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 - 第四十七章鏖战
早晨熟睡中被吵醒无疑是很让人恼火的一件事情,不过拿着电报冲进大帅府的是总参谋长蒋方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苏军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从规模上判断,大约有四百门122榴弹炮,还有六七百门76毫米山炮。要说老毛子这个火炮口径,倒是特别的很。”蒋方震丝毫没有紧张的意思,反倒是调侃起了苏军的大炮。
方剑雄揉了揉眼角的眼屎,看了一眼大马金刀在客厅里坐着喝茶的总参谋长先生,表情淡定道:“122榴弹炮是一款很优秀的火炮,是我军未来可能面对的主要炮火。”
一边招呼,一边梳洗,蒋方震很有耐心的等着,没一会蔡锷和张孝淮也来了。国防军军事上的三巨头汇聚一堂的时候不多,今天算是比较特殊的一天。主要还是因为国防军没有跟苏军较量过,大家对苏军的底细都不清楚,如果面对的是曰军或者英法陆军,不至于一大早三人都过来,前辈们都没这个福气,以前都是在总参的大厅里搞推演。
如果能在推演中引起大帅的注意,那就最好了。
“空中侦察,苏军没有坦克,制空权又在我手。要我是总指挥,我就派一支装甲分队,利用机动姓,从上游过河,在空军的侦查和掩护帮助下绕行敌后,直插乌宾斯克耶,截断苏军的动脉。”
“伯陵的想法很好,胆子也够大。不过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那就是对西伯利亚的地理化境的艰难认识不足。装甲部队要进行大迂回行动,首先要保证道路和后勤,在交通发达的欧洲不是问题,在西伯利亚那个环境,根本行不通。”
两个年轻人的对话,吸引了方剑雄的视线,蒋方震发现之后笑着介绍:“瘦瘦小小那个叫薛岳,字伯陵,今年刚进的总参做参谋。个子高的那个叫王庚,字受庆,11年清华毕业保送美国留学,各大学校转了一圈18年于西点毕业,全年级第12名。现在是总参谋部的上尉参谋,我觉得他比较适合去总后工作。”
“百里,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战争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不但要培养军人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军官综合协调能力。会打仗的只能算将才,综合协调能力强会用人是帅才。”说起这个,方剑雄不自觉的想起二战历史上的艾森豪威尔,诺曼底登陆那么大的场面,他都能处理的仅仅有条,这样的人物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才是宝贝啊。敢打敢冲的将领好找,能够运筹帷幄的帅才难得。
“扶国远虑,看来今后要开这方面的课程。”张孝淮在边上插了一句,众人深以为然。
推演和实战完全是两个概念,薛岳提出的战术,齐正鸿不是没想到,或者说齐正鸿想到了又否定了,随后又稍稍改动了一下。齐正鸿上报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坚守!坚守!再坚守,待敌疲惫不堪,以装甲力量进行猛烈反击。
问题是,现在齐正鸿手里没那么多装甲部队,仅有两个装甲旅。整个国防军,目前也没有能力大量组建装甲部队,中央警备一、二两个师是装甲部队之外,其他的都还是传统的部队。齐正鸿手里的装甲部队,就是两个中央警备师里抽调过去的。
方剑雄对于未来的战争模式走向虽然很清楚,但是架不住国家每年的军费有限。一个装甲师能明天的事情还早,敌人不会就此罢休的。”伏龙芝话音刚落,桌子上的电话响了:“是我,知道了,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一定要坚持到天黑。”放下电话,伏龙芝道:“敌人开始了猛烈的炮击,至少一百门大炮在轰击桥头堡阵地。”(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