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 - 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两派意见相持不下,兵部尚书史可法的意见就成了决定姓的要素,可这位残明第一重臣的表现却非常令人不解,在这个风尖浪口,正是他发挥作用、一锤定音的时候,可他居然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这件事一拖就是十几天,直到凤阳总督马士英带兵赶到南京。

    凤阳虽然只是南直隶的一个府,可这个府的地位非同小可,因为凤阳是大明的中都,更是朱明的祖坟所在,所以在品级上,凤阳总督马士英并不比浙直总督孙传庭低,两人同是大明朝的封疆大吏。

    而且,马士英和孙传庭一样手握重兵,孙传庭手下有王朴这员悍将,马士英手下也有高杰、刘良佐两员悍将,这两员悍将原本是流贼,因不容于闯贼才投了官军,先在杨嗣昌麾下效力,杨嗣昌畏罪自杀后就成了马士英的部下。

    而且,马士英已经暗中与山东总兵刘泽清达成了协定,组成了专门针对孙孙庭、王朴军事集团的江北军事集团!

    在马士英带兵进京之前,刘泽清已经挥师南下占据了淮安府,刘泽清这畜生其实是害怕流贼的兵锋,所以主动放弃了山东全省,挥师南下的时候还纵兵在山东境内大肆抢劫、杀戮,简直禽兽不如。

    此外,马士英还令刘良佐留守凤阳,让高杰点据了扬州,与江南的孙、王集团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军事态势。

    在国泰民安的时候,大明朝的武将就是朝廷蓄养的一条条狼狗,就算是一个七品知县见了各镇总兵也可以肆意辱骂,可这会国难当头、兵荒马乱的,武将的地位立刻就窜到了云颠之上,变成文官要仰他们鼻息了。

    马士英一到南京,史可法立刻暗中约见了他。

    史可法其实是赞成立即拥立新君的,但他拖到今天还不表态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手握重兵的浙直总督孙传庭支持户部尚书高弘图,坚决主张迎接太子来南京继位,史可法担心要是他表明了态度,会引发高弘图、孙传庭一派的兵谏!

    现在马士英到了南京,史可法急于探清他的口风,假如马士英支持拥立新君,那史可法就表态支持吕大器,假如马士英的立场和孙传庭一样,那史可法为了维护南京的稳定,就只好支持高弘图了。

    高弘图和吕大器之争,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冠冕堂皇,只是政见不同,其实骨子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明末党争的延续,高弘图是齐党人,而吕大器则是东林党人,史可法虽然不是东林党人,可他是倾向于东林党的。

    齐党和东林党的恩怨要追溯于万历年间。

    万历四十一年,浙党领袖方从哲入阁拜相,齐党领袖亓诗教是方从哲的门生,师生俩从此成为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一直到万历四十八年,齐党、浙党始终把持着朝政。

    万历帝死后发生了明宫三大案,被齐党、浙党打压多年的东林党趁机反击,终于扳倒对手成为权倾朝野的“执政党”。

    不过东林党的好曰子并不长,借助天启帝的支持,权阉魏忠贤很快崛起。

    天启四年,魏忠贤把方从哲的老乡冯佺推上了相位,天启五年,冯佺把亓诗教召回朝中,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借助阉党的支持,齐党复辟成功,而东林党人则遭到了阉党的惨烈迫害,高攀龙、左光斗、杨涟等一大批东林党人先后遭受不幸。

    客观的说,当时的东林党人是有风骨的,他们和齐党相争,和阉党相争虽然抱有政治目的,可他们敢舍命相争,为了和阉党抗争,高攀龙等人不惜赔上自己的生命,很有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这一点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不过可惜的是,此后的东林党人却是一拨不如一拨。

    崇祯帝即位,阉党覆灭,齐党沦为阉党余孽惨遭打压,东林党人再次咸鱼翻身,重新成了执政党,此后崇祯帝表现出了对党争的痛恨,不再偏听偏信任何党派,齐、楚、浙、东林各党轮流执政,朝中的明争暗斗始终没有停过。

    朝中的党争最终给大明朝带来了灭黄得功他们已经混进了流贼中间,正想办法救王朴他们出去,让王朴安心等待、不要着急。

    不过,没等黄得功他们动手,又出现了一场小小的意外。

    当天下午,有一批六品以下的京官被转到了朝阳门大营,关进了王朴他们的牢房,这批京官大概有二十多人,不是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就是翰林院的编修检讨,都察院和翰林院都是清水衙门,从他们身上也实在挤不出多少油水,所以被打发到朝阳门关厢来了。

    其中有个翰林院的检讨眼尖,一进牢房就从人堆里认出了太子朱慈烺,本能地就要叩头见礼,但刚刚跪下一半突然间又想到了什么,赶紧又直起身来,警觉地看了看牢房外的流贼,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到了草堆上。

    王朴暗暗心惊,心想要是这家伙是个软骨头,把太子关在牢里的消息泄露给流贼那麻烦就大了,当下把张和尚叫到眼前轻轻耳语了几句,张和尚会意,当下就摆出凶神恶煞般的嘴脸,大步走到了那群御史言官和翰林面前。

    “你们几个都给老子听好了。”张和尚伸手一划牢房中间,大声道,“这里为界,谁也不许过界,要不然,老子就拧断你们的脖子!”

    那二十几个小京官看了看张和尚小山般魁梧的身体,再看看他凶神恶煞般的神情,一个个顿时噤若寒蝉,要换了平时,他们岂会把张和尚这样一个莽汉放在眼里?可这会他们成了流贼的阶下囚,俗话说褪毛的凤凰不如鸡,他们也就只好忍气吞声了。

    只有刚才那翰林院的检讨不屑地瞪了张和尚一眼,从鼻孔里闷哼了一声。

    张和尚眸子里有莫名的杀机一掠而逝,故意找碴道:“你,给老子站起来!”

    ……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