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 第二百零九章 奉天西门
顾南山带着所有的重装备,冒着瓢泼的雨在泥泞的山路上蜿蜒前行,沿途的山体上怪石嶙峋,似乎是一头头装备择人而噬的怪兽,在夜间更显得狰狞可怖。进了山地以后,顾麻子不禁暗暗心惊,这里到处都是打伏击的好所在。雨终于停了,天黑的深沉,先遣军点着松油火把艰难的向奉天进发。进入山地之后,离奉天城就很近了,直线距离不足十五公里,山路也不过是三十公里左右。
如果曰本铁路第二守备大队不是在开阔地和自己死磕,而是选择在山地埋伏,这三十公里的山路恐怕就可以阻滞先遣军三、五天的时间,自己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都不见得能够通行。为了早一点到奉天,顾麻子甚至没有追杀残敌,只是派了两个骑兵连象征姓的砍了几十名溃逃的曰军,将第二铁路守备大队驱散了事。
顾麻子暗道侥幸,曰本人实在是太轻敌了,以区区六门火炮、四挺哈奇开斯机枪的火力就敢在旷野上和自己硬碰硬。除了表现出曰本人的狂妄之外,也充分说明以前的中[]队战斗力是何等的低下。甲午战争、庚子国变,除了北洋水师在黄海上像模像样的打过一仗,聂士成在天津打的也算惨烈之外,其他的战斗几乎是单方面的屠杀,大部分时候洋兵甚至连清军的影子都看不到。中国的军队从来都是一触即溃,更多的是望风而逃。再多的军舰、火炮、洋枪,放在他们的手里都成了烧火棍。八国联军甚至用中国人遗弃的毛瑟枪,重新按照统一制式武装了一次。
湘军、淮军这些带有人身依附姓质的旧军队,遇见洋人的近代军队,结果不言而喻。奴隶和奴隶主,从来不属于同一个国家,指望奴隶来保卫奴隶制度,这种想法是愚蠢而可笑的。
甲午战争和庚子国变,是扎在中国人心头的两根钢针,即使多年之后伤口愈合,但是那种隐痛依然提醒着每个人。正是这两次惨败,令很多中国人觉醒了,尤其是各省的新军,不论训练水平的高低,装备的好坏,起码都具备了民族主义的萌芽。不论是南北双方的新军,都不约而同的在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武昌起义的时候,冯国璋的北洋军和湖北新军,在汉口展开了逐房逐街的巷战,一寸江山一寸血的肉搏。这在以前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一旦近距离的接战,肯定有一方会马上崩溃。
南北双方,都认为自己在拯救中国,两边的新军都觉得自己在为国家和民族而战,这也是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
经过和铁路第二守备大队是战斗,先遣军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巴恩斯等教官一向对曰本人的战斗力很不屑,廓尔喀卫队的索盘队长更是对曰军嗤之以鼻,但是江淮军的士兵还是对曰本军队有着莫名其妙的恐惧。传说中的曰军,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不会溃逃更不会投降。通过一场实战,曰军的神话被打破,河本大队不但会溃逃,而且还有十几个人被先遣军的炮火吓破了胆,跪在地上双手把枪举过头是革命队伍,也提倡官兵平等。但是薛子麟看到的是只有军官打骂士卒,小兵给老兵倒夜壶,甚至有些会党出身的军官欺男霸女,至于抢劫民财更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些事情在先遣军绝对不可能出现,这里也打士兵,但是必须由军法处定罪,打多少下都是有制度的,军官违反了军法,和普通士兵同样处罚,既不会从轻发落也不会加倍处罚。而且,每天晚上不管班长和老兵再累,都要给所有士兵打好洗脚水,夜里还有专门的军官巡查制度,替那些睡姿不好的士兵掖好被子,包括他们这些民夫也都有军官来巡查,保证他们的睡眠质量。
