
“扶帅,您在德国留学期间,就读于哪所学校?”这个开局很普通,打破了沉默。
“慕尼黑军事学校,实际上这是一所士官学校,并不是德国最法当笑话看。中原大战的转折点,是东北军入关。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地方军阀,坐拥几十万人马的张学良,是老蒋一封电报就能搞定的?玩笑开的太大了!有没有这封电报都是一个问题。
方剑雄伸手拍了拍张作霖的肩膀,笑道:“现在是民国,没必要搞以子为质的这一套。方某素来用人不疑,军队国家化,军人不得干政,是铁律。绝对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民族复兴就是一句笑话。”
张作霖听了这一席话,面露尴尬,脸涨的通红,不知如何自处。方剑雄微微一笑,信步而去。众人赶紧跟上,待方剑雄上了专车后,这才各自上车。
车到换了主人的原临时总统府,方剑雄下车时,看着道路两排站立士兵在警卫,想起这一路而来时的戒备森严,总算是有了点“我是大人物”的感觉。
另一个时空,单位里的大boss出现时,总是前呼后拥,如今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的方剑雄,心里并不算太舒服。方大帅更喜欢的是普通人的生活,现在这样走到哪里都是警卫重重,生活的快乐少了很多。如果不是因为不愿意让下属们太为难,方大帅还是喜欢一个人走大街上闲逛的感觉。
“芝老,请!”方剑雄没有率先迈步,而是做了个请的手势。段祺瑞倒是不客气,拱手笑道:“倚老卖老!倚老卖老!”段祺瑞的心情很好,方剑雄面子给的太足了。
“芝老,国防部副部长兼预备役总司令,这个职位是否满意。”方剑雄笑着问了一句,段祺瑞站住笑道:“不满意又如何?”
“如果不满意这个职务,芝老可愿意屈就兰州军区总司令一职?”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