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有人抢戏
听说皇帝要以秦良玉人为主帅,不少人都争起来,不是秦良玉不会打仗,只是一个女子压在男人头上,这男人的脸面,实在没地方放,更何况是这种军国大事,不少人听皇帝是一定要用秦良玉,不少人都急起来,纷纷争辩。
“陛下,臣保举孙阁老挂帅……”有大臣立刻保举孙承宗。
“陛下,臣保举孙阁老督师……”有大臣见皇帝声称要能找一个能承担后果的人出来,立刻就有人举荐孙承宗,不管如何,孙承宗绝对都会满足皇帝的要求。
杨改革见众人急急忙忙的就举荐孙承宗,笑了几声,这双簧,唱得可真没意思,也不说什么,任由众人继续说。
“陛下,臣以为,辽东巡抚袁崇焕也可督师……”也有人出来举荐袁崇焕了。
“陛下,臣以为,都督满桂也可……”有人也不服气了,秦良玉不过是都督佥事的衔,还没满桂高呢,秦良玉都可以,满桂为什么不行?
“陛下,按理说,都督赵率教也行……”也有人说出了赵率教的名字,不管怎么说,赵率教也是辽东有名的战将了,积功更是在秦良玉之上,按理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显然说的人自己也不太自信,纯粹是为了发牢搔,想必皇帝也不会真的让赵率教是上。
众人议论纷纷,说了一些人的名字,理论上,都是可以和秦良玉在战功上一较长短的,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想让秦良玉挂帅,除此之外,甚至连兵部尚书刘延元也有人提到。
杨改革让众臣自由议论了一番,见议论得差不多了,才把手压一压。众臣都安静下来,看皇帝怎么说,如果不能说个明白,不少人还准备再争的,平辽主帅这个位子,可是热门得很,如今的态势,看来明朝是要赢了,那么,这份功劳,就看皇帝愿意给谁了,不少大臣都是这样想的。
“朕先前已经说过了,辽东的战事,朕看重的是赢,而不是谁赢,朕打算以白杆兵为对敌的基础,战场之上,自然得让秦老夫人做主,否则就犯了主帅不知兵的错误,一旦输了,谁来负责?谁又负得起这个责?”杨改革说道,说实话,这关外的各种对敌布置,都是自己一手布置的,这些大臣想说赢自己,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一群的大臣听了皇帝的说辞,还是这个,不免又要出来争。
杨改革再次把手压了压,准备出来争辩的人又把话咽了下去,看皇帝怎么说。
“有人推举孙师傅督师挂帅,按说,这是没问题的,不过,朕身边总还得有人替朕打理诸多的事情,朕身边也离不开孙师傅……”杨改革笑着说道,开始忽悠。
“……”众臣听了皇帝居然连孙承宗都否认了,那个急啊,那刚才举荐的那些人还用说么?又准备急急忙忙的出来争辩。
杨改革不待这些人说话,又把手压了压,众臣一肚子话要说,又被皇帝强压压回了肚子里。
“有人推荐袁崇焕,说实话,朕对此次关外战事的布置,袁崇焕属于偏师,主要还是依托城池消耗东虏,和纠缠东虏,从袁崇焕以往的战绩来看,没有在野外和东虏作战的能力,更没有大规模野外作战的经历,更别说胜利了,要是在野外和东虏进行决战,这个输的可能姓,怕有七八成……”杨改革以事实否认了袁崇焕,袁崇焕的战绩,确实拿不出手,,倒是把众人都吓住了,形式可没想象中的那样好啊!这个平辽主帅,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皇帝一直强调,要一个能承受失败后果的人,不是没道理。
“卿家说得对,故此,朕以为,三岔河,当以秦老夫人的白杆兵为主,力敌东虏,不求大胜,只要东虏放弃围攻松山堡,三岔河再打个个平手,就是我朝之幸,就是我朝的胜利……”杨改革说道。
见皇帝把事情说得那么难,把情况说得那么糟,韩爌却也有自己的想法,皇帝的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可明显的,有很大的漏洞,皇帝口口声声说兵力不足,三岔河一般人打不了,可又置袁崇焕那里的两万精锐不用,置毛文龙那里的精锐不用,如果这几方面的精锐加起来,早已足够和东虏大战一场了,可皇帝又为什么不提呢?
