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二十四章 袁崇焕和他的“防箭衣”
下了朝。
大臣们很不是滋味,都急着找自己家的帐房先生,噼里啪啦的算算今曰的事是不是真的。
杨改革也很不是滋味。
心想自己这皇帝当的真的是窝囊,那些大臣还当自己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呢。太气人了,一遇到他们不称心的事,就是一堆的“不可”。恶心死杨改革了。
杨改革决定找点事给这些大臣,也恶心恶心他们,让他们也不快活。
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文臣们的死对头,东林党的噩梦,九千岁,魏忠贤。这货可是好东西,文臣们看到他一定会恶心死,东林党看到他,一定会气得颤抖起来。
想完,杨改革决定给魏忠贤写信。
想了半宿,想自己和魏忠贤是在没有半点交情,有点交往的那还是这具身体的前任。崇祯。
自己应该对这魏忠贤用什么口气写信?下圣旨?显然不合杨改革的心思,杨改革只是为了恶心一下那些官僚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手中还有一个“大牌”,你们不让我高兴,我就叫你们恶心。现在的魏案未定,给魏忠贤下圣旨不太合适,魏案杨改革还等着收钱呢。
难道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体。先给他来个“亲爱的魏忠贤……”,杨改革觉得自己很恶心。肚子里有翻江倒海的前奏了。
难道来:“敬爱的魏忠贤……”这~,似乎更加恶心,那魏忠贤不过是个太监,皇帝的家奴,当得起他这样“敬爱”吗?恐怕这信一去,魏忠贤就要上吊死了。怕死的。
“忠贤吾兄……”不行。要这样叫,他这九千岁那还不成了一万一千岁。比自己还大?
“魏爱卿……”这个更不行了,他现在就一个等死的人,还爱卿呢。
“小魏子……”这个……,杨改革几乎到了吐的边缘了。肚子里的晚餐纷纷表示压力很大。
“魏忠贤……”直接叫名字,这个似乎强了一点。但是也不行,这世界皇帝最大,皇帝给一个奴才写信,还用伤亡率大减。这东西,值得杨改革去研究一下。
“袁爱卿,先歇歇,朕有话跟你说。”杨改革和颜悦色的跟袁崇焕说道。
“遵命,陛下。”袁崇焕已经没有了了第一次和崇祯皇帝见面时候的“意气风发”,“云英飞扬”“侃侃而谈”“天下舍我其谁”的那种感觉。转而是诚恳的,谦虚的,卑躬的对待皇帝。不再把皇帝当作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那样忽悠了。
“呵呵,袁爱卿,是这样的,朕想袁爱卿是一文人,也敢上战场,真是勇气可嘉,胆气十足啊!想必有什么‘可恃’之物吧。”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臣全奈一颗忠心,舍生忘死而已。幸奈陛下洪福,没有裹尸疆场而已。”袁崇焕很小心的给崇祯皇帝拍马屁。
“袁爱卿,朕知道你的忠心,没有忠心,也不会坐在这了,朕有一点很敢兴趣,爱卿上战场之前都穿了那些防护物品呢?朕很有兴趣,朕也不是个壮汉,如果曰后有机会上战场,或许会和袁爱卿一样,需要一个防御力很好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皇帝要上战场?这让孙承宗和袁崇焕吓得不轻,皇燕京要上战场了,这让我们这些臣子情以何堪?
“臣该死,臣有罪,置君上于危险之境地……”两个人忙不迭的告罪。
杨改革一阵郁闷,又换了一种说法:“唉……其实也不是朕要上战场,只是朕觉得我朝和东虏后金作战,很大程度上都是箭伤,如果能有一件有效的‘防箭衣’,应该能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伤亡,所以朕才问袁爱卿此事,将来做成了,就赐给前线的将士们,也让前线的将士们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关心,这也是一件能让广大军士感恩戴德的好事啊!朕也是为前线的军士考虑啊!两位爱卿以为呢?”
这……不可思议,孙承宗和袁崇焕对于皇帝的这种“天真”和“天才”以及“天马行空”的想法感觉不可思议。
“吾皇真乃圣主也。”孙承宗说了一句的奉承话。袁崇焕则目瞪口呆。心想这位皇帝,当真是一位喜欢异想天开的主。
老朱家的,精怪。这就是袁崇焕脑中所想。
马屁归马屁,事情还是要办的,意见既然已经取得了统一,那就得办事。于是,练习“即时战略”的袁崇焕,开始和孙承宗讨论起“防箭衣”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袁崇焕发挥了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和主动,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抛出。
历史的潮流始终是巨大的。曰后在广渠门身中数箭,两肋如猬却没一点事的袁崇焕,在这次讨论“防箭衣”的问题上,注定是个“天才”,很快就敲定了设计方案。只待制作好了去“试箭”。
杨改革则在一边看着,笑而不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