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奇观 二
那气球缓慢的飘向承天门。
群臣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楚了。
明显的,上面确实有人,所谓的有人能飞,就是这个样子?
那气球球越飞越近,快靠近承天门,还在长安街上的时候,就已近缓慢的下降了。
越看越清晰,群臣里,不少人以复杂的眼光看着热气球,然后再复杂的看看皇帝。周围则是人群热烈的惊叹声,整个燕京城,都被这难得一见的奇怪所吸引。
那热气球上面,先是抛下来两幅对联,是应中秋节的景的,一位天仙装扮的美女,在上面开始撒花瓣,一副天女撒花的奇景,就上演了,周围有不些老百姓,更是跪下来磕头,不住的求神保佑,杨改革布置的“奇观”,达到了高潮。
那仙女散了一会花瓣,就从那热气球上面抛下一根绳子,下面的人赶紧接住,固定住,这热气球就算是给定在这里了。然后,那位盛装的“仙女”,在上面开始“翩翩起舞”,那位“仙女”一身红妆,长得也美,在一根绳子上面晃来晃去,不住的做着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可谓优美至极,可谓惊现之极,看得下面的人连连惊呼。
那“仙女”似乎忽然看见什么,然后痴呆了一下,然后“忘乎所以”的从绳子上面“掉下来”,众人也跟着发出一阵惊呼。好在那位红衣“仙女”在快跌倒地面的时候,又以腿勾住了绳子,然后一个漂亮的翻身,稳稳的落在地上,看的周围的人是大呼惊险!
那“仙女”的脸色急速的变了几下,看着不远处的皇帝,然后脸色又平静下来,然后有攀上绳索,开始更加精彩的表演,再没看皇帝这边。
杨改革自然知道这位红衣“仙女”是谁,至于安排她上热气球做这种表演,纯粹是临时起意,见红衣美女不朝自己这边望,杨改革也是微微叹了口气。
这场惊天动力的“奇观”,让整个京城的人都聚集在燕京城的中轴上看稀奇,更是议论纷纷,互相诉说着这种万古难道一见的奇观。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起来,周围点起了灯笼。
一些个大臣聚集在一起,正在激烈的争论着这件事。
“陛下怎么可以做出如此荒唐的事?让人在头这段话的时候,咬牙启齿,一副深仇大恨的模样。
几位辅臣惊慌失措的看着皇帝,没料到,皇帝如此记仇,百十年前的旧事,居然记得如此清晰,声称要报仇。
“陛下,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陛下乃是万钧之躯,如何能涉险地?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啊!”施凤来快吓晕了,听皇帝的意思,要御驾亲征蒙古,一雪当年土木堡之变的耻辱,要是这样,那要是再来一个土木堡之变,那谁来当当年的于谦?吓的连忙劝皇帝。
“没事,也并非是要朕御驾亲征,曰后,我朝反正是要和蒙古或者是东虏有一场大决战,事先做些防备,防止以前的旧事重现,也是很有必要的,不是吗?朕心中的恨,心中的耻辱,是一定要洗刷的,我泱泱天朝,堂堂大明朝的皇帝,这种被满意俘虏的事,朕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的,诸位以为,朕没事了好玩?”杨改革还是一副恨恨的样子说道。
几个辅臣震惊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本来是找皇帝理论,本来是劝皇帝的,结果皇帝现在这一说,倒是变成他们无聊了,人家皇帝想的是军国大事,想的是一雪当年大明朝的耻辱,几个辅臣一副惭愧的模样。
“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陛下,实话实说,我等来,本是劝陛下烧毁那个有些僭越的东西的,如今听陛下这样一说,方才觉得惭愧,陛下所思,陛下所想,高过我等甚多,君辱臣死,我大明先皇受到的侮辱,我等做臣子的,也要有一死之心来洗刷此耻辱才行……”施凤来立刻变个腔调,帮着皇帝说话。
张瑞图听了皇帝的说辞,也觉得皇帝在理,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大明朝的皇燕京给那群野蛮人俘虏了,这绝对是大明朝一个巨大的耻辱,也难怪皇帝一直念念不忘,声称要洗刷当年的耻辱。
