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在哈豪森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谈。同样在方剑雄看来,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忽悠。对于方剑雄来说,只要把好处弄到手,时间拖下去,未来的主动权必然掌握在手。

    哈豪森在给国内的电报里提到这一次会晤时,用乐观的语气道:通过多方面的接触,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中[]队的实际控制者,拥有的权力类似于皇帝。这一点从名义的大总统在中德结盟这一问题上的回避与闪烁其词相比,方剑雄给出了更能让人信服的答复。方剑雄这个年轻的军事读才者,拥有着超乎同龄者很多的政治智慧,也很有魄力。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帝国在远东的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显然,方剑雄对帝国有着超乎一般中国人的好感,这一点大概跟他在德国的经历有关。(据称,一位德国女士救过他的命。)以上这一切,结合目前中国的现状,方剑雄却很难做出一个决断。国家没有完全同意,政治体制的建设没有走上正轨,外部列强的压力巨大,等等原因导致了方剑雄的迟疑。我认为,这种迟疑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有的水准的表现。至于他说的两年时间,应该是一个大概的估计,提前的可能姓很大。

    怎样治理一个国家,方剑雄毫无经验,但是他知道历史大致轨迹,可以很有针对姓的下手。距离一战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不多,所以必须充分的利用这一年尽快的把一些要紧的事情做好。

    曰头到了头能吃的多饱,那不好说,反正在这地界想饿死是别指望了。关键是,女人也能干活,老娘在工棚里带孩子,还能去领一些针线纳鞋底,十双鞋底工钱五毛。工地上干活的,男人一天五分钱,女的三分。(前文有误,见谅)给三顿饭吃,还有工钱,开始的时候李全并不敢信。等到他风雨无阻的干了七天后,工头把一队一百个人叫一起,按照每天出工的次数,李全夫妻俩领到了全勤的工钱,五毛六的纸币。工头告诉大家,这钱在整个湖北,跟大洋和铜圆是一样的用。工棚区里有家小店,买点杂七杂八的东西。不是很确信世界上会有这种好事的李全,去了一趟小店里头,犹豫再三,拿出钱来表示要买五分钱的绿豆糕。

    店里的活计笑眯眯的,被称好了包上,收了他五分钱,临走还笑脸相送:下回再来啊!

    真的用钱换买到了绿豆糕的时候,李全反倒失魂落魄的,回到住的工棚里,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巴掌,骂了自己一句:“败家子,五分钱啊!半个铜圆呢!”。

    当天晚上,昏暗的油灯下,老娘纳鞋底,孩子欢天喜地的吃糕点,婆娘笑盈盈的缝补衣裳。一家人,就这么很意外的,看见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中国人就像野草,春风吹过,原野上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就是野草。只要看见了生活的希望,中国人就能以最为坚忍的民族特质坚持下去,朝着心目中甚至相当模糊的希望前进,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夫妻俩一前一后,打了各自的饭和汤,往住的工棚里走。一家人呆的工棚不大,就一个六七平米的棚子,地上铺的稻草,一张草席。土坯垒的墙,着话,没去管身上的粥,蹲下身子,拿起地上的碗,递给李全的婆娘道:“这位大嫂,对不住,我走路没注意,挡着你的道了。”

    夫妻俩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年轻人已经把碗塞给李全的婆娘,回头对身边的小伙子道:“给他们一块钱,算是赔偿他们今天的午饭。”说着话,年轻人已经越过夫妻俩继续往前走,夫妻俩完全没注意到,年轻的脸色变得铁青。身前的一块被粥泼到的地方,也没去收拾。

    “败家的婆娘,刚才是他撞的你?”李全回过神来的时候,三个人已经走远了,跟做梦似的,手里还捏着一块钱,仔细看看没错,确实是一块钱的纸币,李全在工头那里用零钱换成一块的,让婆娘攒着呢。

    “昧良心的话不敢瞎说,刚才确实是我脚下绊着了。”这婆娘倒是实诚,没有说瞎话。大概也跟那个年轻人看着就令人敬畏有关吧。

    走出这一片工棚,年轻人的脸上越发的难看,追上来的两个小伙子见状也都不说话。又走了一会,齐二柱上前道:“扶帅,刚才的事情。”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