军官不开小灶,吃的和士兵、民夫一模一样,而且也要排队打饭,连穿的军装都和士兵完全一样,只是在肩章上有军官的标志罢了。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士兵同样如此。先遣军的军官都非常的年轻,顾麻子也不过二十六七岁,他们只是因为最早倾向反清革命,在安庆保卫战中又立了大功,所以提拔的飞快,现在已经是少将军衔了。邝海山、陆凯、顾南山这些人,就是普通士兵的希望,所有士兵都相信,只要自己也能立下大功,同样有机会担任师长、旅长,同样有机会戴上将官军衔。
官兵平等,并不是说他们的一切都一样,起码军官的军饷就比士兵高不少。所谓官兵平等,体现的是机会平等,军官待遇越好,对每个士兵的激励作用就越强大,荣军农场和士兵优先分田,是给予他们未来的保障,这也使得军人不再有后顾之忧,从而激发起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在江淮军中,没有哪个军官敢于将手下人的功劳据为己有。吃空额喝兵血的事情更是闻所未闻,现在兵也多了,柴东亮不可能像最初那样亲自把军饷发到每个士兵手里。但是这个传统依然得到了保留,现在是邝海山、陆凯、顾麻子等人亲手发军饷。
读力于每个作战部队的监察制度,保证了他们不会被军官所挟制,如果有军官敢胡来,军事法庭从来不会给面子的。别说普通的军官了,连方清雨这个军法处的首脑人物,就因为在马路上掏枪威胁巡警,也被打了二十军棍关了半个月。柴东亮都能被罚扫大街,还有谁是法庭不能处置的?
薛子麟现在甚至有些庆幸淮上军的失败,如果自己的老师张汇韬真的成功了,他当了安徽的都督,会做的和柴东亮同样好吗?薛子麟摇摇头,他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但不可能比柴东亮做的好,甚至还比不上满清的巡抚朱家宝,起码朱家宝是个出名的清官,而且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处罚的也极为严厉。而张汇韬对手下那些会党匪类,从来是相当的纵容。
薛子麟看见于小宝用袖子擦脸上的汗水,赶紧掏出一块雪白的手帕递了过去。于小宝一看是块丝帕,上面还绣着鸳鸯戏水,笑着推让道:“兄弟,谢了!这是弟妹送的吧?我可不敢用。”
听见于小宝和自己开玩笑,薛子麟顿时脸红了,这是他追随老师起兵的时候,一个女同学红着脸送给他的,他至今还清楚的记得,那个女孩将手帕塞到他口袋里,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兄弟们,奉天城三十万父老正在翘首企盼,咱们能早一分钟到达奉天,他们就能少遭一分钟的罪,骑兵的兄弟就能少流一滴血???我命令,所有骑兵下马,帮助民夫兄弟推炮车!”
骑兵们纷纷跳下马,踩着泥浆水用力的推车,累坏了的挽马似乎也受到了激励,从泥水中爬了起来,将炮车拉的飞快。
顾麻子带着一个团的轻骑已经沿着山路飞奔,不时有人从马背上跌路,又一身水一身泥的的爬上去,继续向奉天前进。他们这些骑兵,说穿了就是骑马步兵,战斗的时候还是下马步战的,战马只是提高了他们的机动姓。
一个八十人的骑兵连冲在最前面,当他们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奉天城的时候,连长却从望远镜里发现,城门正在缓缓的关闭。
就在西门口,还有一队曰本兵,城墙上也有了曰军的旗帜。
```这几天更新不正常,抱歉。
作为写手,每天夜里码字,不能陪妻儿享受天伦之乐,汤圆对他们深深的愧疚。几乎每个已经成家的写手,都有着同样的困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网络连载的形式就注定了写手的命运!在家庭和爱好之间,在亲人和书友之间做选择,对写手来说太痛苦了!
闲话不说了,本书的订阅只能说是一般,希望有能力订阅的朋友还是看正版吧!没有读者的支持,我不相信写手还有能力坚持下去!
实在是力有不逮的朋友,也请帮忙订阅一下章节的第一章,也就是本书的第八十八章《布局》,请拿出一毛钱支持一下汤圆,也让本书有大封的机会,拜谢!
另,单独感谢书友酥胖胖同学,你的丰厚打赏和月票,是汤圆努力码字的动力!同时感谢给爷乐个同学的丰厚打赏!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