“陛下,臣赞成施首辅的话,君辱臣死,当年的耻辱,前事之失,我大明朝绝不能忘了,如陛下所言,北方东虏坐大,怕如当年一般,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唉,不……,只能说,已经是失利多场了,断送了几十万官兵啊!损失了上百万人口……唉……如果早有此物就好了,……曰后如果关外有了此等物件,用以观察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东虏也好,蒙古人也好,休想瞒过我大明,打仗的时候,对方的虚实,尽在我眼底,陛下,此物,当真是宝物啊!”张瑞图也开口说话了,做到阁臣这个位子上,对这些年和东虏的战争,也是知根知底的,一想到大明朝死了几十万官兵,损失上百万人口,也是怀恨在心,唏嘘不已,要是当年有这种东西,可以看到方圆几十里的动静,也不至于损失这样惨重,辽东关外的地,几乎丢尽了。
“是啊!辽东的事,迫在眉睫,已经让我大明损失几十万官兵,如今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再加上当年我朱家先皇的耻辱,所以,朕才下决心,一定要弄出这种能左右草原上大规模决战的利器,这种能够观察到方圆几十里动静的东西,诸位可能觉得朕是在好玩,觉得这个东西僭越了,可是,朕要说,这个东西,如张辅臣所言,是宝贝……”杨改革一副苦笑的解释道。
几个辅臣都是跟着唏嘘,这件事,讨论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劝皇帝了,而是替皇帝想办法。
“陛下,臣这就去跟群臣说去,让他们知道陛下的苦心。”施凤来坐不住,立刻就要出去。
“唉……,此事,诸位,还要尽量的保密啊!朕将来,还指望着它给东虏一个措手不及呢。”杨改革又说到。
“陛下放心,我等知道该如何做。”施凤来立刻答应道,这种小事,他最会处理了。
几个辅臣出去了。大臣们立刻围拢,准备听听战果。
辅臣们一副无可奉告的模样,只是在几个高官的耳朵边窃窃私语了一回,这些个高官脸色变了几回,再也不提这个东西僭越事,而是神秘兮兮的什么也不说。
待到人群散了,一些低一些品级的官员,又连忙联系和自己比较熟一些的高官,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就不提这事了?那些个高官又在低一级官员的耳朵边上窃窃私语了一回,于是,低一级别的官员也不说话了,一副神秘的不提此事。于是,这个皇帝要求保密的东西,很快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中秋节的赏月,进入了高潮,不断放起的焰火,将天空照得通明。
孙承宗一直不语的坐在皇帝身边,陪着皇帝赏月,见“轰隆”的烟火声稍小,才忍不住道:“陛下,可否告知臣,陛下做这个东西的真实意图?虽然陛下的这个说辞很有理由,不过,臣始终觉得,陛下心中还隐藏着什么,施首辅他们说得没错,君权天授,陛下是君临天下,代天治天下,如果这个‘天’不再神秘,不再神圣,对陛下乃是一种伤害……”孙承宗和皇帝一个人谈话的时候,比较直接,直接说了这些话,这些话,如果是其他人,万万是不可能说的。
杨改革仰躺着,盯着月亮发呆,在正儿八经的赏月,听到孙承宗问自己,笑道:“无他,就是要长一长国人的见识罢了,开一开国人的视野罢了,有些禁忌和枷锁,必须要打破,否则,这个世界无法变迁……”杨改革一副坦然的说到。
“陛下,这是何意?”孙承宗听得模模糊糊,不明白。
“呵呵,这个天的问题,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从朕这里带一架天文望远镜回去,这种东西,是专门用来观测星空的,比普通的望远镜看得还要远,如果孙师傅用它赏月,会有很惊奇的发现……,呵呵,所以,朕对这个天,也就是这个态度了,朕的历局有专门观测天的人,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和他们打听一下……”杨改革从来就没把自己当什么“天子”,从来不相信自己是老天的儿子,对于一个历史上十七年后会死的“天子”来说,没什么值得留恋,没什么值得保留,反而是很多东西必须要打破。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