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五百三十一章 批改作业
南京!
造船场。
“大哥,这地方可真大啊!这人,可真多啊!可算是开了眼了。”郑芝虎随着郑芝龙参观了一圈造船场,被造船场的气势所震慑,忍不住羡慕的说到。
“陛下的手笔,不是你我能想象的……”郑芝龙有些无奈,又有些自豪,又有些感慨的说道。他一开始和自家部下汇合,部下也好,兄弟也好,很多都不太理解他几乎就是投降一般的接受皇帝的招降,从皇帝那里争取到的条件,几乎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不仅没有事先想的那般诸多美妙,而且,曰后还不能做买卖,做买卖的不能当官军,这样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在他们看来,几乎就是他们大败,然后被逼无奈才投降一般,这让纵横八闽,打得官军抱头鼠窜的他们心里始终有不服气,觉得大哥、盟主办事窝囊,觉得郑芝龙肯定是被皇帝威胁和胁迫了,或者是收了什么额外的好处瞒着大家。
为此,郑芝龙也是颇为无奈,只能以自己以往的威信强压下来,才没让部下闹起来,至于解释,总是很苍白。
至于这其中的缘由,为什么去京城的时候是一番光景,回来之后有变成另外一番光景了,这个问题,也只有亲历者郑芝龙最清楚,最为无奈。
直到听说要到江南造船场接收皇帝拨给的战舰,郑芝龙的部下,才终于没闹腾,毕竟,白得一批战舰,无论如何都是好事,听说还有大批的红衣大炮,也在拨给之列,郑芝龙才安生一些,部下们那些怪声怪气的声音,也才少些。
到了造船场,随着郑公公参观了一圈造船场,包括郑芝龙的弟弟,部下们,那些不满或者怪声怪气,才终于基本消失了,也终于理解郑芝龙为什么像投降一般的接受皇帝那苛刻的条件了。
这一眼望不到边的造船场,一字排开的船坞,同时开造的无数条船,一个个如同芝麻大小的炮口,数也数不过来的工匠,着实比什么说辞都好。
“大哥,我现在算是服了,原来皇帝老儿也不是吹牛,这造船场,每年没一两百万两银子,怕是支撑不下来吧,怪不得大哥如此怕那个皇帝老儿……”郑芝虎感叹道,他就是典型的对皇帝不满意的代表,要不是郑芝龙是他亲哥哥,他怕是要立刻翻脸的,也只有亲自看过了这个造船场,他才对皇帝的力量产生一些恐惧,开始赞同他哥哥了,和皇帝对着干,就是和这些战舰,大炮对着干啊!如果不是他们接受招安,而是其他势力的海盗,那这些战舰和大炮,就是对付他们的,想到这里,郑芝虎才感觉到一些后怕。
“住嘴,莽二,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要叫陛下,如今我们都是陛下的官军,是陛下的水师,不可胡言乱言,陛下也不是什么老头……”郑芝龙原本有些陶醉的脸,立刻变色,恶狠狠的骂自己的弟弟。
“……说说嘛……”郑芝虎被自家哥哥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不敢和自己哥哥赚多少钱,“红火”,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卿家所提之事朕已考虑,关于公公马车颜色的问题,就按照卿家所想的去办,不同线路的公公马车,涂不同的颜色,但公公马车的外观,应该尽量的一致,应该有明显的标识标明……”杨改革在刘懋送上来的“作业”上面写下自己的批语。
“……关于需要更多马车的事,此事朕准了,卿家可到马车场提货,银钱暂且依旧由朕出……”杨改革又写下“批语”,燕京城百万人口,这交通压力也是不小的,这公共马车被刘懋敲锣打鼓的宣传,立刻激发了燕京的公公交通需求,这“公交车”立刻供给不足,需要大量的制造,目前,杨改革不记得是第几次批马车给刘懋了,只记得,数量应该不下三百辆,刘懋却一个劲的说不够。
杨改革批改了一阵建议和问题,又翻开最近几天的“买卖账目”,上面写满了今曰有几条线路在跑,炮了多少马车,多少趟,一共收入多少文钱,每趟开销多少,赚多少,这些,都有详细的数目,里面甚至分析了那条线路比较赚钱,可以多加几辆马车进去,那条线路是不太赚钱的,只要保持这个数目就行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杨改革看得直点头,这个刘懋放开了脸皮,倒也还是一个精明的人嘛,看来事在人为是没说错的,关键在改造。杨改革在这些数据上面,勾了几个勾,算是自己看过了。
“……朕再说说,公共马车除了燕京城内,也可以将京师周边的州县、乡镇连接起来,虽然单个乡镇,州县进出燕京的人不多,但京师四通八达,数条线路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倒是要卿家好好的思量一番,看该是如何个做法……,这燕京周边的人比较容易来京城,这京城里的生意都好做些……,卿家就看着办吧……”杨改革快速的写下一些批语,批改这这个“学生”的作业。
翻到最后,杨改革皱起了眉头,这次刘懋的作业最后,交的是上次自己留下的“作业”,是关于道路的问题的,马车固然是跑了很多,但道路问题却也不得不重视,刘懋在一次“作业”中提到,一旦下雨,京城的很多道路,就不好走,坑坑洼洼的,越碾坑越深,这个问题,刘懋也当成“作业”,写给了皇帝,算是自学成才了。
杨改革看过之后,批语是让刘懋自己想该如何解决。
这次,刘懋送来的“作业”上写的解决的办法就是皇帝掏银子,重新筑路,用三合土筑路,京城里最好用石板铺路,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杨改革皱眉头了,这个“作业”该如何改?上石板?燕京城里自己上石板倒是没问题,即便是造价贵些,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可通州的,其他州县的也用石板?这显然不可能,三合土?
杨改革提笔不敢批改了,这可得要银子啊!或者说,交通和道路的问题,自己该得重视了,道路收费?谁修路,谁收银子?还是自己掏银子,大家免费用?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