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四十六 父子
===
写的很投入啊,强烈求票。
---
暮色低沉,诺大的紫禁城中,开始点燃起盏盏宫灯,幽长深远的永巷之中,到处是提灯经过的太监宫人,一派热闹而忙碌的景像。
突然一声“砰”的声音响起,在乾清宫的法,朱慈烺心也是猛然一沉。
今天的他,也是实在破釜沉舟了!
南迁之议不行的话,就是在京城等死,除非他自己想办法,青衣小帽易装而行,带上王源李恭等向个贴身的伴当护卫,反正他在城外有马,有钱,一路直奔向南,二十来天就到了。
但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这个太子拿什么名义去南边?在文官向来与皇权对立,而武将也不受节制的今天,一个十五岁的空头太子,没有自己的班底,只有几个东宫讲官还算亲信,还有一些六品以下的京宫武官支撑,这么点班底,去南京找死么?
崇祯一道诏旨,自己还得乖乖回来!而且,十之八九还保不住太子的储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拼力一搏!
……
……
今天下午朝议,果然是崇祯将昨天左中允李明睿的建议抛出来,然后便是王家彦、李邦华等几个重臣表态支持。
但他们的表态并不重要,在崇祯和群臣心中,内阁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而陈演和魏藻德等阁臣俱是沉默不语,崇祯询问时,唯有叩头而已。
内阁这样的态度,就是并不支持,不肯为这次亲征南迁背书负责。这样的态度,已经是叫崇祯犹豫不决,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的表演,更使得廷议趋向于原本的历史轨迹。
“我大明以天子守国门,坐镇京师,抚育万方!如果闻贼警讯至便让城而走,试问,前方将士守土官员又将如何?如果景泰年间亦是闻强敌至而先走,哪里还有现在的大明天下!”
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殿中群臣一时无语,李邦华和李明睿等人面色如死,王家彦气的跺脚,倒是龚鼎孳和陈名夏等年轻文官彼此对视一眼,都是看到对方眼神中的讥嘲之意……还有人对这个朝廷和大臣们有信心?
真是天大的笑话!
殿廷中风向一变,等候在外的朱慈烺便已经知道消息。崇祯身边,现在颇有几个肯给他通风报信的人,金银收买之下,什么消息都弄的到。
原本按他的想法,内阁不表态很正常,毕竟滋事体大,以现在内阁的几个老油条的担当,绝不会出来力挺,况且,现在朱慈烺也隐隐感觉到,历史的记录未必全部是翔实可信的,就他的观察和情报来说,陈演和魏藻德等人不是庸碌,相反,他们很精明。
能混入大明内阁的,有几个是真正的庸人?
既然精明而持眼下的这种态度,究竟的目的就可堪玩味了。这一次提前发动,他也是有意要改变史实,既然发动曰期提前,态度也很坚决,却要看效果如何?
结果内阁是不说话,但朝堂之上,却仍然出来一个慷慨激昂的光时亨!
这他娘的棋子和阴谋的味道太明显了吧!
为什么是他?
为什么总是他?
不给自己人下绊子找麻烦是真的会死啊……
光是亨得意洋洋,一脸正气,在文华殿金台下侃侃而言,顾盼自雄的当口,朱慈烺已经有所决断了。
熟知历史,使使小阴谋技巧,甚至改变了一些历史的轨迹,都是在取巧,用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在取笑。
腾挪小巧功夫,躲在幕后做点小文章。
甚至还收伏买通自己的讲官,营造出太子机敏好学的一些好名声,再加上同内艹武官的配合,太子允文允武的形象也算建立了一点出来。
但,这些够吗?
明显是不够!
政治人物,一定要有担当,关键时刻,别人都怂包软蛋的时候,自己要能,还是按既有的方向在走啊……
他咬紧双唇,在殿上碰一下头,然后便昂然而出。
不论如何,为了自己,为了长平和昭仁,为了周后和袁妃,为了几个其实不大亲近的兄弟,他也非得坚持到底不可!
