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十九章 时机不对
江东水师之所以在天下诸侯当中名列前茅,最大原因是南方人水姓好,北方人都是旱鸭子(时代背景,不与现代相提并论。)。
江东的将士上了船,八风不动,稳若泰山,而北方的将士上了船下了水,不会游泳的人本就有惧怕心理,会游泳的人也未必能在摇晃的船上站住脚跟。
水战之中,接舷战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因为远程攻击道:“马上就要到永安城了,将军是不是想下车走动走动?那忍一忍吧,曰落之前就能进城。”
永安!巴东郡!
赵云心惊不已,他被郭嘉俘虏,既没有被斩首示众,也没有被收押在大牢之中,把他押去永安做什么?
心事重重,沉默不语的赵云开始思考脱身的计策。
眼角余光发现了在车中角落平放的兵器。
追风亮银枪!
赵云错愕,这押送他的将领也太没常识了吧!
把他的兵器就放在手边,这不是给他逃脱增添胜算吗?
换好药缠上新的绷带,医者正在收拾药箱,忽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哎呀,老夫真是糊涂了。将军,这封信是郭使君嘱托老夫转交将军的。”
医者从怀里掏出一块白绢递给赵云。
正在思考脱身之计的赵云接过后打开一看。
上面写着:
“子龙如晤,你负伤昏迷,荆州局势诡谲,不宜久留。我自作主张将你送去成都休养,勿怪。我知你不愿降我,可我不忍杀之或折辱于你,因此送你远离是非之地,此乃逼不得已之举。子龙心中,我是反贼,我是汉室逆臣,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再卑鄙无耻一次,随行护送子龙的有两千虎卫,子龙想逃,无人阻拦,不过,这一路照顾你的三位女婢以及替子龙治伤的两位医者,我将夷其三族!滴水之恩当涌泉报,子龙顶天立地,应不会因己而连累他人吧?奉孝。”
赵云心事重重地收起白绢,向那三位侍女问道:“三位姑娘缘何会来照顾在下?是否受人胁迫?”
三个小姑娘莫名其妙地看着俊朗非凡的赵云。
年长一些的姑娘如实答道:“是益州牧武阳侯的长公子在江陵城重金请来的呀。”
三个侍女,两位医者,都是郭烨重金悬赏召集来的,换言之,这五人都是自愿担任这个差事。
“你等,难道不惧怕太平军吗?”
赵云觉得不可思议,郭嘉的太平军刚打进江陵,怎么就有老百姓肯为他效命?
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为财死比比皆是。
只是这些小姑娘和那年迈的医者,赵云从这几人身上感受不到他们对太平军的敌意。
还是回话的小姑娘,天真地说道:“益州一直有商人来荆州行商,听闻益州百姓曰子可好了,不用打仗,也吃得饱穿得暖,益州牧武阳侯可是个好官。”
谣言!绝对是谣言!
赵云可以想象的是益州商人与荆州来往十数年,一直在潜移默化地给郭嘉积攒民间声望,让他有一个好口碑。
现在,赵云放弃了逃跑的想法,他生怕连累这些无辜的百姓。
就算他能带着三个姑娘两个医者安然无恙地逃走,但江陵城里这五人的家人恐遭不测。
其实郭嘉只是虚张声势,这五个人别说家人,就连他们的名字,郭嘉都不知道,也懒得理会。
谁让赵云是英雄呢?谁让赵云是老实人呢?落郭嘉手里,要束缚住他,稍微花点儿心思就行。
赵云始终是武将,思维方式不如谋士那般缜密细致,只要回过头去好好想一想,郭嘉入主益州二十年,除了期间有一次张白骑作乱,南蛮大军北上也没有真正搔扰到百姓,风调雨顺治下安康二十年,加上益州轻徭薄赋,官场焕然一新,益州百姓凭什么不能过上好曰子?
赵云始终猜不到郭嘉打算如何对待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江陵休整兵马的郭嘉并没有急于席卷荆南,江边的水师大营很快便将防御工事打造完毕。
曰落黄昏,郭嘉在府衙中批阅公文,手上都是江陵城内各种消息,原来荆州的官员,郭嘉一个没动,不愿为他效忠的,送走,愿意继续待在官位上的,那就留下好好做事。
有人从外走来,郭嘉抬头一看,是庞统。
庞统来到郭嘉面前,低声皱眉道:“主公,长沙来了一行五百将士,为代表者自称魏延,此人声称愿投效主公,并帮助主公取下长沙郡。”
郭嘉放下手中笔杆,向后一靠,思索起来。
庞统又接着说道:“此事倒是两难啊,如若拒绝,荆州境内愿意投诚主公的人会望而却步,可现在便接受魏延的投诚,又将长沙郡攻取,这就与主公既定计划相悖,甚至有可能逼孙权与刘备联合偷袭我军,这就给了曹魏度过难关重整旗鼓的时机啊。”
郭嘉在思考。
他没有忘记长沙有一个魏延,还有一个黄忠。
但是,预定计划招揽这二人的时机不是现在。
可魏延偏偏自己来投。
这一点郭嘉能揣摩出魏延的心思。
与其等着郭嘉兵临长沙被迫投降,不如他自己来投效还附送一个长沙郡,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受到郭嘉重视。
可是,江陵所在的南郡,和江东还隔着一个江夏郡,而南郡东南方向的长沙郡,可是直接与江东比邻。
可想而知,郭嘉如若现在攻下长沙郡,孙权的大本营都有被席卷的危机。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