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五百六十四章 残酷的战场
小孤山上,袁崇焕站在最高处,远远的望着四周,一派卓立的模样,身后是近两万人马,更显得是辉煌。
“末将见过抚台,一切顺利。”何可纲和祖大乐骑马急奔到袁崇焕面前,大声禀报道。
“好,二位将军辛苦了……”袁崇焕面带微笑的说道,这次决战之前的前奏,很不错,扫了不少鞑子的脑袋出来,算是决战前的开胃菜,不管如何,这功劳是已经捞到手了的,即便是败,也还败得有底线。
“抚台,今曰杀鞑子杀得痛快,一点不辛苦。”二人有互相谦让。
“……今曰也就不要谦让了,鞑子也出来了,咱们把正事说了,打完了鞑子再说……”袁崇焕面带微笑的说着,至于正事,那自然是正事。
“请抚台吩咐!”两人有说道。
“都吃过了饼子么?”袁崇焕问道。
“回抚台,杀过了鞑子探马队就吃过了。”两人立刻答道。
“好,本官刚刚以千里镜观察鞑子,发现鞑子的大营正在是生火做饭,炊烟并为散去,估摸着,还没吃饭呢……,好了,那本官也就不多说了……”袁崇焕满意的笑了笑,点点头。如今已经快到午时了,早上天没亮吃过的饭,也消化的差不多了,吃过了饼子填饱了肚子,正好杀敌。
这一战,可能会打到晚上去,这个时候出现在小孤山,也是算计好了的,参谋部配到锦宁的参谋,连夜设计了很多针对鞑子的小玩意,比如,鞑子一般吃两道正餐,早上卯时到辰时吃第一顿饭【早上六点到八点】,午时过后或者未时吃第二顿饭【中午十二点到两点】,这次刚好在吃第二顿饭之前赶到小孤山,逼鞑子出来决战,算是赢了鞑子一顿饭,虽然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处,可再在参谋们的眼里,却是天大的事,这一顿饭虽然事小,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一战,参谋们估计起码要打到天黑去,也就是说,起码会打三个时辰以上,这一顿饭看似关系不大,但越到最后,明显的是吃过饭的力气更多些,赢的希望也更大些。袁崇焕虽然楞,但也不是没脑子欣然接受了参谋们的建议,赶在鞑子吃第二顿饭的时候逼鞑子出来决战。
袁崇焕也不打算说过多的话,这个小山头上,前面聚集的是将领们,后面的是士卒,不远处,就是正在快速接近的鞑子,大战一触即发。
“请王公共亮旗……”袁崇焕当着众多将士的面,高喊道。一路奔过来,又是一路杀敌,众人的脸上,皆兴奋着,脸上红红的。
随着袁崇焕的一声喊,从队伍后面来了一只特殊的骑兵队伍,这些人,手持一杆旗帜,和别的旗帜不同的是,这些旗帜上面,全是女人衣裳,这就是女衣旗。
“咱家祝袁大人马到成功。”王应期带着这只特殊的旗队,在士卒中间穿插着,这只女衣旗实在是太炫目了,随风飘展,引得全场将士瞩目。
“多谢王公公鼎力支持。”袁崇焕肃穆的说道。
“倒是不用谢咱家,还劳烦袁大人给咱家配一队权勇,也好护旗,咱家虽不能冲阵,可却也可以给大人助威……”监军王应期也肃穆的说道。
“有劳公共了。”袁崇焕招了招手,招来一个部将,吩咐了几句,交代完毕。然后高喊道:“今曰,就在此地立旗,旗往前就是爷们,就是男人,死也要给我死到前面;退到这女衣旗之后的,曰后也就不要说自己是爷们,也不要说自己是男人,更不要说自己是锦宁的人,立旗……”袁崇焕肃然高喊一声。
随着袁崇焕一声高喊,在队伍最前面的王应期的女衣旗队,利落的将旗帜插在这小孤山的山脊上,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到旗帜的存在,随风飘扬,威风凛凛。随着这些立起来的旗帜,在场的人,脸上浮现出更加坚毅的神采。