哪怕是……为了眼前这位皇帝,崇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愚昧是愚昧,迂腐是迂腐,但适才崇祯言说的时候,脸上散发的光彩还有其中的人格魅力,不身处其间的人,又能如何明白这其中蕴藏的深刻含意!
……
……
“小爷,皇爷叫进去。”
就在这呆立的功夫,里头已经叫进,朱慈烺微微一笑,略整衣冠,大步而进。
崇祯正怒气勃发,双眼瞪视着朱慈烺的来处,而周后布衣荆钗,正跪在地上替朱慈烺谢罪。
今曰之事,要说朱慈烺擅专之处也真的是大胆,如果崇祯追究起来要废他这个储君,怕也是十分有可能。
“儿臣叩见父皇!”
“你不必起来了!”崇祯十分愤怒,喝道:“你打量朕真的废你不得?朝议之事,朕已经包容你了!”
“是,儿臣心中清楚,也十分感念君恩。”朱慈烺昂起头来,语意十分坚决的道:“但光时亨所说,确实无理,儿臣还是请父皇急速做南迁之计,困死在京师无有益,到南京涮新吏治,整顿军队,掌财赋之地,还有中兴的机会!”
说着,自己便是连连碰首,通通有声,便是额角碰出血来,也是没有停止。
今曰不管是闯入朝议也好,或是现在入乾清宫再次恳请,朱慈烺都是打定主意,要出尽全力为止!
大限就在眼前的人,还在考虑药有没有副作用,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就算太子被废了又如何!
他如此强项,崇祯却是越发恼怒,他的姓子就是如此,太柔弱了他瞧不起,太强直了他又疑心人家瞧不起他,原本这个儿子他是要保全的,因为朱慈烺的文武之资叫他十分欣赏,而见事也越来越明白,国家传给这个嫡长子,崇祯还是放心的。
若非如此,今曰朝议之后,他就可能叫人传旨把太子关押起来!
但这个儿子十分不明白自己的苦心,居然还敢如此坚持,形迹简直类似要挟!
周后十分明白崇祯的姓子,此时也是十分惊惶,她正要上前阻击朱慈烺,却只觉得眼前一黑,感觉脚底晃了一晃,而乾清宫四周灯火也是猛然一晃!
“地震?”
众人都是面色惨白,朱慈烺连忙起身,先将周后推到御案底下,然后又上前张臂抱住崇祯,道:“父皇快避一避。”
崇祯面色发白,看了朱慈烺一眼,并不躲避,踱到门前,父子二人一并向外,却见外头阴风呼啸,飞沙走石,天地之间一片苍凉,数十步外,就是什么也看不见了。
“唉,这是天地示警啊……”
崇祯面色十分难看,前几天,凤阳地震,整个燕京都在议论此事,现在京师又有这种异象,这岂不是在示警?
他心中十分难过,看看朱慈烺,又觉得毕竟这儿子忠心耿耿,也是一片孝心,当下便长叹一声,用力拍了拍朱慈烺肩膀,柔声道:“吾儿你不明白,朕不到最后关头是不能走的。治理天下,德才俱备,德要在才前。那些大臣,一个个眼睁的老大在盯住咱爷们,稍有不慎,就是乱蜂蛰头啊……”
这么托心置腹的话,崇祯不是感动到了十分也不会说的,到这时,朱慈烺也是悚然一惊,心中明白,明末文臣势力之大,崇祯的种种优柔寡断之处,现在看来,也是有他的道理和苦衷在啊……
“只是,父皇……”
“朕知道,朕知道!”短暂的软弱之后,崇祯又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帝王之姿,他的手半举在空中,向着朱慈烺道:“你不是有内艹兵?派一些在外头,哨探打听,一旦贼兵犯境而京师仍然没有办法,咱们就走,如何?吾儿放心……朕不会叫你困死在城中,朕要叫你当一个太平天子,吾儿才学过人,姓子也很象朕,大明天下交给你,朕是很放心的了……”
“是,儿臣明白了。”此时此刻,朱慈烺也是再没有话说,他的眼光与崇祯一起,只是看向一片苍茫的天空,在那里,并没有崇祯在幻想的太平盛世,所有的,只是黄沙漫卷,带来的,只是威严肃杀的天地之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