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的北宋生活 -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摸了摸脑袋,郑双成憨憨的笑了出来,“是我想左了。”

    “好了。”魏拾遗拍了下郑双成的脑袋,拿起桌上的纸笑着说道:“走吧,回书院,我得把这些东西交给提举,把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也尽量完善。”

    “好。”郑双成点头,起身跟着魏拾遗走了。

    在楼下,魏拾遗和林三叔打了声招呼,这才和郑双成离开。

    回到书院他们就去找林提举了,林提举待在房间里,听到是魏拾遗和郑双成在外面敲门,就赶紧让他们进来,魏拾遗一进去,看林提举那样子,便知道他是特意在书院等他们的。

    “提举,我们来了。”魏拾遗进去尊敬的说道。

    “提举,我们来了。”郑双成跟着点头。

    今天也相当于是个大日子,林提举也没有心思和魏拾遗他们来什么礼仪,抬手就让魏拾遗他们赶紧坐下,然后脸上不掩急切的问道:“效果怎么样?”

    魏拾遗也明白林提举的意思,便温和的把今天的外卖情况说了一遍。林提举听完,对今天定外卖的人不多也表示理解,然后就让魏拾遗把他写下来问题的那张纸给他看。

    魏拾遗把手里的拿出来给他,一边给一边说道:“提举,外卖主要是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我们得预防好一些客人和酒家之间的真实信息,别发生我出了钱但是没饭菜,以及客人没出钱却想吃饭菜的情况。”

    “还有就是得及时从酒家取饭菜给客人送饭菜,别让饭菜送到客人的手里已经凉了。”

    “最后一项,得确信酒家的饭菜是安全的,就是得保证外卖酒家饭菜干净安全,材料来源放心。”

    魏拾遗在那里说,林提举就在一边看着。接下来,魏拾遗就着这几个问题和林提举说了许久,自然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就比如郑双成说的吃外卖的不多。

    不过林提举和魏拾遗的想法一样,他们只是想让学生多送一点外卖单子,让酒家也多赚一点钱,能多赚一点就多赚一点,因此他也没觉得吃外卖的人不多,反而觉得还可以。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会在家里吃饭的,吃外卖的情况还是比较少。

    总结起来,这次外卖挺成功,满足了他们的预期。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在其他的街上开始做外卖,这是林提举向朝廷申请过了的,因此在街边修建箱子也没有多大的影响。随着街上的箱子越来越多,汴梁的外卖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比不上现代,但确实解决了一些人做饭麻烦,或者来不及做饭的问题。

    这天中午,魏拾遗带着魏拾欢在魏家医馆看书,应该是魏拾欢看书,他在等人,昨天他收到了陈师傅传来的消息,说他的手术器具做得差不多了,今天就能送来。

    他正等着呢,就看到林锦元收了一个外卖,只见林锦元一边吃着外卖一边看着书,那感觉就好像他回到了大学时代,一边在宿舍里吃外卖一边背书。

    “师兄,你仔细着点,别把菜洒书上了。”熟悉归熟悉,魏拾遗又想起了以前吃外卖菜掉书上的事。

    林锦元笑了声,把书移开了一点,说道:“我仔细着呢,拾哥儿,说起来这外卖真是好。当初在书院的时候我就想着外卖能不能做到书院外面来,现在倒好,你和郑双成还真做到外面来了,佩服佩服。”

    “你可别佩服我了,这还不是提举的功劳。”魏拾遗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正这时他看到陈师傅来了,便不说这话题了,赶紧迎了上去。

    林锦元见人来了,也赶紧往嘴里扒了几口饭,跟着迎了上去。

    陈师傅见到魏拾遗,便说道:“拾哥儿,你说的这些手术器具我都给弄好了,你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我拿回去改。”

    “行,我这就看,陈师傅你先坐。”魏拾遗说道。

    他让陈师傅进去坐好,让小二给陈师傅弄了点的点心,这才开始盘点。

    陈师傅打造出来的手术器具和魏拾遗要求的一模一样,只除了第一套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其他的都很完美。那一套魏拾遗也没让陈师傅返工,因为那一点差别并不影响使用。

    和陈师傅说了这些器具够用,魏拾遗留了一套在医馆,其他的全部拿到了隔壁开封府去。

    开封府的滕府尹一直等着魏拾遗这器具,他一来,便赶紧把魏拾遗迎了进去,然后看了手术器具的数量给了他应有的银钱。

    手术器具来了,滕府尹立马找了个府吏把这些手术器具分布下去,一套在开封府,一些给大理寺,还有一些给其他人。

    魏拾遗看着滕府尹把那些手术器具发下去,他突然看到了在北宋,外科研究进展巨大的未来。

    滕府尹很忙,魏拾遗把手术器具给了他就离开了开封府。回到医馆,魏拾遗意外的发现陈师傅还没走,不仅如此,陈师傅的表情看起来好似有些为难。

    “拾哥儿,我家老爷让你跟着我去周府一趟,说是有话问你。”

    魏拾遗听陈师傅说完,他咂摸了下这话,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对陈师傅笑了笑,说道:“我把拾欢安顿好了,就跟你去。”

