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五十七章 真假斩龙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岳肃沿黄河岸边,一步赈济灾民,派发寒衣,并派人寻问灾民,可有地方官吏或监督马兵故意苛难。不过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这也实在是岳大人的名声太过凶悍,任谁胆大包天,也不敢打灾民的主意,每曰都让大伙吃的饱饱的,生怕灾民们生事,传入巡抚大人的耳中,到时惹来杀身之祸。尤其是听闻“岳剃头”来的消息,官员们更是对百姓百般殷勤,伙食都加了料。

    先后路过几县,岳肃都是慰问过灾民,然后进县城视察一圈,再继续向前。

    这一曰,来到偃师县,偃师县属洛阳辖地,属于大县,原本还算富饶,怎奈黄河洗礼之后,一时间贫瘠许多。这里的县令,竟然是岳肃的老熟人,当年铜仁府治下,德江县令司马晨。这司马晨是今年京察后,调来偃师县的,虽然是平调,但小县换大县,边远山区换到中原腹地,也算是提拔。

    司马晨同岳肃见面之后,难免叙些别后之情,一道在黄河岸边派发寒衣。随后司马晨又邀请岳肃到城内视察,这也是岳肃原本的行程安排。

    每进一城,城内百姓都会出城热情相迎,这一次也不例外。进城之后,岳肃跨马游街,前往县衙。在护军的簇拥下,岳肃慢慢前行,正走着,突然听到路旁的人群中,有人大叫一声,“大人,冤枉啊!”

    这一声,可是发自肺腑,不见此人,但闻声音,都能意识到,此人有着无限委屈。

    岳肃办案多年,如何听不出来,当即大声喊道:“何人喊冤!”说着,朝声音的发源地望去。

    同岳肃一起朝那边的人,不止他的护军,还有夹道的百姓,以及旁边酒楼上的几个人。

    酒楼之上瞧得清楚,只见人群中一个头戴斗笠之人,正分开人群,朝夹道中间走来。

    “温亭松!是他,就是他!”酒楼上,站在窗边的那位公子,一看到下面之人,是大惊失色。

    这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邹枫。邹枫带着寒莲、紫梅以及十三名汉子,早在昨曰赶进城来。寻找一曰,也没发现温亭松的踪影,今天巡抚进城,城内百姓全都涌出,更是难以寻觅。邹枫无可奈何,只好带领手下在当街的酒楼上观望,祈祷苍天保佑,温亭松不会出现。

    然而,越不想发生的事,就越容易发生。眼看着温亭松挤出人群,来到岳肃马前,跪倒在地,“学生叩见巡抚大人。”

    见下跪之人自称学生,那肯定是有功名之人,然此人却当街跪拜,可见其冤屈绝不能小。岳肃大声问道:“下跪之人,姓甚名谁,你自称学生,有何功名,为何拦街喊冤,还不快快道来。”

    “学生……”温亭松跪在地上,朗声而道。可他只说出两个字来,却听一旁的酒楼之上,猛地有人大声喊道:“斩龙帮在此,岳肃小儿纳命来!”

    话音一落,两条大汉同时从窗口跳下。

    岳肃举头上望,见大汉手提钢刀,凌空而下,钢刀直奔自己城内的饭馆、客栈,更不用说,第一步查的就是他们,凡是外来人口,不必分说,先直接押入大牢。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城里那是鸡飞狗跳,人人自危,都把紧门户,一旦看到陌生人,就大声叫喊,生怕牵连到自己。

    偃师县城内有一家老店,名叫永安老店,这家店早在一个月前,就被人包了,住在里面的有三十多位客人,听说是从江南大户人家,打算在此做些买卖。

    平时这些人住在中进,不声不响,只是今天,进出中进的门户,全有人守着。在一间房内,此刻正坐着八个人。居中一人年纪不大,面白如玉、唇红齿白,手拿一柄白纸扇,好一个俊俏小郎君。这公子不是别人,正是岳肃一直想要找的叶先生。

    他的下手,左三有四坐着七人,七个人一起转头看向叶先生。叶先生现在的脸色非常难看,扫视屋内七人一圈,冷冷地说道:“是你们谁下的令,让人行刺岳肃?”

    “叶先生,我们没有呀。”七个人十分无辜地说道。

    “没有?”叶先生诧异地说道:“听外面的人讲,那些人自称斩龙帮,在偃师县里,除了我们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帮众?”

    “莫不会是王启龙的人吧?”坐在左手第一位,长着贼目鼠须的长者小心地说道。

    “王启龙……我不是让他召集他的部属,到娘娘庙等我么,难道他还敢擅自行动?”说到这,叶先生眉毛一掀,又道:“不对,王启龙不可能这么快到,他的部属现在十分分散,集合起来,需要时曰,哪能我前几天刚下的令,他人就到了。再者说,我谅他也没有胆子不尊我令,擅自入城。”

    七人听了这话,都点点头,鼠须长者又道:“在河南地界上,除了王启龙的人,再没听说还有咱们的人呀,难道说是主公专程派人来刺杀岳肃?”

    “不可能!”叶先生直接说道:“主公不会因小失大,这边的要务不是杀岳肃,而是张家。”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