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 八十九 高手在民间
(今天第二章,今天只有两章了,在这儿跟兄弟们说说原因。
这本书四月七号上传的,也就是说,能在新书榜上呆到五月七号,而二十万字下榜,如果我今天三章,明天三章的话,那么明天就要下榜了,也就是说,五月七号直接就上不了。
而我也说过了,下周本书没推荐的,所以五月七号星期一那天的新书榜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很珍惜这一天,没办法,我已经做好了下周一个收藏都不增加的心理准备了。
为了把自己拖到二十万字一下,拖到下周一,所以今天两更,明天还是两更。
少的这两更,我会在下周二补回来的。也就是说,下周二五更或者更多。
兄弟们也知道咱的人品,从不食言。兄弟们,留着你们的票票吧,等下周一的时候,砸死我好了!
悲催的裸奔男不得已的穷办法……)
“啊!”一声尖叫从草丛中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道:“军爷,军爷,好汉爷,好汉爷饶命啊!”
草丛分开,露出里面的情景,只见两个衣衫不整的男女正抱在一起,看向连子宁等人的眼光中满满的都是恐惧,瑟瑟缩缩的,面如土色。
连子宁的眼神扫了一眼,那女人一双桃花眼,面色妖娆,,倒还是耐看的很。
任四觉得自己真的是倒霉透出上面那些话,足见多智,不过还不够,你若是能猜到我下一步是怎么想的,我便放过你!”
那女子眼睛一亮,蹙眉沉思。
连子宁心里确实也是有心把她收入麾下,这个女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看到这么多,想到这么多,这一点,只怕自己都做不到。自己手底下喊杀喊打的人倒是不少,但是真正有些头脑心机的,也不过就是刘良臣而已,这个女子若是归心,倒也是个不错的幕僚。至于怎么让她归心,连子宁自然是有办法的。
想了一会儿,那女子忽然道:“我猜大人,这事儿定然是不想闹大!”
“若是闹大的话,满城风雨,王大户背后的靠山王千户,定然也是要被逼出来了。大人年纪轻轻坐上了七品武官,背后靠山定然也是硬扎的,但是跟王千户硬拼,也是不智之举。更何况,若是此事闹大,顺天府和锦衣卫前来稽查,顺藤摸瓜,虽有那子虚乌有的黑风寨作为挡箭牌,但是大人也不敢说是高枕无忧吧!”
“所以小女子猜测,大人定然是只想把这件事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大人你,想要夺取的不但是王大户的家产,更是这一条贩运私盐的线路!若是我是大人的话,定然明天就坐镇王府,做出一副昨儿个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然后等着那些盐商上门提货,重新把这条线儿搭起来,反正大人你有盐,那些盐商只求财,跟谁合作是无碍的。同样,王大户进货的那条线,也可以就这么搭建起来。”
连子宁轻轻鼓掌:“说得好,真没想到,在这等荒僻小镇,竟然还有你这般有见识的奇女子。可惜,可惜,若不是今曰遇上我,你岂不就老死此地?”
这女子撩了撩头发,没有说话。
“还有一个问题,你怎么称呼?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别跟我说天生就会那一套,我不信。”
女子面色微变,咬咬牙,低声道:“大人可还记得,五年前奉命经略东南六省,抵御倭奴的张经张大人?”
连子宁怎么会不知道?这可是如雷贯耳一般的名字。
张经是湖广荆州府公安县人,乃是国朝赫赫有名的‘公安社’领袖,正所谓惟楚有才,公安此地,历来人才辈出,而张经,更是其中佼佼者。正德二十年,以弱冠之年高中状元,之后如翰林院,然后就是步步高升,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是做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乃是内阁三辅之下的第一人。
正德四十五年,倭国发生内乱,九州岛大名立花道雪立志一统九州,挥兵把其他的大名打的落花流水,狼奔豕突。那些落败的大名及其武士,在倭国再也无处可去,只得就流落海上,顺理成章的就当了海盗,时常纵兵劫掠,上岸袭扰。由于这些倭寇都是曾经的正规武装,所以战斗力相当强悍,倭寇之祸,远迈前世。
东南六省糜烂千里,地方官员束手无策,张经以兵部尚书之职,加左佥都御史,提督沿海六省军务兼理粮饷事,奉命剿灭倭寇,一时间可谓是权倾朝野,一时无两。
但是可惜的是,剿匪半年,倭寇却是越剿越多,杀之不尽一般,东南六省越发的糜烂不可收拾,民间物力,几乎耗尽。
朝野之间的弹劾奏章如雪片一般,终于,皇上震怒,令锦衣卫将张经拿回京师革职查办,却没想到张经也是个极为硬气的,听到消息之后,当夜就在府中自缢身亡。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