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袭!夜袭!
自从下午陆伟连同三十名队员被当做渔民抓获之后,就一直等待在码头,而真正的渔民在昨天夜里就已经全部撤离了,英国人对华人群体的高度漠视直接导致这次替换的顺利,对于这些精装的渔民华人汉子,英国人非常高兴,因为这些人是好劳力,有了他们绝对可以事半功倍。
英国人为了搜集这些苦力大多在新加坡抓捕的华人,因为抓捕华人就可以省去所谓的搬运费这一笔,随后还可以再罚遭到抓捕的华人一笔罚款,英国人的小算盘打得精明万分。
史蒂芬斯这个陆军中校可以说就连风干的牛肉干都能挤出油来的家伙自己不会放过没一次能够敛财的机会,这次前来的军舰虽然悬挂的是帝国的国旗,但是战舰却是清国的,所以物资搬运费和燃料费、水费等等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之前与通情达理的清国官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唯一让他气愤的是他才收了三万九千七百银元,但是却要在十三万银元的票据上签字?
史蒂芬斯一直以来都以为自己是最狠的,现在看来他与清国的官员相比简直是个他妈的诚实虔诚的清教徒。
陆伟抹了一把身上的煤灰,然后将煤灰望脸上抹了抹,陆战队员们健壮的体魄与古铜色的皮肤与渔民几乎是一抹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需要不断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内敛自己咄咄逼人的气势和杀气。
陆伟微微有点紧张,不过一旁不远处的几十名英军哨兵却似乎跟无事人一般,柱着枪在闲聊,陆伟能够听懂英语,但是他的口语水平只能说一般而已,陆伟这会有些懊恼,要是知道英国人这副摸样,他就不该冒险带领三十名队员混进来,而且陆伟业没料到,英国人竟然会从新加坡运来大批的华人苦力?
在小镇内的一处英国人给腾出的敞房内,唐嘉尧、隆科隆、赫尔达、许昌寿等人围坐在中间的弄堂之中。
唐嘉尧环顾四周后道:“简陋啊!难怪这洋夷总是一副茹毛饮血的摸样,你看看他们的那些贵族吃的那个什么牛排?滴着血啊?竟然拿来当做佳肴招待上宾?简直是岂有此理。”
隆科隆在一旁却满不在乎道:“我阿玛当年跟着我爷爷放兵的时候,别说生肉,为了活命连死人身上的蛆都吃过,人啊!要是不饿个几天,他就不知道什么是享福,什么是遭罪!饿了就是那吃粮杂合面的黑窝窝头,一样吃得杠杠香!”
隆科隆自顾说得起劲,一旁的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对,唐嘉尧冷声道:“隆科隆,要吃饭了,你是存心的还是想如何?”
隆科隆一见唐大人是真的动了气,嘿嘿一笑道:“今个得罪了,诸位,回京我摆上一桌天八珍如何?”
赫尔达在旁正为了自己的女人晚上要借人一脸臭表情呕气,一听隆科隆夸下海口,立即用不屑的口吻质疑道:“天八珍?您这口还真够大的呦,当小爷是没开过脸的小娘们?九飞十二重天,根根龙纹的天九翅,听说过没?乾隆爷六十大寿都没掏弄到的宝贝,吃上一碗延年益寿,三碗下肚白发变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吃一口当今还不砍了你的狗头,你想糊弄谁?”
隆科隆突然不指了罗锅,当即脸色涨红,起身就要对骂,许昌寿则突然大吼一声道:“通译,你娘的!这么个没房最后只能依靠人的临机应变了。
与此同时,在武汉的总督衙门内,同样今夜无眠的还有曾国藩,曾国藩披着衣服站在地图上举着汽灯在沿着舰队归国的路线在一点点的移动着,最后在新加坡的位置停顿了下来,走东南亚可以说是一条险路,虽然有英吉利国的国旗护身,但是谁会知道林海疆那个林疯子到底会做出什么与世震惊的事情出来?
