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二百零九章
赵迒被领进来,看见三位大佬都在,立正敬礼之后逐一问候。
“说吧,有什么消息?”孙宝琦最着急,抢先发话。赵迒稍稍迟疑,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方剑雄,这才道:“据德国方面最新发回的密电,德军在比利时伊帕尔地区,重创英军,歼灭英军十万余,单单俘虏就抓了五万多人。若非天降暴雨,法军又至,英军恐难维持战线。据查,德军使用了三百多辆坦克,并采用了弹幕徐进之最新战术。英军猝不及防,快速崩溃,比利时军则打开水闸,逃过一劫。”
“十余万这么多?难怪英国人着急上火了。”方剑雄恍然之际,对孙宝琦和汤化龙解释道:“英军采用的是职业军队制度,其陆军规模不大,平时不过数十万人,伊帕尔一战下来,英军算是伤筋动骨了。”
“那不正好?英国人要求到咱,正好给他架起来,让英国佬出面去压东洋小鼻子。”心黑皮厚,果然是政治人物必备的素质。汤化龙一听英国人吃了惨败,露出比过节都开心的表情。这段时间,老汤的压力很大的,作为内阁总理,权力是大了很多,责任也大了很多。
战争对于新生的民国而言,无疑是汤化龙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方剑雄除了军权,其他一切不碰,其名下的欧亚集团,为民国这场被强加在头上的战争付出巨大。所有枪弹支出,一律是保本出售,并负担运费。同时欧亚集团带头向民国捐款一千万元,用于支持这场战争。欧亚集团的举动,带动了沪、汉两地商界,踊跃捐款助战,单单这两个地方就募集了三千万元。沪、汉商界的举动,带动了全国各地,就像一个风向标,引得举国效仿。自青岛战争爆发以来,全国一共募集战争款六千万元,其中一半出自两地商界。
这样一下,总理阁下,二位怎么在此?”
孙宝琦道:“我们也是来找扶国商量事情的,听说曰本人的舰队出现在天津,扶国回到燕京就直接去了总参谋部,谋划怎么消灭曰本可能登陆的两到三个师团。还有就是东北军区送来作战计划,需要扶国来审定。这不,如果不是公使先生来了,我们还得去总参转一圈。”
“怎么?方元帅没有停战的意思?”朱尔典吃了一惊,心里暗暗叫苦。他这此来,是带来了曰本停战条件的,有正式出面调停的意思。不想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停战的打算,还在部署下一阶段的战争。战场选在了东北,这说明中国人有武力收复旅顺的意思。这个消息,真是一个坏消息。退上一万步,即便有曰本强大的海军为支撑,旅顺无法收复,但是曰本在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利益,将遭到毁灭姓的打击。这样一来,杀了曰本内阁全体,他们也不敢答应停战。可是中国人怎么办才好?大英帝国的威严,这会不管用啊。
“停战?这话一点都不好笑。曰本陆军现在还在青岛的仰口附近海域,也就是曰本海军在海面上撑着,不然早给他们撵下海了。既然青岛不好打,那就打东北。”汤化龙冷笑着插嘴,似乎说的有点多了,孙宝琦一个严厉的眼神看过去道:“济武,慎言。”
汤化龙梗着脖子,很不服气的样子道:“曰本人强加给民国的战争,既然开启了战争的大门,什么时候关上,就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总统,看看民间的募捐数量您就该明白。六千多万啊,这次战争的费用,政斧不缺。就算财政破产,议会也不会通过停战建议的。孙总统,您去大街上看看,老百姓都说的啥。政斧内阁上下,决定全体捐出一个月的工资,我们不能落后于一般的百姓。如果您非要向议会提出停战的建议,本总理将向议会发起弹劾总统提案。民选的总统不为人民说话,那就不要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
朱尔典心里简直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驰,居然亲眼目睹了民国政斧的府院之争。总统和总理之间,总是存在矛盾的,这个问题不奇怪。没想到在停战的问题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现在的关键,还是看方剑雄的态度了。
“济武,我没有说要停战,朱尔典先生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他既然来了,先听听让说什么在做决定嘛。”孙宝琦哭笑不得,脸上很是不甘的表情。
“是的!中曰之间的战争,协约国英法俄三国,都表示深切关注。三国政斧一致认为,应该尽快结束这场无聊的战争。”朱尔典赶紧接过话来说,这两位你一眼我一语的,丝毫没有听他说的意思,这个比较恼火。
“那么就要看看曰本人的诚意了。”孙宝琦把话题牵了回来。
“曰本公使伊集院受曰本政斧委托,通过本人表示曰本政斧的和谈诚意。条件为以下几点。第一,曰本在华利益维持原状,第二,民国政斧向曰本政斧公开道歉并赔偿战争费用五千万元。第三,交出在青岛海域肇事的潜艇和有关人员。”
说到这里,朱尔典停下了,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没有必要了!砰!的一声,孙宝琦抓起茶杯给摔了个粉碎,怒不可遏:“欺人太甚!打了败仗还敢如此嚣张!”
汤化龙不紧不慢的站起,朝朱尔典一拱手道:“公使先生,我看这个和平,民国政斧不要也罢。我再次重申,青岛之战,是曰本政斧强加给民国政斧的战争,这一点毋容置疑。想打就打,打不过就想停下来,还顺便捞一把。这个世界上哪来那么多好事,民国政斧不是满清,那么打到政斧财政破产,我们也会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