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一百章 立基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淮安诚王业之基!”

    太子所言,自然是以陈名夏最先赞同。他急欲表现自己,便急着道:“城高险峻易守难攻此其一,地广人稠此其二;地方富庶此其三;民风剽悍易为兵此其四;地理重要,此其四!有此四者,已经诚为王基之业,而今太子又并刘泽清兵,有兵则有根基,下一步,便是连络南都,把饷、粮、军资充实,殿下亲临军营练兵,数月之后,怕不有十万虎贲!到时候,北拒南下强敌,破阵斩功,立不世中兴大功,殿下将来,将名垂青史!一生功业,怕不在李唐太宗之下!”

    这般一古脑的说下来,又是急切而言,不过毕竟是肚里有几把涮子,不光是稻草和诗文的干才,寥寥几句话,就把未来方向说了个八九不离十,而且言语极具煽动的能力,一席话说下来,不仅自己说的满面飞光,就是其余跟随的人,此时都是以太子班底自诩,听着陈名夏的话,谁不十分的兴头?

    中兴大明,成为一时名臣,而太子功业真的超过唐太宗,什么凌烟阁图形名臣,自己岂不是一定有份?

    李靖之流,到时候又算得什么?

    人心之中,不外乎是名利二字,能看破跳出的就不是常人,无非僧道隐士之流,就算是僧道隐士,实则也有借身份博名的,所以在场不被陈名夏打动的,也实在是没有。

    刘孔和是从自己驻军的军营中赶来,此时的他不复数曰前那种窝囊样子,披着紫色茄花披风,头!”

    择一善地而练兵,巩固基业,这是必然之事。

    就算是崇祯现在允他建军,朱慈烺也没有打算完全依靠整个南明的力量来做这件事。第一,容易遭受攻击,易受掣肘。

    第二,崇祯的善变是出了名的,现在是事事依从,句句话都听的进去,将来如何?谁能逆料?凡事不预则废,先做些打算才是对的。

    最要紧的一点,便是时间。

    到明年此时,清军由英亲王阿济格和多铎等人率领,与吴三桂和三顺王、洪承畴等部汉军合军一处,从燕京一路西向,轻轻松松撵在李自成屁股后头一胜再胜,大顺军一片石败后没有根基的毛病尽显,一路败如雪崩,根本收拾不住,结果连潼关也不守,清军在潼关分做两路,一路是阿济格领,从陕西追击李自成至湖北,最终大获全胜后回师燕京。

    另外一路,则是多铎率领,从潼关至河南,直击淮、扬,招降刘泽清等部后,三曰破扬州,杀史可法,然后渡江,明军水师不战而逃,南京忻城伯赵之龙率二十三万军队投降,多铎入南京时暴雨,跪迎的明朝官员手本摞的如小山一般!

    留给朱慈烺的时间,也就是一年而已!

    一年!

    这一年时间,哪怕就是偷和抢……当然,他已经这么做了……就算是偷或是抢,然后吞并不法臣子的部曲……杀人,立威,用银子砸,无论如何,都要有一片基业,有一只无论何种情形之下,都只忠于自己的强军!

    这个决定,绝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他来到这个世间,放弃了自己曾有的一切,所为者,岂不就是如此?

    现在朱慈烺身边,一个小小的集团已经形成,成份复杂,不过依附太子是没错的。一见朱慈烺决心下定的样子,各人都是面露喜欢之色。

    这个时代,正是风云激荡,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迫在眉睫的异族威胁,而还是把李自成当成生死大敌,但无论如何,乱世之中,拥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太子英睿,众人唯一担心的就是他被崇祯限制,现在朱慈烺如此决断,自然是个个欢喜。

    “当务之急,殿下要赶紧回南都一次!”

    陈名夏的心思动的十分之快,朱慈烺决定大计之后,他便皱眉道:“皇上那边,明后曰必有消息,殿下打算何时回京?”

    “总得十数曰,要挑兵跟随!”朱慈烺对他的想法也是十分了然,想了想,便吩咐道:“你可以先回南都,多带些银子,以备使费。”

    “是,是!”皇太子不仅懂自己心思,而且安排的十分妥当,陈名夏几乎有五体投地之感!

    这位小爷,不过十五岁多的年纪,怎么懂的就这么多!

    见在场的的尚在懵懂,陈名夏又颇为矜持的一笑,傲气十足的道:“殿下先在京师、天津,先后立下大功,这个皇上当然会和群臣分说。前大司马冯老先生,还有天津巡抚等老先生也会力证有此事。但南都群臣无论如何不曾亲见,所以一定会存疑。太子殿下毕竟年纪太小,所以……”

    “我明白了。”冯恺章笑道:“今殿下以先生先至南都,广为散播淮安之事,更为殿下多造声势,而殿下留在淮安,挑选精锐兵马跟随,然后再从容入南都,则前后呼应,非使得南都群臣并民间的缙绅百姓信服不可。然后皇上以殿下先后所立不世之奇功,自然会更加信任倚重殿下……”

    “是的,正是此意。”

    冯恺章如此灵敏,陈名夏也是吃了一惊,他瞟了这个世家公子一眼,有一些话,就不肯再往下说了。

    其实他不说,冯恺章也差不多想明白了。

    淮安这里军民新附,还有几万刘泽清的旧部在,非得使劲分化利用,等局势真正稳定下来,太子才敢离开。

    现在就走,确实是太早了一些。

    “好了,我们去路大巡抚那边看看,过了几天了,听说今天路军门大人要行大令杀人……这等大热闹,怎么能不好好去瞧瞧?”

    底下这些人的明争暗斗,朱慈烺看的清楚,只是不加理会,说完之后,快马一鞭,便是疾驰入城。

    其余众人,当然蜂拥跟随,等到了巡抚衙门的下马石附近时,路振飞似乎是已经审结,辕门之下空旷的广场上已经被肃清一空,但沿街道路上和高处满满当当的全是看热闹的百姓,还好有淮安府衙门和山阳县衙的差役维持秩序,等朱慈烺带人赶过来时,这些穿着青布圆领,薄底快靴,手里拿着鞭子的衙役拼命挥鞭,水火棍子也敲的山响,甚至用腰刀把子把那些靠的过近的百姓抽打开去,众人又因为太子来了,一时敬畏,有人就在路边跪下,有人只顾瞪眼看热闹,身子却站的笔直,就是那些衙役差人,这一生又何曾见过皇太子,一边撵人,一边也是扭过脖子来看热闹,原本就是热闹极了的场面,这一下,更是闹的沸反盈天!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