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四十二章 好手
---
诸君,请记住,投本人庄严一票~
----
傍晚时分,朱慈烺召来一群武官,团团围坐在自己身边。
“打仗是要有个人武勇,比如人家一刀砍来,你挡的住,就保的住姓命,挡不住,就叫人取了首级。”
当着这些个心腹武官,朱慈烺也没有那么多虚文,自己都是盘腿坐在地上,开头的话,就是叫在场众人精神一振。
都是武艺高强的人物,王源的拳法刀枪,李恭的梨花枪、魏岳的弓马骑射,无一不佳。这方面话时,也是面面俱倒,唯恐遗漏什么……但其实内心之中,也是急切的很了。
“魏岳留下!”
“是。”
等众人走后,朱慈烺先瞟了此人一眼……在下午的训练中,魏岳虽是后来的,不过配合度很高,虽然也挨了几棍,不过因为用心很深,所以学的很快,整个队伍中,就是他和寥寥几个人挨的打最少了。
他心中明白:“这厮……懂得我的心意啊。”
现在这会,练队列行止,曰后当然也是有用,对近在眼前的大事,可能也有帮助。但眼前这支武装,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中,要把自己的权威深值入人心最深之处……还有什么比近代军队的养成训练法,更可以方便快捷的达到这个目标?
其心也深,其行也渐……穿越至今,朱慈烺在心术和行事上,也是渐渐和这个时代开始契合了……
“怎么样?”朱慈烺此时站起身来,站在高台之上,放眼向前看去,整个紫禁城是全在眼中。
在这种地方,原本是该有一股子豪气,但此时的他,是真的豪气不起来了。
整个禁城,看过去是萧瑟无比,永巷积雪当然全部打扫干净,但殿宇的。
他欠了欠身,神色恭谨的答道:“回小爷的话,左中允李明睿已经上奏了。明曰正好是朝议,左都御史李老大人,王侍郎大人,都会上奏……”
说到这,魏岳神色也是一派轻松,微笑道:“一切都是按小爷的安排行事,不再留力,由冯公子暗中牵头联络,冯府二太爷虽然致仕了,但影响犹在,明曰朝议,赞同南迁者必定一拥而上……这样情形下,皇上的心意就可以定下来,一切,就将如小爷所料般的进行了吧。”
“呼,应该如此了。”
朱慈烺也是长出口气,若是这般,大家就真的准备走路闪人了……现在北方这残破情形,这物价民生,这灾荒不断的,丢给李闯和建奴去折腾吧……南方有了主心骨,而不是福藩和潞藩争夺大位,情形恐怕也和历史上不相同吧?
有了江南财赋之地,此消彼长,底下的事,又该如何呢?
想到此,朱慈烺的脸上也是有了笑意……还真是很期待啊。
……
……
从万岁山上下来,朱慈烺还并没有急着去乾清宫。最近这段时间他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除了早晨的请安还不敢省事,晚上的时候,大半的地方都不去请安了,只是忙着自己的大事要紧,只是崇祯那里还简省不得,不过此时皇帝还在办事见人,总得天黑透了,再去请安为宜。
况且,他还有自己的事。
从东一长街出来,再到中左门,暮色之中,在残雪犹存的宫门殿阶上,一个锦衣卫校尉正哈着白气,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不停的走动取暖。
远远见了皇太子仪仗过来,那锦衣卫顿时小跑过来,就在残雪上跪下行了一礼。
“起来,起来!”朱慈烺笑着搀扶起这个姓李的伶俐校尉,笑道:“以后天天进来,不要讲这么多规矩了。”
“回小爷,臣可不敢……礼不可废啊。”
朱慈烺笑了一笑,直截问道:“今天怎么样?”
“从山西过来一队粮队,在他们住的客栈住了一宿,今天一早,就打德胜门出去,说是回晋省去了。”李姓校尉皱着眉,答道:“按小爷的吩咐,咱们没有敢打草惊蛇,只是继续围着他们下脚的地方就是。”
“好,你们办的很好!”朱慈烺展颜一笑,嘉奖道:“短短几天功夫,你们就能查出闯贼下落,而且布置得当,不愧是锦衣亲军,也不愧是亲军中的好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