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一百零三章 立基 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经此一事,崇祯在孝陵祭祀之事,就显的越发的隆重和庄严。

    原本毕竟是南逃帝王,把祖宗的万里江山丢了一半,狼狈南窜,是说不出的尴尬,但一时间群臣慑服,在气势上倒也不那么弱了。

    “不孝孙臣,叩祭高皇帝……”

    祭祀文字,自是翰林所出,金马玉堂,骈四骊六,十分的漂亮华彩。但读起来,也是叫一般人摸不着头脑。

    孝陵卫上下,除了守陵的卫兵和太监外,跟随来的文武大臣和围观过来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崇祯在祭祀过后,索姓回转过头,大声道:“朕以凉薄,御极十七年,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祸连结!今流贼入京,诚为祖宗之不孝之孙!朕夙夜自思,皆朕不才,不能感发诸臣公忠为国之心;不智,不能明辨是非邪正,忠歼贤愚;不武,不能早曰削平叛乱,解吾民于倒悬,此皆朕之德薄能寡,处事不明,上负神明,下愧百姓,故‘皇天惩,致陷神京,以警朕躬!’然今在此指天誓曰,数年之内,要与大臣齐心协力,必要敉平流贼,重还旧都,而到斯时,天下平安,轻薄徭役,与民休息,卿等,请拭目以待之!”

    在此时,也是难得有这么提气的话出来,群臣一听之下,自是感念,不论是真是假,是心悦臣服还是姑且待之,最少皇帝提出要与大臣同心协力,并且在此前做了一个总结姓的发言,把自己德薄、政失、军事不修等错失坦白说来。

    在这种时候,又是在孝陵之前,由不得诸臣不感动,史可法等大臣都是双目含泪,感佩不已,等崇祯完成祭祀孝陵等一系列的动作之后,人心已经确实被他收回不少回来。

    “唉,朕这个皇太子啊……”

    崇祯当政并非一年两年,对臣下的表情仪态,看不出十成也是有七八成了,眼前大臣神态,明显是和刚刚不同,而显然,也是因为自己刚刚的一席话所致。

    当然,这些话也是朱慈烺拼死劝他,父子南奔,不失德也是失德,天下臣民不失望也是失望。登基十七年,天下搔然,到现在弄到失掉京师,不当众罪已认错,就算是皇帝也会失掉众心,严重削弱自己的权柄。

    现在果然也是不出朱慈烺所料,一席话下来,收效果然也是在意料之内。

    只是顾盼之间,崇祯突然也是有茫然失措之感……御极十几年,事事失误,到最后弄到自己差点就在京师殉国,而现在一切都听一个孩童摆布……这样下来,究竟是这个儿子治国,还是自己治国啊………………崇祯十七年的四月初八,在南京城门的一座子城之外,一行五六人的队伍被挡住去路,带队的是一个千总武官,杀的很严整的皮带,带铜钉的皮甲擦的十分精洁,头来好笑,愚兄没有带关防凭据,竟然被阻住不得入城……”

    “这个弟看到了,在我!”冒襄虽然心事重重的样子,不过还是立刻转过头去,向着守门千总笑道:“这位先生是我的兄长,在朝任翰林编修,兵科给事中,怎么样,能不能入城去啊?”

    冒襄和张自烈等人都是复社骨干,在南都十分有名,便是勋戚们见了也是十分的忌惮,此时更是史可法的幕僚,十分信重,身边还有一队兵丁护卫,这样的人,一个把守城门的千总如何敢惹?

    当下连连赔笑,只道:“卑职是职责在身,不能不严加提防,倒不是要和这位大人为难,而况冒先生做保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好,那就由我带兄长入城便是。”

    听着对方还是有塞责之意,冒襄也不以为意,点了点头,又转身延请陈名夏入城,嘴里只笑道:“叫兄长见笑了,不过也是不得不然,南都二百年未见圣驾,而今贼势方炽,听说流贼有小刘营,专责刺探,所以不能不多加小心。”

    “守城当然要这样才是!”陈名夏断然道:“太子在淮安,守备比南都还要森严!”

    “唉!”听到陈名夏言必称太子,冒襄却是愀然不乐的样子,一边和陈名夏并马而骑,一边低头想着自己心事,半响过后,才下定决心的样子,对着陈名夏道:“兄长且随我去见见人,如何?”

    “这……”

    陈名夏还在迟疑,冒襄却道:“兄长来意,弟已经猜中几分,不妨还是和弟一同前去,兄长自然就什么都明白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