唉!曾国藩微微的叹了口气,武汉的天气夏天炎热无比,到了冬天却又阴冷无比,曾国藩总感觉自己的骨头缝里都在发寒,回想起今天与僧格林沁很不愉快的会面,曾国藩就一肚子气,僧格林沁仗着自己亲王的身份可以说是狠狠的奚落了曾国藩一顿,曾国藩是何许人也?原本也是不准备和僧格林沁去计较的,但是僧格林沁的喋喋不休让曾国藩最后有些恼怒!
曾国藩对于僧格林沁丝毫不懂得适可而止,总用李鸿章兵败说事大为震怒,之后也点点了僧格林沁几次对中华帝国方面的试探,折损了几千人马无关紧要,关键是其几名汉军部将连人带马临阵反戈投诚林逆,这点让僧格林沁无比恼怒不以。
想气气曾国藩找点乐子的僧格林沁砸了曾国藩几套好茶具,在曾国藩的微笑下怒气冲冲的返回大营,在曾国藩看来,僧格林沁丝毫不知体恤部署,对蒙满八旗还是尚可,对汉军骑兵几乎是不当人看,临阵反戈的那两营骑兵就是因为后有洋枪队督战,前有中华帝国的机枪阵地,最先试探的一个营头三百多人几下就被人撂翻在地,所以后面的两个营头的汉军骑兵临阵倒戈砍翻了洋枪队,冲了过去投敌,这件事情之后,僧格林沁也不敢再轻易尝试所谓的试探了,而且汉军的粮饷也不在只给三成,给足了户部下拨的七成。
此刻曾国藩有些心烦意乱,他完全可以确定今天僧格林沁肯定是受到了某些人的可以挑拨,否则以僧格林沁一堂堂亲王身份是绝对不会无端的挑衅寻事的。
不过这些也都就罢了,此刻曾国藩最为担忧的就是英国归国的五艘战舰,从俄国回来的七艘眼下看来是平安无事,等这十二艘战舰汇合,北洋舰队就可以依托正在逐步构建的大沽口炮台阻击林逆从海面上的进攻。
曾国藩的手在地图手不断移动,他非常清楚大清的海岸线非常之长,漫长的海岸线可以说处处都能够成为林逆匪军的战场,处处设防显然不现实大清没有足够的军力与国力,而且此刻也无法效仿康熙朝的迁界禁海,林逆匪军不是郑经那不成气候孤悬台澎的小股祸患,林逆匪军无论从哪里登陆都拥有长驱直入披靡所向的实力,尤其是林逆匪军的海军陆战队,其战斗力绝对不容忽视。
曾国藩知道北洋是无法在与林逆匪军的战争中一步壮大的,必须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实施,曾国藩此刻的目的就是先固守主大沽口,以防京畿重地被林逆匪军所威胁,因为一旦京畿受到威胁,两宫皇太后肯定会调兵勤王的,如果前沿对持的兵力以缩减,那么中华帝国势必也将会有所阴谋行动,届时自己在武汉所经营的一切将全部付之东流,如果解除了大沽口方向的威胁,那么就算解决了自己北洋新军的后顾之忧,担心自己部下待久了会生锈的曾国藩正在准备计划一场大战,以图将僧格林沁的兵马全部都拖进去,借着一场大战极大的削弱僧格林沁的实力与威信,最终达成让朝廷将其调走的目的,然后自己权归一家令出一将,曾国藩相信一旦统一指挥少了相互肘制之后,整个前沿对峙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伸出去的五指就会收回变成一个令人生畏的拳头。
曾国藩在计划着他的拳头和大沽口的防务,以及未来北洋舰队的战略方针,而在裕廊岛的另外一边数百个身影沿着低矮的灌木丛开始潜行,而在码头上的陆伟望着海东青号甲板上打盹的清军士兵偷偷环顾左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清军士兵上哨换哨的话,陆伟恐怕还要疑惑这到底是不是清军的陷阱?
码头上警戒的英军士兵大部分早以没了踪影,唯一在忙碌的就只有苦工了,十几个心不在焉的英军不时的哼哈一声算是催促苦工加快速度,陆伟望着自己带来的三十人已经分成了三组开始登舰,深深的吸了口气,自己也搬起了一袋煤迈步登上了海东青号!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