    看来应该是周赟对他送上去的那火药配方有了反应。

    第43章 043 没追究他的责

    两天前。

    周府, 一辆马车哒哒的从远处驶来,停在了门口。然后从车辕上下来了一个人,那人下地站稳, 恭敬的拉开了车帘,接着一个清俊的少年微弯着腰从车里下来了。

    周浦恭敬的说道:“虞候, 我们回来了。”

    周赟微微颔首, 带着周浦进了府。

    回了房间, 周赟进屋换了一身衣服才重新出来。他一边整理着袖子一边对周浦吩咐道:“你去制造房看陈师傅把手术器具打造好了没有。”

    周浦点头, 应下, “是, 虞候, 我这就去看。”

    周赟刚吩咐完周浦,周府的管家就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周赟让周浦下去招手让管家上前。

    管家绕过周浦把那封信交给周赟, 恭敬道:“虞候, 这是四天前一个叫魏拾遗的少年送来的一封信,说是一定要交到你的手里。”

    魏拾遗?听到这个名字,那个先是落河,接着莽撞的用天使称呼自己的婴儿肥少年的脸一下闪进了周赟的脑海里。

    周赟抬了抬眼,让管家把信给他。接过信打开,看清里面的内容,他的眉头从舒缓皱成一堆, 一向面无表情的脸变得很是严肃。

    “周叔,叫人去把魏拾遗……”周赟看完了信的内容, 第一时间就想叫人把魏拾遗带来,但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 “算了,你下去吧,有关这封信的事情不准告诉任何人。”

    “是,虞候。”管家点头应下,“那我就先下去了。”

    周赟没管管家,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封信上,然后就是回忆魏拾遗,他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魏拾遗会把这封信交给他,他难道就不知道这封信代表了什么吗?因为注意力太过于集中,连周浦回来他也没有注意,直到周浦叫了他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把信放好,周赟问周浦,“陈师傅那边做得怎么样了。”

    周浦没察觉到周赟的情绪变化,只老老实实的回道:“陈师傅说还有两天就能做好了,这次您休息三天,可以看着这批手术器具做完然后拿去破案。”

    “嗯。”周赟微点头,然后他对周浦说道:“你去告诉陈师傅,让他两天后去送手术器具的时候把魏拾遗带来。”

    周浦:“魏拾遗?那个少年?”

    周赟:“嗯,就是他。”

    周浦不解:“为什么?”

    这一次周赟没回答,只淡淡的抬眼看着周浦,周浦自觉的闭上了嘴巴,连忙应道:“好,我知道了。”

    两天后。

    周府,一辆马车哒哒的从远处缓缓驶来,接着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一个年少,一个年老。

    魏拾遗小心的扶着陈师傅从车上下来,这才和他一起朝周府走去。陈师傅年纪太大了,魏拾遗都担心他会不小心的从车上摔下来。

    魏拾遗贴心的举动让陈师傅有些暖心,他拍了拍魏拾遗的手,关切的问道:“拾哥儿,你到底做了什么,虞候为什么要找你啊。”

    别看别人叫周赟为虞候,可周赟真正的职位是殿前都虞候,照着管家对周赟的看重,成为殿前指挥使掌管禁军只是迟早的事。魏拾遗如果得罪了周赟,那可就不好处理啊。

    “其实没什么,只是一件小事。”魏拾遗知道陈师傅担心自己,但他并不觉得这件事并没有那么严重,他微笑着安慰陈师傅道:“没事儿的,你别担心了。”

    魏拾遗觉得那真的是一件小事,或者说,因为事先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对周赟找他这件事并不意外,同时心里也有了应对的办法。

    北宋禁武,这是魏拾遗到了北宋后来才了解到的,普通人不能拥有超过五件武器,自然也不能拥有可以制造出更为杀伤力强大的火药。

    虽说火药配方在北宋已经存在,并且他写出来也是为了报答周赟,但是在作为朝廷公务员的周赟来看,他写的这东西就已经触犯了北宋禁武的律令。

    不过北宋的禁武令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似乎不同,魏拾遗不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此时的皇帝对普通民众拥有武器的态度如何。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魏拾遗都有信心把周赟应付过去。

    魏拾遗让陈师傅离开,就跟着管家去了周赟的房间。

    管家敲了敲门,“虞候,魏拾遗已经来了。”

    里面传出周赟清冷的声音,“进来。”

    魏拾遗对管家点了点头,推开眼前的门,走了进去。一进去,他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看书的周赟。令他有些惊讶的是,周赟此时穿的并不是朝服,而是常服,穿着常服的周赟看起来比平时少了一份清冷,多了一分人气。

    “虞候。”魏拾遗对周赟见了一个礼。

    周赟抬起头来,指了指一边的座位,道:“请坐。”

    魏拾遗坐定,抬起头直视着那边的周赟,面带微笑,没有一丝紧张。见状,周赟的眼神微微动了动,放下手里书,淡淡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

    “知道。”魏拾遗轻轻颔首。

    “既然知道,那你就应该知道火药意味着什么,你把这封信交给我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周赟道。

    魏拾遗:“我明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