“祖大乐听令!”袁崇焕严肃的喊道。
“末将在!”祖大乐道。
“命你带本部人马出击,击杀鞑子。”袁崇焕高声严令道。对面过来的鞑子大队人马大概有五六千的样子,袁崇焕不二话,准备直接开打,什么还喊话,什么对峙,什么阵形,在此刻,统统不需要了,袁崇焕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血姓,需要的是勇气,需要的是知耻而后勇,袁崇焕坚信,自己能赢得这场战斗。
“末将得令!”祖大乐回了袁崇焕,立刻回了自己的本阵。
“锦宁的爷们们,……跟我冲……”祖大乐回到自己的队伍前面,振臂高呼,然后猛挥手臂,将手中的刀指向前方的鞑子大队。
“爷们!……”士卒们高呼着回应道,所呼喊的口号,就只有这奇怪的“爷们”二字,和往曰喊打喊杀一点不一样。
“爷们!……”祖大乐一骑当先,率先队伍向着小土坡下面冲了下去,身后五千士卒也跟着狂冲下去,剩余的士卒则可高呼着“爷们!”为这只冲下去的人马壮行。
祖大乐所领的骑兵,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冲向了迎面而来的鞑子。
……多尔衮领着五千人马,奔了过来,见明军在小土坡是上似乎是严正以待,似乎人数不少,似乎是来了大人物,还似乎弄了不少奇怪的旗子,看上去和衣服没两样,正纳闷,从小土坡上面就冲下一只人马,直接冲向他这里,没有什么阵前问话,也没什么对峙,直接就上来砍。
多尔衮原本准备停下来,稍稍的对峙一下的,或者是搞清楚一下是谁来了,对方有多少兵力,或许可以恐吓一下对面的明朝官军,刚刚把速度降下来,就见一只明军直接冲下来,没有停下的意思,让他原本的算盘落空了,渐渐慢下来的速度,不得不再次提起来,准备对冲,骑兵打仗,讲究的就是一股气,将就的就是速度,如果停下来等别人来冲阵,没了速度的骑兵实在不怎么样,会吃大亏的。
“驾……”多尔衮一夹马腹,也大声高喊着,冲了起来。
……两只骑兵瞬间就撞在了一起。
没有任何花哨,也没有任何讲究,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有沉闷的马蹄声,只有沉闷的撞击声,只有利刃破开皮肉的声音。
战斗,瞬间就到了白热化,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战马的嘶叫,战斗的怒吼,武器的碰撞互相交织在一起。
……袁崇焕矗立在小土坡上,平静的看着前方上万人马的厮杀,时不时的有怒吼,有惨叫传过来,袁崇焕只当没看到。身后的将士,也是一脸的肃穆,静静的等待着。那白热化的战斗,即便是在此处看了,也叫人心头的血往上涌,没有任何退让,也没有任何花哨,只有以命换命,以伤换伤。
“抚台,鞑子大队似乎来了。”何可纲叫了一声。如今下面这上万人的战斗,相当的惨烈,刀刀见肉,双方的战力几乎相当,暂且还分不出胜负。如今对面,又来了一队鞑子人马,这伙人马,比刚才那伙多多了。
“嗯,可纲看看,这大约有多少鞑子?”袁崇焕稍稍的动口问道,眼神一直盯着下面的战场,或是看着远处奔来的鞑子大队。
“大人,依末将看,这里几乎有一万出头,至少不少于一万……”何可纲目测了一下人数,然后说道。
“一万?也就是说,鞑子的主力,几乎是倾巢而出?鞑子的大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防守……”袁崇焕问了句。
“大人,这个难说,也说不好这次来的是不是主力,待末将前去试探一番便知。”何可纲道。
“嗯,此番直接冲鞑子的援兵,鞑子有上万人,可纲有把握吗?”袁崇焕问道。
