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小兵 - 023章 哥的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对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会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嗯,那就讲讲哥哥我的传说吧,只要你喜欢听,我以后经常给你讲故事。”李宝强在赵小小耳边低语,温热的鼻息刺激得赵小小身心荡漾。

    镜头回到2012年12月22日11点,秦岭。

    海拔3767米秦岭主峰太白山脊上,寒风刺骨,白雪皑皑。一个红色小点正在艰难的前行。

    “靠,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这个红色小点正是一个户外探险爱好者,李宝强,此时他的脚崴了,正向南坡艰难移动,准备找一个洞穴避风疗伤。

    李宝强终于在南坡发现了一个山洞,有二十多米的进深,最里面是能容纳十个人的空间。洞内地面还算干燥,李宝强放下背包,坐在石块上,脱下户外鞋,从背包中取出红花油,抹到左脚踝处,轻轻按揉,长期的训练让李宝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处理起来极为专业,一会就感觉好多了。

    李宝强点起一根香烟,慢慢抽着,想着心事,这几天来户外登山的疲惫将那抑郁的心情慢慢驱散。

    李宝强,山东人,25岁,175身高。前海军陆战队一期士官,因为长期野外训练和执行任务的结果的结果,面色黝黑,肌肉结实,身手矫健。李宝强半个月之前还是现役,在部队想留转二期士官,因为没有给连长送礼,李宝强军政素质再优秀也没有留在部队。

    这就是当今社会,讲关系,论人情,比家世,人的前途命运一旦和金钱物质结合,迟早会酿造一杯毒酒,这样的社会迟早会分崩离析。

    带着对部队万分的留恋之情,李宝强无奈退伍回到家中,父亲早已去世,母亲靠退休金维持生活,一切期望都寄托在李宝强身上,现在自己只带着两万多元退伍费回到家中。李宝强面对五年未曾见过几面的老母亲,无话可说,不知从何解释。

    李宝强谈了三年的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分手的话竟然是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他奶奶的,这好歹是人家上过电视的人说过的,你一个乡镇村姑竟然不知羞耻地也敢这样说。

    这一点都不奇怪,当今社会人们的意识已经混乱,道德已经沦丧,更何况李宝强当兵期间也就休假时能见到女朋友几面,平时只是靠打电话维持联系,甚至连拉个手、接吻都没有体验过,三年能维持朋友关系也就不错了。

    另外李宝强的工作也有待安排,据说是某个乡镇快要倒闭的破厂,想去什么事业单位,李宝强是寡妇睡觉上面没人啊。

    李宝强虽然心里有点难受,但是坦然接受了现实,好歹自己在部队格斗、游泳、射击、潜伏、驾驶等各种特种兵技能样样优秀,而且参加过索马里护航特战小分队,还执行过好多次不能说的秘密任务,凭这些找个私人保镖工作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已经是某大老板私人保镖的老班长早就和李宝强打好了招呼。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天生我材必有用,李宝强暗暗咬牙发誓,迟早要混出个人样来,那时候大把的姑娘追我,你这村姑就等着后悔吧。

    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李宝强买了一堆户外装备,坐火车来到了秦岭,那传说中的户外探险圣地,他想通过极限运动消耗体力,达到散心的目的。

    因为引以为傲的野外生存能力,李宝强没有和别的驴友组团。一个人带了一份全国地图册,从网上下载了一份秦岭山脉地图,就独自上了山。在户外组织中这种行为被称为单驴,很危险,也极富挑战性。

    香烟抽完了,李宝强正准备用液化气炉给自己煮一包热气腾腾的方便面,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沉闷的爆炸音,脚下的山体震动起来,碎石从岩洞是谈了三年,两人因为天各一方连接吻都没有就散了,哥哥我还是童子鸡啊,家中老娘一个人还需要我照顾,难道就这样被活埋了,不甘啊。活下去,必须要活下去,出去就找个女朋友,先把处男帽子摘了再说,推到美女是人生第一目标。

    李宝强胡思乱想着,慢慢睡着了。

    李宝强饿醒了,正在思考一个生存命题:这么小的空间怎么没被憋死?空气从哪来的?李宝强忽然想到既然洞口被封闭了,一晚上小小的空间空气应该早被消耗掉了,自己怎么一点没有窒息的感觉,亏自己还是前陆战队战士,一紧张就忘了基本的生存常识---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行动力是第一要务。李宝强打开手电,四处观察着。鼻翼悸动,感觉一丝凉风拂面。“有风就有通道!”李宝强兴奋起来。洞内两块岩石之间,有一道细缝,夹杂着碎石,小心翼翼地扒开,缝隙越掏越大,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整理的缝隙约30公分宽,高约50公分,长约两米,正好能钻过一个人。李宝强脱掉冲锋衣,仅穿着保暖内衣,向另外一端爬过去。面前豁然开朗,李宝强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惊呆了。

