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一百八十章 工人运动
柴东亮趴在窗口一看,四个穿着咔叽布工作服的工人趾高气扬的从黄包车上跳了下来,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饭馆。看来他们应该是常客,店小二和他们相当的熟稔。
“四位爷来了?是老规矩吃包菜,还是您单点?”
“老规矩。”
“好咧,几位爷楼上请!”店小二拖着长音将他们引上了二楼。
四个人的衣服上都印着字,柴东亮看了一下,两个是印染厂的,剩下两个是机械厂的。店小二给他们泡上栀子茶,端上瓜子、花生、红枣、蜜饯四个果碟。然后扯着嗓子喊道:“四位爷吃包菜,四凉四热,一甜一咸两个汤!”
柴东亮刚才看过水牌,八个菜两个汤的包菜,要收一块钱。这些工人很显然是经常来这个饭馆的,而且吃一块钱的包菜已经成了老规矩。看来曰子过的很不错啊!
安庆的物价很低,大米三分钱一斤,肥猪肉九分钱一斤,本地产的黑山羊肉七分钱一斤,五斤重的大鲤鱼一毛钱一条,当地人喜欢吃的老公鸡六分钱一斤,鸡蛋两分钱三个,三块钱足够穷人一家过一个月的了!
这几个工人一顿饭吃一块钱,无疑是相当的奢侈了。
一个粗眉毛的工人瓮声瓮气的道:“老蔫,你们那里组织的怎么样了?我们机械厂明天开始叫歇!”
“没问题,我们也叫歇!看那个老抠门敢不涨工钱。”
柴东亮的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工人开始闹罢工了?是老板过于刻薄?
“上个月叫歇,涨了两块钱,这个月再叫歇,起码还得涨两块,要不然老子死活就不去上工,我们那个厂子,只有俩人会开海德堡的印花机,那个和我对班的也谈妥了,明天一起叫歇。我们俩只要不干了,全厂都得干瞪眼!”绰号老蔫的工人洋洋得意的道。
“就是,那些东家们家里趁着黄金万两,涨两块钱看他们的脸拉的比驴还长,这次按我说啊,不涨三块坚决不开工,今后隔三差五的歇几天工,咱就能涨几个钱喝酒找婊子开心了!”粗眉毛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上个月刚涨了两块钱,这个月居然还闹罢工?有些贪心不足了!
柴东亮转过脸,笑呵呵的问道:“几位大哥,冒昧的问一句,您几位每个月拿多少钱?”
粗眉毛斜乜了柴东亮一眼:“衙门里吃官饭的吧?”
柴东亮笑道:“是啊,小科员,一个月拿六块钱,够吃不够花的。比不上您几位。”
老蔫得意的道:“那你肯定是比不上我,我拿九块半。厂子还管饭。一年十五天的官假,冬夏发两身衣裳。”
柴东亮惊讶道:“九块半?这么高!”
粗眉毛冷冷一笑:“九块半就算高了?老子拿十二块,我一个月只有这五十万人有能力学会看图纸,具备当工人的资格。况且读过书的人,大部分宁可去商铺干个伙计也不肯当工人,毕竟在工厂一身臭汗一身油泥,读书人都觉得丢份儿。
至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死去的也从坟里刨出来,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左右。其中大部分还是留学曰本的家伙,这些人很多连曰语都不会说,更别提什么真才实学了。
满清废除了科举教育,却没有建立起新式的教育体系,整个社会人才形成了断层。尤其是对于国力最有帮助的实业人才,更是极为稀缺。
这个局面不能扭转,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肯定不会有成效,社会矛盾也会累积起来。
柴东亮灵机一动:“老乡,如果有学堂教娃娃开机器呢?两年就能当大工,你会让孩子去读书吗?”
车夫用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道:“那敢情好啊,大工一个月起码也是六块钱,我天天拉洋车累死累活也赚不到两块。要是两年出来就能赚六块钱,我宁可回家种田,让娃娃出来养家。可惜,哪个学堂教那些东西啊?”然后指着街上穿着工作服出来逛花街的人道:“他们这些人,吝啬的狠,都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六块钱一个月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六块钱放一起是什么样子,要是有学堂能教娃娃开机器,也能让他们拿六块钱的工钱,我就是把脖子扎起来,也要让他们去读书!”
离柴东亮的府邸还有一条街,他让黄包车停了下来,然后下来车给了一个银元,车夫为难的道:“一毛钱就够了,咱找不开啊!”
柴东亮笑着道:“剩下的赏你了,给娃娃买块布做件衣裳吧,再给娃娃做个书包,没准很快六安就有教娃娃开机器的学堂了,别忘了你说的话啊!”
车夫千恩万谢,然后将一块银元小心的揣进怀里后拉着黄包车走了。
柴东亮步行到了家门口,却看见门口放着两辆带灯的钢丝黄包车。门房见他回来,急忙回禀道:“都督,芜湖的吴兴周老先生和吴锦堂先生来了,在堂屋等您两个多时辰了!”
“哦,那我现在就去见他们!”
柴东亮心里明白,他们肯定是为吴美琪的事情来的,自己确实过于冲动,把这丫头的心伤的不轻。
走到客厅门口,就听见吴兴周老人在训斥儿子:“你个混账东西,都督是什么人?多少事情要让他艹心?你还拿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烦他,还让你妹妹掺和进去,打死你这个逆子我都不解恨!”
“儿子错了,请父亲责罚,只是不要气坏了身子!”
“我的身子打什么紧?要是你妹妹有个三长两短,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吴兴周怒气冲冲的道。
柴东亮从外面笑着接腔:“老先生来了,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报,我好去码头接您啊!”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