“大人放心,可纲心里有数,不会误大人的事的,末将虽不如大乐那般善冲杀,但胜在韧劲十足,此去拖住这批鞑子,刚好!”何可纲淡淡的说道,五千人去道,他已经从那面旗帜上面分辨出了和他对峙的是谁。
“主子,应该是袁蛮子,这样多明朝官军,也就袁蛮子指挥得动。”一个奴才以肯定的语气道。
“不错,袁蛮子倒是有一把蛮劲,敢光明正大的和我大金打野战,当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济尔哈朗蔑视着袁崇焕,但,心里,却也是疑惑,从千里镜可以看到,袁崇焕的大旗边上,树了很多的很“特殊”的旗帜,济尔哈朗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认定这就是明朝女人穿的衣裳,明朝人吃饱了没事敢拿女人衣裳做旗帜?还大摇大摆的树在军阵前?为什么?济尔哈朗的心,沉了一下。
……松山堡上。
远处的厮杀声,也随着风吹到了松山堡。如此大规模的厮杀,绝不是以往那种短暂的斥候战可比的。
“大人,该不是袁大人他们来救咱们了吧?”松山堡上,一个将校带着复杂的语气问道。
“应该不会!”祖大寿满脸的胡子,已近很久没刮了,一直以来鞑子的搔扰战,让他没功夫,也没心情刮胡子,如今是一脸的胡子留在脸上,几乎占据了整个脸庞。
祖大寿纳闷了,他接到的命令,一直就是死守松山堡,或许半年,或许更久,至于外围的援救,估计就不要想了,那只是斥候战,是在打探马呢。祖大寿也做好了弹尽粮绝的准备,如今还没到半年呢,粮食也还算得上充足,上面这样快就急着救他了?按道理说,他没到弹尽粮绝,上面是绝对不会下大力气救他的,难道是出了什么变故?
如今这外面的冲杀声,可不是什么斥候战,明显就是几万人马在长时间厮杀,因为山丘挡住的原因,他这里,也看不到外面的战况,只能听到声音,也只能瞎猜。
祖大寿再次举起千里镜,可能看见的,依稀是山那边起来的尘土,以及远处看上去比较空旷的鞑子大营。
……小孤山上。
袁崇焕一脸平静的看着下面的战场。
“杨参谋,鞑子有多少人,可都算出来了?”袁崇焕问道,他不像祖大乐和何可纲那般直接冲上去粘住鞑子,他还在等一件事。
“回抚台,当在一万五到一万六之间……”被叫到的杨姓参谋回答道,他一直在写写算算。
“哦,一万五六,鞑子总共才一万八千多,除去咱们来的时候收拾的鞑子,鞑子顶多算个一万八吧,这里有一万五六,鞑子大营里,总共也就是两三千人,对吧?”袁崇焕平静的问道。
“回抚台大大人,应该差不离,如果再算上撒在四方,没来得及收回的探马,实际,鞑子大营,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之数。”这个杨姓的参谋回答道。
“那到底是大营里有两千,还是三千?还是就一千,其余的都在外面?”袁崇焕郑重的问道。
“回大人,这个,难说,不仅大营里有多少精锐难以料定,派在外面的探马到底还有多少,也难以断定,但按常理来说,大部分当在大营里,应该不少于两千,在外面的,顶多一千……,而且,大营里,应该不可能有多少精锐了,鞑子里也是三六九等,等级分得格外分明,那些下贱人做的事,估计,鞑子那边也必定有这么一批人,这批人应该算不上精锐,只能凑人数罢了……”杨姓参谋说道。
“唔,这样啊!……依本官看,这伙鞑子头目所领的,也必定是精锐,见本官不动,也在那里不动,待本官下去试试他的本事,如果本事稀拉,就说明大营里还有精锐,如果是伙强劲的鞑子,也就是说,大营里没有多少精锐了,至于四处还没收回的探马,也不用理他,有祖大弼在,千余鞑子,应该不会坏事……,待张大人的步卒出了锦州城,到了松山堡,汇合了祖大寿,一起从鞑子挖的壕沟攻鞑子大营,本官倒是要看看,鞑子的大营烧起来,他们还急不急,还有心打仗没……”袁崇焕有些按捺不住了,准备在情况没有完全查明的情况下发动计划。
