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三百零二章 最后的决战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德军的决战计划并不太复杂,实际上在欧洲战场上拼的就是硬实力。计谋什么的发挥余地不大,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中。当然,二战的法国是个例外!

    事先这一战役计划的关键,不是击溃左右两路的中美军队,而在于能否突破两军的结合部。而这一关键点就是维特里、勒瓦弗朗索瓦。这是一个小镇子,中国远征军第七军驻防在此。一旦这个点被德军突破,德军便可以沿着公路往东快速突进至圣迪济耶。一旦德军达成这一战术迂回,整个美军将陷入德军的重围。

    至于美军的友邻部队中国远征军,情况比德军要好一点,但是也很难抽身增援美军。因为中国远征军的正面,德军二十五个步兵师的兵力,在三百辆坦克的掩护下,向中国远征军的防区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从进攻转入防御是最危险的阶段,德军为了达到全歼美军重创中国远征军的目的,几乎将所有的机动部队都放在了东部战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法军队居然还没有主动发起攻击的意思。甚至在战斗进行一天之后,贝当拒绝了美军司令潘兴的请求,抽调奥尔良的法第一集团军增援东部。而且贝当在回电中固执的认为,德军的主力依旧是在西部战场,东部战场的反攻,依旧是一次战术欺骗。

    11曰黄昏,一支冲龙一般的德军装甲部队出现在维特里、勒瓦弗朗索瓦外围,将整个战役的最关键点凸显了出来。这个时候的战局态势一下变得清晰且明朗,左路的中国远征军主力,遭遇来自正面香槟沙滩和侧面韦尔蒂两个方向的德军强有力的反击,中国远征军只能转攻为守,于瓦特里一线,堪堪至关重要,如果再次溃败,协约国搞不好就坚持不下去了。

    贝当只能要求美军务必顶住,并表示从奥尔良抽调部队增援美军,同时西部战场向德军防线发起攻击,夺回巴黎,进军兰斯。贝当的部署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中美两军能顶住德军东部的猛烈攻击。对于中国远征军,贝当是很有信心的,对于美军就没那么有信心了。所以贝当给蔡锷的电报里,特意强调了一下,要求中国远征军最好能增援一下美军。

    中国远征军的答复出乎了贝当和潘兴的意料,经过侦查和一天的防御战,中国远征军发现当面的德军,并没有预想中的强大。蔡锷等人认为,只要坚持两天下来,消耗了德军的锐气之后,就可以用预备队发起反击。所以要求美军务必在巴勒迪克顶住德军的攻击,同时要求法军增援部队,务必在两天之内赶到。

    贝当意外之余,支持了中国远征军的方案,并表示将把法第三集团军调往东部增援,同时抽调三百辆坦克和五个210毫米口径的重炮团增援东部战场。

    如果说抽调第三集团军增援还是可以理解的,把五个重炮团抽调过来,就有点出乎远征军的预料了。要知道法国人打仗很重视炮火,尤其是这种大口径的火炮。眼看法军在西部反击在即,怎么会这么好心把重炮调过来?后来才知道,这些重炮部队,本来就没有调往西部,是用来防守奥尔良,预备德军可能从巴黎南下的部队。

    随着贝当做出的决断,最苦逼的就是美军了。要实现中国人的反击战略,美军必须在巴勒迪克和圣迪济耶形成一个防御纵深,至少坚持五个昼夜。从兵力上看,中国人要击溃当面的德军,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这还是比较保守的预计。

    潘兴有一种被中法军队联手坑一把的感觉,但是他没选择,只能接受坚守的任务。否则往后一退,整个美军就算有几十万人,也是士气全无,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在这种局面下,维特里、勒瓦弗朗索瓦这个要点,变得异常的重要。获悉至少有三百辆坦克和五个德军步兵师正在抵达了维特里、勒瓦弗朗索瓦,中国远征军的指挥部也紧张了起来,临时从战略预备队里抽调两个师,星夜增援。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