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二百二十九章 转折 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陈名夏和郑元勋几个倒是没有想到,议军国大政,未来攻伐大事,倒说出一个琐碎的军需开销的事来。

    而且掰开揉碎了,说的鞭辟入里,十分精警详细。

    若不是眼前这位是复社好友,有名的才子,简直要把这龚某人当成账花子来待了!

    “怎么?我龚某人就不能当个逐臭之夫?算术这玩意,我十来岁就学的精了,只是这是杂学,是小道,所以学的入门就丢下抛开手了,不敢再弄下去。免的被人说我是杂而不纯。”

    看着众人,龚鼎孳笑的十分潇洒:“上次看到陈子龙那样子,我就在想,为国事有什么可怕的?况且殿下赦我之罪,难道我就无罪?所以,军需司要一个能总理大局的人,我正好能尽一下力,这一下,也算是尽了微薄之力。”

    “你倒是尽了力了,”陈名夏眉宇紧锁,十分苦恼的样子:“可这么一说,把人心里说的七上八下,这军需不足,将来这仗如何打?向南京户部请饷,恐怕他们又是勒掯,况且我也知道,左镇黄镇刘镇,各部兵马加上艹江,禁军,户部也确实是没银子了。就算东南诸省开始捐官儿,三个月内,恐怕也接济不上咱们。”

    郑元勋却是不急,只笑道:“殿下在此,龚孝升难道愿意给自己脸上抹黑,军需军需,要是真的没银子了,他能当面这么说出来?”

    “这话说的是了。”龚鼎孳笑道:“不过,不和你们说说苦经,哪里知道军需的事有多烦琐哪?不说别的,就这一次赋税收粮,从早到晚,几天几夜不睡也是稀松的事。司里的人,各处乱跑,哪象你们,安居在这里摇摇笔杆子就得。所以,可千万不要瞧不起咱们这些干杂务的同僚才是。”

    “偏你废话多。”郑元勋笑骂道:“殿下在此,你怎么如此大胆。”

    朱慈烺笑道:“由他说说也好,免得众人只知道自己辛苦,不理别人死活。”

    陈名夏心中一动,暗自警惕,却不知道太子这话是对谁说的。当下也只得笑着应了,眉头却是不知不觉皱了一下。

    龚鼎孳也是笑道:“殿下这话臣当不起……这就实说了吧,捐纳只是特例,一次捐了,下次人就不再捐,况且,举国除了南京苏常,怕也没有几个地方有淮扬这么多有钱人了。所以可一不可再。不过,咱们的盐课整顿,已经初见成效,方法一出,二十来天时间,消息已经传到湖广一带,商人来不及赶过来,不过新闻司在九江可是有分站,九江那里,已经有不少豪商要赶过来。咱们估算了一下,今年年前,卖票盐的收入,最少在三百万以上,这样,大军开销已经差不多够了。再有厘金,七月还没完,六月整个月,厘金收入是三十多万,这个月已经过七十万,列位,到年前,咱们估算厘金收入过五百万,和盐课加起来,还有杂项收入,九百万左右!”

    说起这些个,龚鼎孳真的是洋洋得意,脸上满是光彩,手舞足蹈,就差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不过在场的人都不曾有嘲笑他的意思,连同陈名夏在内,所有人都是被这个数字给惊呆了。

    清江这里,粮食是加起来有三百万以上了,原本的库存加上两府今夏的赋税收入,才积起这个数字来。

    军中和地方不缺粮,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平虏军也建了起来,地方驻军也是进了正轨,原说捐纳的银子就很不少,够做一番大事了,结果到好,厘金和盐课两样,半年多光景,就能收入九百万!

    若是一整年,岂不是近两千万的数字?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是面色发白,看着朱慈烺,再互相注视,都是有难以置信之感。

    大明京师都丢了,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为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缺钱二字。

    没有银子,就无法以国法来约束军队,军队缺饷,将领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抵抗上命,甚至是皇命。

    没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

    刘泽清带兵在山东时,几次的。”陈名夏也庄容道:“殿下说,建奴要征流贼,而怀庆那边流贼动员数万大军要和建奴打,那么,就叫他们先狗咬狗去,咱们大明国力远在他们之上,多拖一时,咱们多几分胜算,岂不是好?”

    “臣意云然!”龚鼎孳今晚出了风头,不愿再多说什么,再者,这两人所说,也正是他心中所思,是以很痛快的点了头,表示赞同。

    郑元勋与魏岳,李恭等人,亦是点头赞同。

    今晚所议,除开燕京的军政情报,就是朱慈烺所说的将在十月左右发生的几场大战。

    原本多尔衮犯了大错,可以说,是致命的大错!

    阿济格奉命征李自成,率领的军队,囊括了大同等地的明朝降军后,不过是八万人。

    这其中有相当多的普通士兵和明朝降军,真正核心的满蒙八旗和吴三桂的兵马,不超过五万人。

    而大顺军在陕北集结了高一功、李过等部的主力,人数在二十万人以上,而且有五六万人的精锐部队。

    李自成和刘宗敏、田见秀等大将也在集结兵马,在洛川集结待命,只等高一功和李过与阿济格一交上手,就在陕北这故乡之地,与清军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决战!

    整个顺军,集结了超过五十万人,其中精锐敢战的部队在十五万人左右,实力强劲,而且是在陕北故乡做战,想来士气也不会太过低迷,同时为了战役准备了大量的粮草饷银,李自成的决心就是在这一战打跨清军出征主力,重新席卷山西与畿辅、河南,掌握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这个计划,十分可行,在当时的战略形势下,不失为收缩之后的一记狠拳,也是给骄狂之极的清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多铎已经奉命南下,前去攻打南京,选择的线路也是离了西部战场,两支出征军队将各自为战。

    这是十分愚蠢和过度自信的计划,多尔衮的骄狂自大之态,也由此尽显!

    可以说,如果多铎真的南下,与明朝军队开始交战,而大顺军打败了同样自信骄狂并不算优秀统帅的阿济格,清军主力受损,威望大跌,多尔衮在燕京根本呆不住,而多铎也势必泥足深陷,就算以南明之废,恐怕也未必就轻易投降了。

    然而,整个中国,包括畿辅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南,整个战略局势,在七月到十月之间,都因为一场局部的战争,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而改变了。

    这才是转折。

    要命的转折。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