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 - 第399节除夕
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愿以大慈大悲之心,誓普救天下含灵之人,这就是顾瑾之的底线。
善恶有报,这是她的信念,她信奉了一辈子。
当年陈琛的事,她也介怀了一辈子。
所以,朱仲钧的担心没有错,顾瑾之就是爱树道德,把自己当成道德的典范。
将来事情过去了,也许她会内疚,会用这些事来惩罚她自己,甚至惩罚朱仲钧。
朱仲钧所虑,是有道理的。
顾瑾之有点难过。
缺点和优点,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间。而这条线,太难把握了。
她想把自己心里的另一个想法,告诉朱仲钧。
“人一生下来,就欠了父母的,骨血皆是父母所授。长大成人,总有所欠;渐至壮年,成家立业,反哺父母,还了所欠之债。你想想,人是不是生而还债的。等到无所亏欠的晚年,就要被老天爷收回去。若信奉此道,做下冤孽,不还清不死,也许还能长命百岁呢?”顾瑾之道。
朱仲钧瞠目。
顾瑾之居然说得出这么荒诞的话。
朱仲钧是个不相信报应的人。他听着顾瑾之这话,都觉得混账至极,那么,这话就是真的很荒诞了。
他又是一默。
讲道理,是最无力的一种解决方法。
此刻,他知道顾瑾之不需要他的说教。
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朱仲钧愿意尊重顾瑾之的选择。她想冒险,朱仲钧会在暗地里保护她,成全她。可现在,他只希望顾瑾之是他孩子的母亲,安安静静在他身后,把这个世界的重担都交给他。
他不想顾瑾之涉足险境。
报仇,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这么简单的。
顾瑾之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朱仲钧劝说的话。现在怎么说都不合时宜。
他只是起身。轻轻搂住了她,吻了吻她的面颊,低声说了句:“千万小心,好吗?”
顾瑾之笑。伸手揽住了他的脖子。给了他一个吻。答应道:“嗯,你放心。”
朱仲钧回吻了她。他的舌闯进顾瑾之的口,逗弄着她的舌。不时骄纵,不敢离席。强行支撑着。几个孩子也坐不住了。特别是顾瑾之的孩子。
彦颖哭着说:“娘。回家!”
太后留意到了,忙叫成姑姑过来问怎么回事。
“没事,颖哥儿困了。正在闹脾气呢。”顾瑾之道。
除了颖哥儿,其他几位小公主也都困了,晋王也无精打采的。
其他亲王家的孩子们,同样没精神。
太后就道:“大家都散了。”
皇帝则道:“孩子们是困了,朕倒想听听戏。不如把孩子们都安顿在仁寿宫歇下,咱们再听会儿戏,如何?”
他知道太后每年都有出息守夜的规矩。
太后很相信这个。
往年,孩子们也是快到午夜,就都去歇了。
太后笑着,道:“也好”
谭氏几乎坐不住了。她仍有点低烧,眼前金星直冒。她也知道太后暂时不会散的。还有一个多时辰才到午夜,谭氏只觉自己撑不下去了。
这看戏的亭子,虽然有地龙,谭氏仍觉得冷。
这一冷,鼻塞更重。
她坐在椅子上,身子有点晃。
坐在她身后的苏嫔、顾德妃和其他几位妃子都看见了,却没人开口说什么;坐在她旁边的太子妃也瞧见了,微微撇过眼。
而其他亲王妃坐得远,没人留意到。
谭氏自己又不好开口说要回去。
顾瑾之的目光,隔着几个亲王妃,远远投了过来。
谭氏却不想和她对视。
最终,是太后留意到了谭氏的不对劲。
她让成姑姑过来问:“太后娘娘让问,皇后娘娘瞧着精神不太好,可是旧疾未愈?”
谭氏忙起身,亲自走到了太后身边。
她脚步有点虚浮,若不是宫人搀扶着,就要倒下了。那样子,着实风吹即倒,楚楚可怜。
她把自己还在发烧、有点之撑不住的话,告诉了太后。
皇帝坐在太后身边,竟无怜香惜玉,冷冷看了谭氏一眼,然后道:“皇后这病,生得可真是时候啊。”
谭氏只感觉又把冰刀,扎进了她的胸口,又冷又疼。
皇帝这话,分明就是说她不愿意陪太后熬夜,偷懒要回去。
谭氏也不想留下这不孝之名,将来让皇帝多了一个算计的理由。
她咬了咬牙。
太后则笑眯眯的,跟皇帝解释:“皇上日理万机,不知缘故。皇后病了有些日子,身子正虚着呢。病初愈的人,哪里经得住熬夜的?”
然后又转脸对皇后道,“来日方长,这后宫还要皇后操持,好好休养才是。成宛,你送皇后回坤宁宫歇着。明早若是好些了,拜年的事,仍要皇后操劳;若还是不舒服,就交给苏嫔和德妃”
谭氏道是。
顾瑾之这时已经挤了过来。
她笑着对太后和皇帝道:“这阖家团圆的日子,太医院只怕连个值夜的人都没有。我陪着娘娘回去,给娘娘把把脉,母后和陛下也好放心”
太后见顾瑾之自己愿意广结善缘,和谭氏交好,也没有多说什么,道:“你有这心就好。那你陪着成宛,送皇后娘娘回去。”
顾瑾之道是。
朱仲钧则望着顾瑾之的背影,心里不由叹了口气。
侯门福妻书号3112859,作者总小悟
简介:她从未想过自己耗尽了一生只对两个人好,却落得最终被二人一同背叛的下场。
眼一闭,本以为会魂归黄泉,
却不想已是重活一世……(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