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 2078 火箭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一个军官急忙问道:“师长,不是火炮还会是什么?”

    阿登纳指着那一团团爆炸的黑云说道:“你看那些爆炸出来的黑云腾起来多高?普通的炮弹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爆炸威力?就算是中国炮兵的2o3毫米重炮的炮弹也没有这么强大的威力!”

    军官问道:“那中国炮兵会不会使用了口径更大的炮弹?”

    阿登纳摇头说道:“不可能,炮弹的口径越大,射就越慢,你再看看那些爆炸有多密集?怎么可能是火炮?”

    就在阿登纳对军官解释的时候,一个爆炸在一座地堡附近响起,整个地堡竟然被掀飞了,好像在配合阿登纳的讲解一样。

    原来中国方面使用的武器的确不是普通火炮,而是车载多联装火箭炮,其实说火箭炮并不妥当,因为火箭弹的射机理和炮弹迥然不同,火箭弹弹体内部自带动机,而炮弹内部没有,所以叫火箭弹射器更为准确。

    在林远时代,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十分有名,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曾经给过德军重大杀伤。

    相比于火炮,火箭炮拥有诸多优势,比如,火箭弹自带动机,可以把口径做得很大,最大的火箭弹甚至能把人送到月亮上去,可是火炮就不行了,射药放得太多,火炮身管受不了。

    所以火箭弹的爆炸威力要比炮弹强得多,就拿今天中国使用的火箭弹来说吧,口径是42o毫米,足足是中国现役最大口径炮弹的二倍多,爆炸威力也可想而知,而且火箭弹里面装填的是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固体推进剂,这两样东西本身就可以当,如果飞行过程中它们没有烧完的话,落在敌人头道:“将军,敌军的火力太强,我们的坦克部队也被打败了,赶紧让第四师加快进军度吧,否则我们就完蛋了。”

    小毛奇的语气中带着惊讶和困惑:“我们的猛虎坦克难道打不过tk-96?”

    阿登纳无奈地说道:“战损比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据前线的坦克兵讲,我们的坦克的确打不过中国坦克,现在能击毁中国坦克的人都被当成英雄!”

    小毛奇说道:“好的,我明白了,我立刻命令第四师加快进军度!”

    小毛奇说完关闭了通讯器,先给第四师出了加快进军度的命令,然后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出电报,电报中说道:“陛下,现在战场的局势不容乐观,我请求再调集十个重装师,十五个轻装师,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等地!”

    威廉二世一见这封电报就惊呆了,如果答应小毛奇的请求,那么德国就将在东欧一线投入十五个重装师、十五个轻装师,参战兵力将在三十五万左右,中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出动更多的兵力参战,双方在东欧的征战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欧洲大战,到那个时候所有欧洲强国都会被卷进来。

    此时的欧洲,和中国作对的主要的强国就那么几个,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勉强可以算上西班牙,威廉二世下不了决心把这么多国家都拉上与中国进行一场大战!

    威廉二世迟疑不决,可是前线的小毛奇却不给他迟疑的机会,一封又一封电报到威廉二世的案头,威廉二世叫来一个侍从,说道:“去把施利芬将军请来!”

    施利芬是林远时代最有名的德事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施利芬计划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施利芬计划几乎就是闪电战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将领古德里安就是受了他的启才弄出了闪电战。

    此时的施利芬是德国6军元帅,德军总参谋长,他是一个沉默寡言,严守纪律的军人,一个战略天才,威廉二世最倚重的军官。

    施利芬来到皇宫,威廉二世已经顾不上请他坐下了,直接拿着小毛奇的电报送到施利芬面前,施利芬看完这份电报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说道:“陛下,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这场战争!”

    [本书来自17k,!]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