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女王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检查站站长侯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至于烈酒的制作工坊则安排在了另外一处,毕竟所有的所谓保密工坊都放在一块,那就完全是一副不保密的架势,所以,哪怕是在同一处山谷但是各自也相距里许,任何研究所或者是工坊的人都不得到其他工厂或者是研究所窜门

    总之,就有点像是五六十年代,国家号召各种工厂特别是兵工厂搬迁往大西南地区一般,隐蔽,而且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生活区,每季都会有一定时间的探亲假回家,不致使得这些人连亲人都见不着面。

    晃晃悠悠的骑着新座骑步入了山谷,在谷口处,就能够看到隐于黄绿斑驳的山林里,约约绰绰的人影,想要抵达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的。

    光是这条道路,就足足有三个检查站,另外,更是设计了二十来座暗堡,每一个暗堡都要负责将近五十平方公里的巡逻任务,将这一片山谷地区围得泄不通。

    来到了位于山谷入口处,就看到了最后一座检查站竖立在此,而禁卫军的旗帜哪怕是迎风招展,检查站的驻军仍旧阻止了禁卫军前进的道路,哪怕是李玄霸大声喝斥,驻军的头领,一个小小的队长仍旧非要李玄霸出示通行证,不然,除非杀了他,否则别想过去。

    李玄霸气得骂骂咧咧的,但最终还是被我派过去的李元芳劝住,悻悻的拿出了通信证交予这名队长,这才得以通行,这座检查站,怎么说呢,与之前所遇上的两座检查站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显得比较简陋。

    在位于这检查站不远处是几座水泥营房,还有一个空旷的练武校场。而检查站的围栏用的是砖石构建而成,不过在这座检查站的两边,原本只应该有左右各有一座箭塔才对,可是这座检查站居然左右各有三座箭塔,最远的箭塔,都已经修到了山梁之上,而且是用原木修造的,看得本公子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站队伍缓缓前行,我的坐骑刚过了检查站,随着我的抬手示意,队伍停顿了下来。

    我翻身跃下了马背,笑眯眯地走上去前打量着这名检查站的队长,这家伙很年轻,长得也颇为周正,再就是身形强健,武孔有力。怎么看,我都看不出这家伙有史书上所说的什么恃宠矜功,粗率无检,也无最初刚见时的嚣张跋扈

    这家伙可不是别人,正是另外一个历史时空里鼎鼎大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拜为潞国公的侯君集是也。隋末战乱中,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西战,功勋卓著,在拥立李世民称帝时起了重要作用。贞观四年,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他出为将领,入朝参政,获得当时称誉。

    贞观八年,吐谷浑伏允可汗依其臣天柱王之谋,进袭唐廓(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

    侯君集师次鄯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闰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击败吐谷浑军。伏允烧尽野草,轻兵入碛。唐军诸将认为,“马无草,疲瘦,未可深入。”唯独侯君集认为不然。段志玄军还,才及鄯州,虏已至其城下。盖虏犹完实,众为之用故也。今一败之后,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于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意见,分兵两路追击,终追上伏允可汗,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逼得走投无路的伏允可汗自缢身亡。

    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被封为甘豆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唐西北边境从此得到安定。

    之后贞观十二年八月,吐蕃军号称二十余万进屯唐松州(治嘉城,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都督韩威匆忙率军出战,大败而归。羌族首领、唐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举州降蕃。

    唐太宗即派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战事。吐蕃大军终为侯君集所败,之后又领兵作战取得了平定高昌的大捷。

    可惜在贞观十七年时因参与太子李承乾政变谋反而被杀。

    每每看到此,不由得人不扼腕而叹息,侯君集数次大战,皆是对付外敌,特别是这些游牧民族的国度,每战必胜,足见其才。

    可惜,就因为扯上了老李家的内部矛盾而呃屁,实在是令人惋惜。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关中出身的未来名将居然加入了我华夏复兴军。当时年不过十七,却骁勇善战,被上级看中,提拔为了第三军的骑兵师一个班长之职,不过这家伙自视甚高,与同僚总是不对付。

    不过即便如此,其却数次连立战功,年方十九,就成为了最年轻的骑兵营长,不过,这家伙的确很桀骜不驯丨多次错的,可也不好意思再改回来。

    “您,您是陛下?”就在本公子老脸微红尴尬不已的当口,侯君集瞪大了眼睛,而旁边的那些驻军士卒也都不由得给吓了一跳。而其中一人大声的叫嚷了起来:“没错,是皇帝陛下,我曾经见过”

    正在这里镇守的五六十号人全都唰的一下子站得笔直,面朝着我立正敬礼。“吾皇陛下万岁”

    我挺直了脊梁,向着这些将士们回了一礼,然后很是亲切地问候了一番,看着这一张张热切而又激动的脸庞,实在是让我沉有感触,这些将士,每一个都是雄纠纠的好兵,却为了国家的利益,守卫在这里,不惧寒暑。

    “侯卿现在记得朕了?”等那些将士们各归岗位之后,我朝着站在一旁的侯君集笑问道。

    “微臣记起来了,还请陛下恕微臣眼拙。”候君集一脸羞愧之se的朝着我深施一礼道。

    “无妨,朕可不是那种没度量的人,若是这都要怪罪你,那么天下的百姓,认识朕的寥寥可数,那莫非朕要都去怪罪不成?”我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笑道。

    “对了,朕倒想问你,你可知朕为何在此停留?”我朝着停驻在此的禁卫骑兵摆了摆手,很快,大部队都鱼贯而入,只有五十名禁卫翻身跃下了马背,在我身周护卫。

    “这个,莫非是因为微臣做事太过不知变通?”侯君集一呆,想了想之后,显得有些迟疑地道。

    我没有理会他的回答,径直又说道。“朕在前三个检查站都没有停步,何以在此停步?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你的行为。”

    侯君集虽然脸上仍旧一脸的忠勇,可是我分明看到他的目光透着几丝无奈,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决然,或者说是一种问心无愧的豁达。

    这又让我不禁想起了三年之前见到他时的场景,一脸的桀骜不驯丨表情张扬,傲气得快赶上李玄霸了都。但是现在,就如果一柄锋芒毕露的利刃,已然隐于鞘中,并非是没有杀伤力,而只是,还没有到他亮出刀刃之时。

    嗯,俺这么形容实在是文艺了点,也武侠了点,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形容很恰到好处。说明这家伙已经被磨炼出来了,ri后必将成为可堪大用之才。

    我没理会这家伙,继续前行,一面打量着这里比之前的检查站要多出来的四座箭塔,很明显,两座砖石结构的是工程队建造的,而用原木所制造的箭塔,应该是这些人自己建造的。

    而且这四座新修的箭塔,最远的居然建在了接近山腰的位置,完全脱离了城体的保护,不由得我不奇怪。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