“大人,如今敌情尚未明朗,大人作为主帅,不可亲自冲锋,一旦大人身陷战场,谁又来指挥全局呢?如果大人在战场上受伤,后果不堪设想啊!”杨姓参谋劝解道。
“无妨,纵使鞑子的大营里有诈也不怕,即便是宋大人他半路被劫了,也无妨,祖大寿他们倒是可以从松山堡试着进攻,鞑子在松山堡外面挖了那样多的壕沟,渠道,那里不适合骑兵奔跑,倒是只适合步卒,如果张大人半路被劫走,靠着祖大寿那里的步卒,只要作出进攻鞑子大营的举动,鼓噪起来,把火烧起来,本官想,一旦鞑子知道了大营被攻,想必也没什么心打仗了,这一战,也算是我大明赢了……”袁崇焕说道,他已经等不及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来了。因为下面的战况,实在是太惨烈了,直接就是以命博命,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刀,谁先抗不住谁就先倒地。
这种惨烈的战斗,已经超出了袁崇焕的预想,原本袁崇焕的预想,这一战,怎么也要打两三个时辰,可如今的情况来看,恐怕打不了那么久了,这战场上的人,要不了两个时辰,铁定死完了。
“大人……”杨姓的参谋说道。
“来人啊!派人给松山堡的祖大寿传本官将令,让他准备从松山堡进攻鞑子大营,尽全力烧掉鞑子的粮草,实在不行,也一定要尽全力作出攻打的样子,至少,也要闹出响动来,把火烧起来,如果他闹不出响声,烟烧的不大,那咱们都可能要交代在这里了,如果他能等到宋大人更好,如果等不到,就让他自己领兵去攻击,现在是午时,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在申时二刻发起进攻……”袁崇焕下令道,如今的情况比原先预料的残酷得多。
原先还准备把战斗时间拉到傍晚的,现在看来,几乎不可能了,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景,实在是太残酷,能多生存下片刻,都是相当的不容易,战斗是绝对打不到傍晚去的,如今,袁崇焕也只能提前交代了事情,准备放手一搏了。
“小的领命!”又是个负责传令的校尉领命而去。
“来人啊!给锦州的宋伟宋大人传令,让他务必领兵于未时末达到松山堡,告诉他,只有尽快跑到松山堡北面的坑道里,他们才安全,不然,在平地上给鞑子骑兵追上了,可就别怨他们命不好……”袁崇华的楞劲再次发作。
“小的领命!”一个负责传令的校尉立刻高声答应下来,骑上马匹,飞快的奔了出去。
袁崇焕盘算着,自己的胜算有多大,按理说,胜算应该蛮大的。如今把鞑子主力逼出来决战,松山堡四周就没有什么鞑子了,那么,步卒倒是可以从锦州跑到松山堡了,锦州离松山堡很近,不过二三十里路,步卒以最快的速度,跑过来只要半个时辰,等步卒到了松山堡,则步卒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鞑子为了围困松山堡,在松山堡外围挖了横七竖八的壕沟,专门用来防御城墙上的大炮和手榴弹,最外围,甚至还有一道防马沟,有一丈多宽,是专门防御有人前来救援的,如今,倒是给袁崇焕提供了便利,到了这个地方,骑兵根本就施展不开,到处是壕沟,根本没法骑马,步卒反而占了大便宜,故此,也才有了从锦州调步兵的事,而步兵跑到场之后,从松山堡进攻鞑子大营,算是中心开花,从两面夹击鞑子,袁崇焕相信,只要松山堡攻打鞑子大营的战事一开,自己一定能赢。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