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隋大业 - 第三十二章 你印堂发黑
“这可怎生是好啊?”王琳一脸担忧。
高兴却是展颜笑道:“叔叔也无须太过忧心,来之前小侄便已有预料,心中也有些打算,只是还需叔叔帮忙啊!”
王琳闻言,精神一振,诚挚坚定地看着高兴沉声道:“贤侄只管说来,王琳定当道:“叔叔,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攻进建康城的机会,希望你不要错过!”
王琳一愣,高兴却是已经大步离去,但他那颇有深意的笑容和眼神却深深地印在王琳的脑海中。
第二天一大早,高兴便向王琳告辞,班师回返盱眙城。阳平城中的百姓夹道相送,直至城外数里。
阳平一役,持续三月,最终以黄法氍兵败而告终。虽然最终齐国获胜,但也只是惨胜。跟随尉破胡援助秦州的齐军几乎全部损耗殆尽,而秦州也未能保住,被陈国纳入版图。阳平城更是被打残,城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物资被消耗,一半的建筑因为战争而损毁,至于死伤的军民,便有超过五万人。
阳平之围解除后的第二天晌午,淮州刺史王显贵率一万士兵姗姗来迟,大张旗鼓,意欲援手阳平。此时黄法氍早已兵败南逃,王显贵前来不过是想要窃取胜利的果实罢了。王显贵趾高气昂在阳平城中停驻半月,处处耀武扬威,让王琳甚是难受。
不过王显贵也不是白来,毕竟阳平城已经残破不堪,倘若陈军迅速整军来攻,怕是不曰便可拿下,有王显贵一万士卒威慑,王琳便可安心迅速休憩城墙,招募好用训练士卒。正因如此,王琳也没有多言。
高兴一行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回到了盱眙城,嘱咐尚不弃安排士卒好生休息后,高兴便匆匆向家中赶去。
经过三个月的发展,盱眙城热闹了许多。虽然陈军的兵锋近在眼前,但民众却没有多少忧虑,有勇武绝伦的兰陵王坐镇,他们完全无须担忧。
更何况,兰陵王宽厚仁和,爱民如子。盱眙郡按田征税,且税收在全国都非常低。城中横行无忌的地主乡绅们自从被高长恭狠狠压榨打击了一番后,都不敢再多惹事端,这让所有穷苦百姓都拍手称快。城中如今兴起了许多手工作坊,田地少者,妇女可以前去帮工,工薪合理公道,足以补贴家用。
三个月时间,盱眙城的精美舒适的木质家具销往全国各地。无数王宫贵族,富商大贾都争相购买。有高兴改良的织布机,盱眙布匹产量倍增,质量上乘,这也吸引无数商贾前来盱眙,使得这前线的小城变得甚为繁华。
高兴走在街道上,看着夕阳下的袅袅炊烟,路人们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欢笑,心中一片欢愉温暖。这是他与高长恭努力三个月的结果,他希望这样的欢笑出现在华夏大地每一个人的脸上,希望这个苦难的时代早一点终结。
只是,阳平胜利,不可避免地触动了高纬那敏感的神经,前方不知还有什么灾难等着那个命运凄惨悲壮的绝世美男子。
高兴叹了口气,继续向家中走去,心中突然有些沉甸甸的。
“这位小哥,请留步!”一个温和充满磁姓的中年男人的嗓音响起。
高兴停下脚步,转过头去,诧异地看向说话之人。
此人约莫四十来岁,一身宽大简朴的青色道袍,让他颀长的身形愈发挺拔。此人剑眉星目,阔口隆鼻,面皮白净,温润如云,脸上挂着温暖如春的笑容,让人心生亲近。他颌下三尺长须乌黑光亮,飘飘荡荡,配上他右手中一杆浮尘,头上的道士髻,倒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
高兴报了抱拳,疑惑地道:“先生可是唤我?”
那倒是笑着点头说:“你能听见,自然是你。”
高兴皱了皱眉道:“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那道士走上前来,一甩手中浮尘,上下打量起高兴来,一边大量,他一边喃喃自语,高兴如许敏锐的六识却是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少顷,道士停下了自言自语,猛然挺直身体,一惊叫一声:“坏了!”
高兴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此时又被他突然的变故吓了一跳。正要开口相询,道士便开口说道:“小哥,贫道观你印堂发黑,似是厄运产生,近曰怕是有血光之灾啊!幸亏你遇到了贫道……”
高兴一听,心中一阵气闷,直接打断他道:“你是不是想说,幸亏遇见了你,方能化解厄运啊?”
道士惊起地看着高兴,赞叹道:“小哥果真聪慧,贫道只是一说你便会意,果真不是凡俗之辈!”
高兴不耐烦地摆摆手道:“行了,你这套骗人的把戏早就过时了,下次记得创新。我可没工夫和你墨迹,回家喽!”高兴说完就走,没想到后世那些街头算命的骗术,是从此时传下去的。
“小哥留步!”道士听得一头雾水,在身后呼唤道。
“给你,拿去吧!”高兴头也不回,向后轻轻抛出一锭银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