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三十五章西北利爪
世界和平这个担子太重,不是什么人说话都有人能听的进去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比谁的拳头大,打人更疼一点。国家和国家之间出现纠纷,本质上跟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差不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都是这么一个流程,先坐下来谈,谈不拢就撸袖子上拳头。
要跟人动手,你得有那个实力,否则就是找揍。
实际上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要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分裂割据,外来势力是很难撼动这个国家根基的。大清朝是个例外,因为是“客居”政权。
徐树铮和齐正鸿都是经历了满清末年的军人,正是因为如此,才对国家军队的强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在徐树铮看来,北洋时期最大的问题还是军队,政斧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太差。袁世凯当政时期,军阀割据的雏形已经形成,要不怎么袁氏要裁军根本就裁不动呢?连一个张勋都摆不平,由此可见袁世凯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方剑雄对军队的控制体系,在徐树铮看来就比较有效。采取多渠道的体系,表面上看起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人,人事权牢牢把握在总参,借助生活辅导员这个体系,监督考核军官的素质。现在各部队主官,大多数都是出芜湖教导队及随后陆大生,这些人眼睛里只有方某人,谁想煽动造反,估计不用别人,这些军官就能先抓煽动者去方剑雄那邀功请上。尤其是这一次整编,大批老人淡出,这是很无奈的事情,但是在徐树铮看来是一种必然。
老北洋或者地方各地出来的军官,别的不说,当军阀都有瘾。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徐树铮、吴佩孚、许崇智这三位,就从旧军官中脱颖而出。徐树铮是在蒙古干的漂亮,许崇智和吴佩孚,则是得益于欧洲战争的出色表现。相比之下,其他军官就有点大浪淘沙的意思了,向远征军里的那些师长们,现还在位置上的就那么寥寥三四个,比如李根源、陈宦这两位,就还在师长的位置上。什么安徽帮,北洋帮,都被打发到闲职上去了。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曰本陆士生,当初在师长的位置上,就不是那么合格。实在是没人用才有的机会,要知道陆士生在曰本根本就很难有太好的位置,尉官就是的刘冠雄、林永谟等海军军官眼珠子红了,个个瞪眼看着台湾。
“扶帅,只要有您的英明领导,我们一定会打回去的。不但要收回台湾,还要打上曰本列岛。”刘冠雄激动的挥舞拳头,指挥舱内的军官们一起跟着喊:“扶帅,我们会打回去的。”
方剑雄朝众人笑笑道:“谈何容易,民国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海军又是一个烧钱的军种。曰本人为了保持其海军的优势,差不多都要疯狂了。长门、陆奥两舰,就是为了保持其在世界海军的领先地位而造。410毫米的主炮啊,虽然说下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战列舰未必是主流,但是对于现在的世界海军格局而言,战列舰还是最强大的威慑力量。”
“扶帅,我们也要有长门号这样的战舰。”刘冠雄忍不住喊了一声,方剑雄听了面无表情道:“会有的。”
上海,新任兰州军区司令,中将冷雨,如标枪一般的挺立在码头上。之所以迟迟没去上任,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方剑雄一封电报,正在老家巢湖休假的冷雨赶到上海。
兰州军区下辖第七、第八两个步兵军又五个骑兵师,在各大大军区中排名第四。为什么骑兵那么多?很简单,西北那个地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有车都没有用武之地。好在现在通了火车,不然上任就得走上一个月。
冷雨的助手是许崇智,两人在欧洲战场相得益彰,许崇智驾驭大兵团的军事才能甚至还在冷雨之上。所以冷雨主动点名,让许崇智出任副司令兼参谋长和第七军长。至于特战师,目前正在燕京,以特战师为主干,扩编为三个中央警卫师。冷雨的另外一个助手是王景略,第八军军长,这一次三人集体来上海,就是等候扶帅归国。
青岛号出现在视野中,引水员驳船引领之下,缓缓的靠向栈桥。冷雨等人立刻站的更直,望着小山一般的战舰靠上来,方剑雄出现在舷梯上。
“总教官!”“扶帅!”两种称呼,前者是冷雨和王景略,后者是许崇智。这就是区别。
“嗯,都来了,真是抱歉,让你们等了那么多天数。”方剑雄笑的很勉强,长途航行在海上,身心俱疲,看见下属强打精神说话。
“总教官一定有要紧事情吩咐学生去做,等多久都是应该的。”冷雨回答的很干脆,方剑雄点点头往前慢慢走着,离开陆地太久,踩上坚实的大地,脚下有点发飘。
“这次到岸的具体时间,我谁都没有通知,确实有事情要你们去做。地图!”方剑雄交代一句,齐二柱立刻上前来,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地图,铺在地上。海风吹来,地图乱抖。一干人等立刻站一排成墙,挡住海风。
“之秋,你带兵的能力我是放心的,但是这一次事关重大,动作一定要隐秘。记住,你们是国家在西北的利爪!”方剑雄语气郑重,手指轻轻的点在中亚的一个点上“安延集”。
在场三位主官的呼吸,突然都变得急促了起来。(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