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 第九十八章 千钧一发
《申报》头版头条登载了陶成章案件的一审结果,蒋志清罪行确凿,又有法租界广慈医院的医生、护士等证人证言,杀害陶成章的手枪也被找到,指纹鉴定证明此枪最后的接触者是蒋志清,法医根据弹道学证明了杀害陶成章的子弹就是从这把枪里发射出来的。蒋志清杀人证据完整,一级谋杀罪名成立,因为手段残忍虽有悔罪表现,但是不足以从轻处罚,一审判处死刑。
陈英士则一言不发,辩护律师做了无罪辩护,对他的指控只有蒋志清一个人的证言,孤证不足以采信。陈英士一审认定,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孙文是临时政斧总统,照例可以不必到庭应诉,由律师代为出庭。律师批驳了公诉方的控诉,认为传唤孙文的理由不足,现有证据没有一件可以说明孙文与陶成章被杀一案有牵连。
柴东亮看了报纸之后,半晌无语。他做梦也没想到陈英士竟然无罪释放了,但是法庭判的也非常公正。陈英士教唆蒋志清暗杀陶成章,本来就是密室阴谋,并无第三人在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第三方证言。蒋志清又是沪军的团长,杀人的手枪本来就是他的配枪。陈英士既没有给他提供作案的武器,又没有提供资金的支持,法庭很难定他的罪。
邝海山愤愤不平:“这种狗贼居然被放了,这还有王法吗?姓蒋的和焕公无冤无仇,没有陈英士的指使,他会当刺客?这么明显的事情法官都不懂,这法官是猪油蒙心了,还是拿了陈英士的好处?”
柴东亮默默无语,从心底里他也恨不得将陈英士千刀万剐,但是理姓又告诉他,这个判决是公正的,法官压根就没有什么错。如果仅仅是想平息民愤,杀掉陈英士无疑是最佳途径。
自打陈英士被捕入狱之后,上海訾议局第一时间弹劾了他,几乎是全票通过撤销他上海都督的职务。各家报馆连篇累牍报道刺陶一案的内幕消息,包括陶成章在曰本规劝陈英士戒毒瘾,痛斥陈英士生活腐化糜烂等等两人发生过的冲突,都被挖了出来。訾议局的议员恨陈英士的跋扈,就把他用手枪、斧头威逼议员选举他当上海都督的事情也源源本本的抖搂出来。
一时间,陈英士从革命功臣一下子变成了臭狗屎,杨梅都督的绰号享誉华夏。老百姓心里都觉得,这样一个私德不修的人能是什么好东西?而被刺的陶成章则被报界吹捧上了天,以其和陈英士形成对比。陶成章不避斧钺,两次赴京准备手刃慈禧太后,陶成章奔走沪、浙、皖数省,弥缝南方民军之间的嫌隙,民国成立之后,又不肯居功力辞浙江都督的职务。
一个是拿斧头逼议员选自己当都督,一个是将送上来的都督职务推掉。孰优孰劣,老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秤。歼臣总是恨忠臣的,既然陶成章是清官是忠臣,那陈英士自然就是贪官污吏,自然就是大歼臣了!
何况这歼贼还杀害了开国元勋大大的忠良陶成章,在老百姓看来,对待歼臣,还是虎头铡下一刀两段来的痛快,解气!
陈英士为了革命奔走多年,光复上海和南京的功劳,被报界有意无意的忽略,丑闻倒是全被翻出来了,似乎他天生就是个头只要罢免了柴东亮,就可以将土地重新收回,原先是谁家还归谁。
于是,就有人壮着胆子提出了弹劾柴东亮的议案,没想到大部分的人居然都赞同,反对的人尽管言辞激烈,但是人数毕竟太少。现在只需要投票了,只要三分之二的人同意,弹劾案就算成立。
眼看就要投票了,吴锦堂急的一脑门子汗,不停的搓着手喃喃自语道:“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
吴锦堂心里暗暗埋怨柴东亮,早不走晚不走,偏偏这个节骨眼上他人不在安庆。
一旦弹劾形成决议,那就覆水难收了,上海惜阴堂的南北议和刚刚结束,全国上下期盼和平和法治,如果柴东亮真被弹劾了,难道他还敢真的凭借武力割据?
如果是这样,柴东亮就成了破坏和局的罪人了,必然会被口诛笔伐,天下共讨之!
“现在开始投票!”议长手中的木槌即将落下,所以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吴锦堂等几个力挺柴东亮的人神色黯然,面如死灰。更多的人则洋洋得意,等待着即将改写安徽历史的一刻,凭借两颗咸鸭蛋当商安徽都督的柴东亮即将像扬州都督孙天生一样成为史书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名字。
形势,已经是千钧一发!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