    顺着手电光束望去,眼前的景象让李宝强目瞪口呆:偌大的洞庭之上,是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的石鳗,四周亿万年生成的各类形状的石笋、石林景观让人惊异不已。

    洞穴面积约3000,高度最高处约100米,四周大洞套小洞,相当清楚能看出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李宝强谨慎的搜索了起来。发现了刀枪剑戟、箭头、铁蒺藜、弹药等武器装备,也发现了暗道、陷阱等防御设施。此外还发现了锅灶、粮食、蔬菜等生活用品。

    有好几个斜洞的入口都设有“机关”,盲目进入者只要一踏上地面的踏板,悬挂于头,换做别人估计早就找通道先逃出。

    李宝强从背包中拿出高强度铜合金与耐高温不锈钢件制作的炉头,接好丁烷气罐,倒入最后半瓶水,拆开一包方便面,从鸡蛋盒中拿出一个鸡蛋,轻轻转动丁烷气罐旋钮,用退伍时战友送给自己的山寨版黑冰二战纪念zippo打火机点燃。

    “刷”四道蓝色火苗燃起,煮起了方便面。不一会,香气扑鼻的方便面煮好了,蓝色的火苗映照着幽暗的洞穴,李宝强拿着组合筷子吸溜吸溜地吃着方便面,一天时间终于吃上了顿热乎饭。李宝强感慨地摸了下鼻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该是出洞下山了,洞外地震了,不知道归途会碰上怎样的麻烦。”

    李宝强整理着自己的户外装备,出发前整理装备也是海军陆战队员的必备动作,李宝强刚退伍几年下来养成的习惯自然一时改变不了。全套的xx牌户外防风防水两件套冲锋衣冲锋裤,内里是抓绒衣可拆卸。

    李宝强想起自己在户外装备店里的糗事:当他看到一套冲锋衣三千元的时候,竟然冲着商场里卖的冲锋衣感慨:“这么薄的衣服,又不保暖,还卖这么贵!”商场经理也是位专业户外运动爱好者,他耐心的向李宝强科普:“高寒地区千万不能出汗,一出汗就危险了!”。

    在户外冷环境活动时所要遵循的户外冷环境三层穿衣法。贴身排汗层:迅速排汗,容易干燥,在冷环境户外活动时不可穿全棉内衣;中间保暖层:起到保暖防风作用,如羽绒服、抓绒衣等;外层保护层:具有持久的防水防风透气性能,提供对抗外部恶劣环境的保护,使人体保持干爽、舒适、温暖、安全。

    李宝强为了自己的小命狠了狠心咬牙买了全套冲锋衣,那个经理也好心的帮着他选择了其他的一些装备。一双高腰登山鞋;;一把多功能战术铲,钢口极好,带锯齿;一只登山杖;一套李宝强灶头,一罐丙烷汽体;一把瑞士多功能军刀;一个睡袋;一包十天量的压缩饼干,而背包却是自己从部队带回的陪伴五年的大容量战术背,还有战友送他的zipoo山寨打火机。

    整理完毕,李宝强开始寻找出洞的途径。

    出洞途径非常好找,顺着主道,李宝强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洞口,洞口在太白山南坡一处悬崖处,悬崖通往山下是一条羊肠小道,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妙地势。

    至此李宝强才发现这个藏兵洞的绝妙之处。主体洞道,宽2米,高22米。隐藏在峡谷北面峭壁的藏兵洞,仍然保持峡谷南面曲折蜿蜒、洞洞相连、暗设机关、陷阱密布、易守难攻的特点,洞内的空间比南面也要更大些,其防御功能似乎也更加完善,足以让入侵者防不胜防。

    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峡谷南北两侧的藏兵洞,在地下竟然是相通的。将士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地下从这面运动到那面,随时增援。

    原来蜿蜒于3公里峡谷两侧绝壁的藏兵洞,巧妙地利用了风雨侵蚀形成的悬崖峭壁,开凿了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进攻的军事设施。而洞内的侧室、陷阱、暗器、粮仓、水井、厨灶、火药库、兵器库、通气孔、了望角,除了便于攻守外,还可以满足饮食、休息、长时间驻守之需。藏兵洞的地道,密如织网,上下相接,左右呼应,四通八达,与长城、峡谷、沟壑、城堡有机相连,构筑了内外相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由于年代久远、远离人烟,藏兵洞长期鲜为人知藏兵洞机缘巧合被李宝强发现了。

    下山后通报当地旅游局,藏兵洞会被辟为旅游景点并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寻幽探奇,估计会成为一大旅游名胜,而自己也会获得一笔奖金吧。李宝强yy着。

    其实他没有想到,此处藏兵洞竟然成为以后李宝强带领难民们生存战斗的大本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