韩爌左思右想,想到了袁崇焕,秦良玉,毛文龙这三个人,这三个人的兵力加起来,固然很多,可谁当头?一想到这里,韩爌更加糊涂了,按理说,要把这三个人安排在一起打仗,让他们服服帖帖,必须要有个能压得住的人,而这个人,除了孙承宗还有谁?可皇帝又干嘛不放孙承宗?按理说,孙承宗是最适合的人选啊?韩爌更加糊涂了,难道皇帝真的是想让秦良玉当主帅?
韩爌迷糊了。
“启禀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韩爌糊涂了,既然皇帝不想让孙承宗去督师辽东,韩爌倒是想看看,皇帝到底是为了什么。
“卿家有何事?只管说。”杨改革道。杨改革也忽悠了半天了,见差不多了,也就准备海权的事了结了,正准备给帝党打眼色,就听见韩爌说话,当下暂且按奈下,准备看看韩爌怎么说。
“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三岔河兵力薄弱,陛下为何不从锦宁抽调精锐呢?毛文龙那里也可以抽调一批精锐,有了这些精锐,再协同白杆兵,也足够克敌了,陛下只是想调开围困松山堡的东虏,只想打个平手,依臣看,有这三人合力,东虏是如论如何,也奈何不得我朝的……”韩爌有些不解皇帝的意图,干脆自己把这个问题摊开了来说,看皇帝的目的是什么。
“卿家说得有道理。”杨改革倒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忽悠了半天,也还是有明白人啊!虽然自己已经把局势搅混了,可这个韩爌,却还是摸到了一些脉,这人能干道辅臣,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启禀陛下,臣以为韩阁老说得有理,合这三人之力,东虏万万不可能赢的,陛下和不以这三人合力?”其他大臣兼韩爌说得有道理,立刻力挺。
“启禀陛下,臣也以为在理,这三人合力,东虏断无胜算,只是,这三人的官职都不小,朝廷想要这三人合力,少不得要派一位得力的干臣坐镇,臣以为,非孙阁老莫属……”更有大臣看出门道,这三个人官都不小,要三人合力,上面没人管着,那几乎不可能合在一起,袁崇焕和毛文龙不对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启禀陛下……”
更多的大臣也明白过来,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让孙承宗出马了,孙承宗出马,那谁挂帅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让女人挂帅这个难以启齿、没脸皮的事,总算是不会发生了。
杨改革倒是更加的惊讶,这双簧自己还没唱呢,观众就自己动手了?这……杨改革有些哭笑不得了,原本还准备让帝党出来唱的,没想到,韩爌就弄了出来了。
“这……”杨改革一副为难的样子,杨改革先前说过,身边离不开孙承宗。
“陛下,此事不可犹豫了,平定东虏,乃是我朝第一要务,只要孙阁老出马,一切水到渠成,陛下,切不可错失良机啊!万一因为阵前指挥不灵,诸部之间互相推诿而导致战事失败,陛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有大臣急急忙忙的就劝皇帝,一定要放孙承宗出去。
“恳请陛下放孙阁老督师……”更有大臣跟进。
“恳请陛下放孙阁老督师……”更多的大臣跟进,力挺孙承宗。
“这……”杨改革更加一副为难的样子,心里其实更是好笑。
“陛下,不要犹豫了……”有大臣见皇帝还是犹豫,立刻苦劝。
“陛下……”更多的大臣跟进。
杨改革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任众臣劝说。
“这……孙师傅,你如何看?”杨改革问孙承宗。
“回禀陛下,但凡陛下指派,臣无不遵循。”孙承宗淡定的说道。
“这……”杨改革又犹豫起来。
众臣看得那个急,皇帝还犹豫什么啊!孙承宗可是必须的人选啊!难道真的让一个女人挂帅?上演一场明朝的杨家将?那可是戏里面的故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明朝爷们的脸往哪里搁哟。
“陛下……”
“陛下……”群臣那个急,生怕皇帝还反悔,更是力劝,如果不是这些人里帝党很多,怕都要摆“ae”了。
“……这……,罢,罢,罢,也就这样吧,既然诸位卿家都如此劝朕,情况也如诸位卿家所言,朕也就不把孙师傅绑在朕身边了,既如此,那就放孙师傅督师辽东,全权负责辽东的战事吧……”杨改革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其实心里笑得很,这双簧唱的可真没意思,有人抢戏。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