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百零三章 余波 12
劝捐局的所在,众人原本就很清楚,厘金原本也就是以劝捐的形式开设,刚开设时,众人也是十分的不看好,结果这么短的时间下来,不仅厘金稳住了,这捐局的局面,果然也是与刚开设时绝然不同。
刚开时是车马零落,谁他娘的钱多咬手还是怎么地?
谁好好儿的跑这儿来给官府送银子?那岂不是猪油蒙了心?
这会子却是与数月前完全不同了,离捐局老远,车马就是停了好长一溜,一眼看过去,也是凭多的熟人。
淮安与扬州大盐商极多,泰州也是不少,原本天下食盐,有一半以上仰赖于此,所以这会子看过去,淮安扬州泰州海门一带的商人,身家足够的,竟是有二三百人齐聚于此,刘岩与戴俊等人,向来豪气善结交朋友,此时一眼看过去,十个有九个都是识得的。
当下一路就是揖让过去,等到了捐局门口,才看到里头也是排了很长一溜,一眼过去,竟是看不到边。
里头的人,却是大半都不识得,当下戴俊便是寻了扬州城中的一个盐商打听,那盐商只笑道:“这会子不是捐官儿,现在是放监生名额,这个不比捐官,有钱就成,随时都可以,朝廷是一次放多少个出来,先到先得,瞧瞧这些士绅老爷们,一个个都要抢疯了!”
这一说,倒是教刘岩等人明白过来,怪不得捐局里头一个个眼生的很,几乎没有一个认识的,原来这里头几乎全是乡绅地主,平素和盐商来往不多,若说拿几万银子捐个官勋散阶,这些人不是举人也是进士退职,或是有朝廷封赠,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儿孙子弟中读书的不少,但科场中事十分难说,看房师,看发挥,看运气。
文章再好,临考前一晚拉肚子,三年功夫全部白搭。
或是滴了几滴墨水,要么是忘了避讳,不然就是抬错了格。
这一类的错误,只要犯一个,贴了榜出来,几年功夫就算白瞎了。
有几次错,这一生可能就全完了。
或是肚中一等有学问,才学明捐纳成绩十分斐然,要不然,岂不是自取其辱?
纳捐不过十余曰,真正开通不到十曰,淮安、扬州两府,淮安是两州七县,扬州是三州七县,纳捐之人,络绎不绝,两府相加,捐官的已经过半千之数,捐监生的,足有三千余人,而封典之捐,人数就更多,几十两银,给寡母买一个孺人的封赠,十分值得。
而朝廷积水成多,也能借此鄣明教化,不再吝惜这些封赠,就算是江南士大夫,对捐封典的事也并不反对,四处之间,也在悄然打听,不知道南方何时也能捐增封典。
到了此时,两府相加,皇太子朱慈烺的手中,已经有白银五百六十余万,粮食亦有数百万石之多!
十曰时间,得南明半壁一年之赋税!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