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国 - 第16章 已吾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驿馆。

    周坚烦躁的在地上踱来踱去,只觉渡日如年,等的心焦。

    周武立在一旁,看了半天,忍不住道:“公子,已经三天了,去张让府上打听一下吧!”

    周坚又踱了一阵,猛地停下,挥手道:“你去看看吧,我就不去了。”

    周武忙答应一声,出了驿馆,直奔开阳门。

    周坚在驿馆内等了一个多时辰,就见周坚匆匆奔了进来,手提包裹,脸色兴奋。

    “怎么样,可有消息?”

    周坚连忙问道,有些急不可耐。

    周武一脸喜色,忙将包裹打开,道:“事儿办成了,公子请看。”

    周坚看向包裹,里面有文书,还有绶、冠等物,文书是察举茂才的文牌要,青绶和进贤冠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获取到功名的郎官才能佩戴。

    “吁,终于办成了。”

    周坚长长出了口气,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

    不但有了功名,而且还有意外之喜,竟然被察举为了茂才。

    茂才可比孝廉更有分量,要知道,按照察举制度,一般情况下孝廉只是郡国察举,而茂才却是由州察举,大汉一共才十三州,每年的名额都是有限的,

    周武平复了下心情,问道:“公子要不要现在就换上装束?”

    周坚洒然一笑,将包裹扔给他,说道:“头上,当即给他办理了相关文书,效率高的吓人。

    本来官员的任免,是要经过好几个府门的,相府、司空府都要有手续文书,不过灵帝为了提高效率,早就准备好了文书,各府门都盖了大印,只要写好内容,就算成了。

    至于印绶,在郡府,得凭文书到郡府去领。

    周坚看的暗自乍舌,这效率真高,可比21世纪政府的效率高多了。

    不用再等上几天办理文书手续,到是免了许多麻烦。

    这时,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挤到了跟前,向小宦官陪笑道:“公公,下吏王全想任己吾县尉,这是印绶文书,请公公过目。”

    周坚神一动,停下身向汉子看去。

    只见这汉子身着襜褕,一身武夫打扮,不像是文人士子,半通印、青绀绶,原来是个百石吏,属有秩之吏,难怪能跑来买官。

    按照规定,只有具备两个条件的人才能够买官。

    一是有秩吏,二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

    周坚没有官职在身,只能先取得功名,才能买官。

    想要弄个官身,其实并不难,别的不说,在皖县弄个百石小吏,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县府的百石小吏只能买到县尉、县丞,买不到县令。

    若非如此,周坚也不用想办法攀附张让,弄个茂才的功名了。

    小宦官检查了王全地文书印绶,确定条件合格,当即就给他办理文书印绶,问,“你是交现钱,还是等上任后再交修宫钱?”

    王全赔笑道:“下吏只有两百万,余钱等上任后再缴纳。”

    小宦官皮笑肉不笑地道:“那也行,不过还缺两百万钱,上任后再缴纳的话,一年内能交清就收你两百二十万钱,两年内交清的话收三百万,你是一年交清还是两年交清?”

    王全咬了咬牙,说道:“一年交清。”

    小宦官也不多问,当即点了钱,给他办理了文书。

    末了,还另外又写了张欠条,让王全按了手印,一式两份。

    王全虽然为剩下的两百二十万钱发愁,不过此番前来洛阳,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向往以久地县尉之职,却是忍不住满心欢喜,拿了印绶文书,笑的一张黑脸都挤作了一团。

    周坚向周武使个脸色,两人立刻跟了出去。

    刚刚买下己吾县令,就碰到了买下己吾县尉的人,这可真是……

    王全出了西园,就急匆匆地直奔驿站,准备取了行礼赶紧回陈留。

    正感觉飘呢,冷不防肩头上被人拍了一巴掌,随即就听一个清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王大人,恭喜啊!”

    王全吓了一跳,连忙转身,才看清是两个青年,一主一从。

    “足下是?”

    王全打量了周坚几眼,刚才在尚官苑见过,想必也是买官的,就不知买了何职。

    周坚取出文书张开晃了晃,“看清楚了吗?”

    王全匆匆扫了几眼,顿时吓了一大跳,原来是顶头上官,连忙见礼,“下官见过大人。”

    周坚收起文书,随手交给周武,皮笑肉不笑地道:“县尉秩俸四百石,全算成钱,月钱也不到三千,一年内还清两百二十万钱的余钱,不知钱从何来呀?”

    “这个……”

    王全顿时满头大汗,吱唔了半天,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种事情,路人皆知,买了官,当然要连本带利的捞回来。

    但是,被上官毫不遮掩地当面问起,可就不好回答了,总不能说要贪污府库吧!

    ——————————————————————

    征集主角表字,善起名的请在书评区发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