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
郑永指着那霸港外暗礁区的那条海鳌船道:“你只看到了那一艘船,当年在这里沉掉的可不止一艘船。”
白正理再次以瞪眼表达了自己的难以置信,琉球有这么厉害?
琉球人当然没这么厉害,问题是萧胜和冯敬尧还没看清形势。尚敬王将责任推卸给萨摩藩,谢罪认错,同时委婉地求告说,萨摩藩在民间蛊惑人心已久,琉球对华夏亲来抱有极大误会,因此不宜签署任何有损于琉球读力完整的协议。
萧冯二人哪里明白,萨摩藩何须“蛊惑”琉球人心呢?在琉球人心里,曰本和萨摩藩跟自己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有血缘关系,跟萨摩藩的争斗,不过是不愿居于萨摩藩之下而已,而琉球跟华夏可不是一家人。
当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军队虽有抵抗,可民间却只视为政权更迭,并不视为外族入主。在李肆前世,到萨摩藩正式吞并琉球,乃至后续琉球被并入曰本领土,以及二战后美国将琉球转交曰本,出声反对的都是一些华人后裔,琉球社会风平浪静。
新到的郑永和冯一定,以及伏波军官兵,更是搞不清状况,心中那股天朝上国情结还没丢掉,总认为“琉球人与华夏一衣带水,是忠诚的藩国子民”,跟英华为敌的只是忠于萨摩藩的“一小撮亲曰分子”。
援兵到了,计划也更新了。严格说,萧胜和冯敬尧也不算太过自大,新计划还是分化瓦解的路子。拉拢华裔琉球人,将打击面缩小到表面上的亲曰派。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握住琉球王室。
圣道五年八月,以海军一力担纲的琉球之战爆发,英华方面出动了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和二十来艘护卫舰,加上伏波军左师三千人,以泰山压咱们一国正四面树敌,江南事更是重中之重,没必要再在琉球这地方浪费精神。大家都知道,在琉球下力深了,就要跟曰本对上。”
这几年英华四面争战,琉球之事就淹没在诸如缅甸、马六甲和江南这些更惹眼的消息中,因此这争论并不为外人所知。可白正理却清楚,琉球自身还真是没什么大利,人口又少,地方也不大,作为曰本中转点的价值也渐渐沦落。
英华一国的船越造越大,海路水文也越来越熟悉,在琉球歇脚的需求正渐渐下降。之所以还要借琉球中转,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曰本锁国,对外贸易受限制,即便是走私,也要通过萨摩藩的渠道,而萨摩藩更靠着琉球支撑这一渠道。一旦英华在曰本方面破开了口子,可以直航贸易,琉球估计更要衰败下去。
如果不是之前海军和伏波军在这里碰壁丢脸,平心而论,为这么块地方大动干戈,白正理都不觉得有必要。
那么皇帝到底又是什么想法?
看眼下走势,皇帝自是早拍了板,不放弃这块地方,可当初皇帝是怎么说的呢?白正理很好奇。
郑永悠悠地道:“陛下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最后他丢出一个字:打!”
郑永当然不知道,李肆当时脑子转了一大圈,本是想灌输什么“第一岛链”的概念,可后来觉得这说法在这个时代似乎太过玄虚,而自己伸手美洲,更是为百年之后谋划,现在说出来毫无意义,所以才憋出那么一句。
白正理憋不住笑,宋太祖的那句话,用在琉球身上,真的合适吗?这卧榻似乎太大了点吧。
再想到后面那干净利落的一个“打”字,白正理又觉全身舒畅,这才是咱们英华本该有的风范嘛。给你脸不要脸,不落教,不打还怎么成?
白正理道:“这不就名正言顺了?”
郑永也点头,“所以,方堂恒带着羽林军右师来了,陆军跟咱们伏波军就是不一样啊……”
他满脸感慨,也带着几分不服:“那赤红人潮带着的气势就不一样,浩浩荡荡碾过去,不管是琉球人还是琉球兵,挡者立化齑粉!琉球人顿时老实了……”
“羽林军甚至还运来了三十斤炮,今归仁要塞半天就被轰塌了,琉球王尚敬据说是被炮声惊吓,投诚谢罪后,第三天就病死了。”
羽林军攻陷今归仁要塞是圣道六年年初的事,据说之后还跟海军携手,将“来犯”的萨摩藩军队歼灭,由此稳定了琉球局势。但羽林军右师也在琉球蹲了三年,直到最近才离开,白正理到琉球来,也是填补羽林军撤走后的兵力空缺。
郑永再道:“可就因为尚敬死了,形势也败坏了。总长和冯塞防虽然立了尚敬的五子尚和为王,签了新的《那霸条约》,夺走了琉球一国的海权、政权和兵权,但萨摩藩一直在暗中捣蛋,当地琉球人也总嚷着什么复国。”
“咱们国中分派不出足够的人手,从政务层面稳住琉球,本地华人不怎么靠得住,工商也因为无利可图,在这里没什么投入,琉球这几年,就这么乱着过来。”
白正理皱眉道:“总得想法子啊,不止是我们伏波军,还要调一师陆军来,难不成就让这里变成泥潭,把陆海军这么多船这么多兵陷在这里?眼见四周又要起大战,听说枢密院那些家伙都一个个累得不诚仁形……”
郑永展眉笑了:“是啊,调你来,调陆军来,为的就是解决问题,从根上解决问题。”
从根上解决问题?琉球的根在……
白正理正有所悟,郑永指向远处海面:“这根还很深很稳,得下大力气,所以才有一支新的舰队!”
新的舰队?
白正理知道,海军之前刚建了西洋舰队,针对的是马六甲之西,天竺之南的海事,要解决缅甸问题,光靠陆军是不行的,海军也要下力气。
现在为琉球之事,又要新立舰队?这可是绝密之事,绝密到他这个伏波军右师统制都不清楚内幕。
顺着郑永的手,白正理看到远处海面上,船帆招展,优雅细长的船身正破浪前行,那是一队江河级巡洋舰,正朝东北驶去。
郑永的话里压着满满的激动:“曰本!琉球之事的根,就在曰本!”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