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误会
“黄岩县城?那边有冯思贤镇守,他手上有四五百人,其中还有龙枪连一个击发枪排,怎么能够应付过去了吧?”柳畅想得很乐观:“应当没问题吧!应当没问题!”
只是很快柳畅就觉得石汀兰确实比自己考虑得周全,现在已经击破陈世忠的主力了,接下去的临海之战更多的是看运气,看看虹军能不能顺利地趁着陈世忠的败兵退入临海城的这段时间,一举攻入临海城,只要象黄岩县城那次夺取了城门,一切都没有问题。
他可是问清楚了,现在临海城内的绿营兵几乎都被调出来,在城内有战斗力的部队,可能就是几百名台勇和几百名赶来的援军,其余一千多名台勇都没有正式艹练过,战斗力很弱,而且这些台勇的粮饷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到现在已经欠了二十曰的粮饷,士气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应当考虑一下黄岩县城的防务,但是仔细一看,他发现自己手上也没有多余的部队,现在整个虹军都向北追击猛追陈世忠的败兵,而柳畅手上只有一个负责警卫的金汤第二连,其余部队都到前方去了。
“好!”柳畅很快想到了办法:“我把金汤第二连抽两个排出来,由……”
石汀兰抢先说道:“我一起回黄岩去,我有着不大舒服,想回黄岩县城休息下……”
她还指着这太阳说道:“或许是这太阳太毒了。”
她真不愿意现在就作出决定,不管作出哪一个决定,似乎都对自己亲近的人是一种伤害,她继续说道:“文书的事,你可以让长妹暂时还有屠村之举。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个从绍兴赶来的林参将,结果林参将告诉他:“陈镇台怎么可能活着回来?他只能死!”
“若是他真的活着回来!”张玉藻到现在为这个问题烦恼:“若是闭城不纳,陈世忠再发一次疯怎么办,他发一次疯,我们台州的防务就塌了一半。”
林参将冷笑一声:“他若是活着回来,那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就地格杀便是,也不用上峰手令,我估计着他现在千方百计找死吧!”
张玉藻稍稍放宽心了:“那便好!”
“好什么?”林参将告诉张玉藻这绝不是什么好事:“算什么事,他回来,一切都好办,我们把所有责任往他身上,一切皆有办法。”
“可是他死了,负责善后的是我们,怎么编一个陈镇台的忠烈事迹,我们难办得很。”
张玉藻一听这话,立即明白,重要的是陈世忠死了,那么他不管有多大的错误,甚至把台州的防务都搞塌了一半,那也是忠烈,而他与林参将都活着。
清人就喜好以生死来定结论,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有人就在曰记里对半官方姓质的平浙纪略过往大加抨击,认为此书对张玉良评价过低,因为他战死了,不管他纵兵大事屠杀,人心尽失,而许瑶光、段光清则过誉了,因为这两个人还活着,而他们负责的城池都失陷过,不肯与城同殉。
而现在张玉藻与林参将面临着这么一个困境,明明陈世忠罪无可赦,但是他若是死了,他与林参将都得全力加以粉饰,张玉藻更是气得直摇头:“这事难办,难办,甚难办!我不想办。”
“难办的不是陈镇台善后之事,现在最难办的是怎么防堵红贼,恐怕今天晚上红贼就会杀到这临海城下!”
这么一说,张玉藻当即苦笑道:“若无林参戎带兵押银来台,我现在就有心找根绳子一吊了事了。”
林参将倒是个知晓些军事的人物:“我这几百兵勇也不济什么事,现在台勇士气如何?”
张玉藻身为知府,倒对临海防务一清二楚:“本来尚有台州协城守三营,尚堪一战,现在皆被陈镇台带去,只有客军八百人,壮勇两千,壮勇已欠二十曰粮饷!”
“情况如此恶劣?”林参将当即说道:“我带来军饷,立即一并发给壮勇,再悬以重金,好歹他们不要从贼。”
黄岩县城有台勇临战从贼的事,已经传到府城来,因此张玉藻当即答应下来:“实在贼据黄太两县,此皆全台精华所在,本来要借麦熟之机征收上忙,只是红贼入台,粮差惧贼所害不肯出城,到现在钱粮皆无办法,若无支援,这台州城难保。”
林参将一听此言,脸色当即变得难看万分,他可是知道一件省中机密之事,这台州短时间别想得到省内的接济,只能独力支撑了。
不管如何,总得把当前的局面应付过去,至少要把红贼可能的攻势打退之后才能谈其它事,因此林参将只能苦笑一声:“把壮勇的粮饷先发下去!”
两千壮勇、八百客军加上林参将带来的六百援军都立即上了城墙,上城之前还点过一遍,按人数发给拖欠的粮饷,张玉藻又许诺只要守住台州府,开出两万两赏格,让整支部队的士气回升了不少。
只是这军饷刚刚发完,张玉藻就看到夕阳之下大队溃兵已经奔至临海城下,个个都是浑身泥水,许多人连鞋跑丢了,惊惶不定,连声叫道:“快开城门!快开城门,红贼马上就杀到了!”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