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 第77章血火中成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等蔡仁杰大概说完夺取罗店的战斗过程,冯圣法、张镜明的脸色顷刻间黑了下来,何凌霄更是连肺都快气炸了,一个主力团围攻小日本区区一个步兵中队,伤亡了六百多人,最后竟然还让一百多日军突围而去,这打的什么仗?

    “童亚仆呢?”何凌霄怒吼道,“他在哪?”

    如果童亚仆在眼面前,何凌霄搞不好真会控制不住枪毙了他,日军守住了桥头,你就不会派小分队迂回包抄过去,就非得要一个排一个排地从正面冲锋?直到一个营拼光,最后也没能转过这个弯来,什么死脑筋?

    蔡仁杰嗫嚅道:“童营长受了伤,现在还没醒呢。”

    “哼,他伤的还真是时候。”何凌霄余怒未消,冯圣法却挥手制止了他,说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罗店这一仗,344团的确没打好,不过打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然后革新战术。”

    说到这里,冯圣法下意识地回头看了徐十九一眼。

    早在八十八师进攻虹口时,冯圣法就已经发现中央军的基层军官虽然勇猛有余,机变能力却严重不足,在实战中通常只知道一味的猛冲猛打,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结果战果往往很有限,自身伤亡却很大。

    当然,中央军的中高级军官表现更加拙劣。

    难怪有些西方武官取笑说,国军拥有一流的士兵,却只有二流的军官,三流的将军以及不入流的最高统帅。

    真严格说起来,这个其实也不能怪中央军的军官,因为他们以前的对手不是北洋军就是地方军阀的杂牌军,战斗力有限,战斗意志更是薄弱,通常情况下,中央军只要一通猛冲猛打就基本解决战斗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个风气。

    现在对手换成了意志坚定、装备精良的日军,可中央军的作风却一下改不过来。

    淞沪会战中,中央军上到军、师长下到连、排长,仍然还沿用着以前打北洋军或者地方军阀的那套战术,譬如黄维这个书呆子师长,竟然亲自担当敢死队长率队冲锋,又譬如第一军军长胡宗南,一个军几万人马都快拼光了,他还在大白天打反击。

    白崇禧这个到底,小日本只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穷国,像钢铁、橡胶等战略资源,九成九都要依靠海外进口,经不起挥霍,所以每次扔到国军头上的炮弹撑死也就一两万发,其中大口径炮弹以及重磅航弹更是只有区区两三千发。

    两万发炮弹往方圆几公里范围一摊,烈度也就没那么可怕了,至少跟后来朝鲜战争中美军动辄往一个方圆百十来米的小山头上扔上十几万发炮弹没法比,就那样的烈度,志愿军都坚持了下来,此时的国军自然也能坚持。

    大家同为中国人,同样是炎黄子孙,虽然时代不同,能吃苦耐劳却是一样的,说到不怕死,此时的国军也未必会比十多年后的志愿军表现要差。

    日军的大规模轰炸持续了两个钟头,整个58师的阵地连同友邻51师设在顾家宅的的阵地都被炸了个底朝天,昨天晚上抢修的工事基本上被犁了个遍,硝烟散去,阵地上到处都是燃烧的火头,散落的枪械零件,还有阵亡将士的断肢残躯。

    耳朵里,也尽是受伤将士发出的哀嚎呻吟,极尽凄惨。

    不过,九死余生的国军将士并没有被日军的炮火吓倒,当一队队的日本兵在坦克的引导下出现在阵地前沿时,国军老兵便纷纷从战壕里坐起身来,对着日军举枪射击,待日军离得近了,便果断上刺刀,反冲锋,还有老兵抱着一捆捆的手榴弹去炸坦克,前边死了一个,后面马上就顶上,再死,再顶上,前赴后继、无休无止……

    一整天激战下来,58师、51师便阵亡了两千多人,受伤更多,可谓是血流成河了,但七十四军的血性就是这样一点点打出来的,打完淞沪打南京,打完南京打兰封,打完兰封再打德安,七十四军就这样一点点从中央军中的杂牌打成了头号主力、不败虎贲!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